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趋于饱和,智能音箱被视为消费电子的下一个风口,以阿里、小米、百度、腾讯等为首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战局推出智能音响产品,日前,据Canalys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的智能音箱出货量高达860万台,占年度总出货量的40%。
其中,阿里巴巴以270万台的出货量领跑市场,占当季出货量的31%。小米及百度智能音箱产品的出货量都达到了约250万台,小米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二,百度排在第三。两家企业分别维持了去年的排名。
跑马圈地愈发激烈
据了解,第四季度之所以获得如此显著的出货量是因为在第四季度的“双11”和“双12”中,厂商们大举进攻,显著的推升了各自的销量,其中阿里巴巴超过70%的出货量,都是在长达三周的“双11”购物节时期完成的,而面对阿里巴巴和小米,百度则采取了降价策略,将小度在家带屏智能音箱的售价从599人民币,直降到299人民币以50%的折扣,大幅提升了该产品的销量,极大地提升了百度对阿里巴巴的竞争力。
Canalys高级分析师刘健森表示,阿里巴巴和百度之间的价格战僵持不休。但是,阿里巴巴依托自身的天猫商城,强势推出了各种预售组合辅以多样的促销方式,提前锁定住了消费者。同时,这也帮助阿里巴巴探测到了实际需求,从而能够优化出货时效,而百度在对于阿里巴巴在渠道方面的劣势,百度与京东、苏宁、国美及拼多多等零售平台积极展开合作,拓宽了消费人群。
而主打的性价比战略的小米在该季度则承受了极大压力。
据了解,此次小米智能音箱在Q4出货量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了30倍,32%的季度环比增长虽然表现适中,但小米智能音箱业务却受到了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以及京东的威胁。因为小米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使其受到了更为密切的关注,这让该智能手机厂商执行以牺牲硬件利润来换取市场份额的战略变得难上加难。
生态构建是关键
此前Canalys曾分析指出,中国厂商物联功能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智能家居普及率偏低。2016年,中国智能家居普及率仅为0.1%,远低于北美的5.33%,在智能音箱主要市场中排名最低。智能家居发展滞后导致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局限于内容和音质,造成各大厂商缺乏构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动力。
对比之下,国际市场的智能音箱除内容入口以外,更注重物联网功能。其中以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为代表,物联功能强大,目前通过Echo可控制的智能家居种类包括灯光、开关、门窗等,品牌高达2000个,设备达到12000种。凭借良好的互联兼容性,众多智能家居厂商争相与亚马逊展开合作,使亚马逊围绕智能音箱形成一个不断扩张的庞大物联网生态系统,反过来又带动Echo销量持续增长,用户体验不断升级,用户留存率不断提升,按设备保有量计算,稳坐全球第一。而竞争对手谷歌,今年也在逐步扩充产品的物联功能,与其合作的智能家居厂商已超过70家。
反观国内,中国智能音箱除小米外均未把物联功能作为核心竞争领域,多数厂商均以音质、购物和内容库作为宣传重点。由于只是场景和交互方式上的切换,智能音箱并未能给用户带来明显的便捷性,最终导致用户反馈体验一般。
刘健森表示,选择独特的合作伙伴、利用更具侵略性的商业策略捕获市场,是中国公司的长处所在。然而,它们的智能助手在功能上还暂时无法超越谷歌助理或Alexa。长远来看,提升智能助手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Canalys预测,2019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将从2018年的2190万台增长至2960万台,实现35%的年度增长。市场的关键驱动力将包括:智能手机厂商对各自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生态战略的深耕、互联网服务提供方对通过各自服务平台数据分析支持的智能助手的不断开发、以及网络运营商将智能音箱和家用电话与网络服务打包出售的新策略。
目前,我国的智能音响市场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将会形成规模可观物联功能需求,随着智能音箱的不断渗透家庭,以以智能语音为交互手段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将逐步落地成型,未来市场的竞争焦点也将从内容入口的打造转化为物联网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