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华为分别在一早一晚召开了各自的发布会。苹果凌晨的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软件服务,包括Apple News+、Apple TV+、Apple Arcade等订阅服务。而华为晚间的发布会则重点推出了一系列硬件产品,包括主题的华为P30/P30 Pro手机,以及耳机、手表和智能眼镜等硬件产品。
3月26日的两场发布会上,苹果主打软件服务,华为则依旧发力硬件。可以认为,苹果发布会发布的是互联网软件产品,华为发布会则是偏向于硬件的物联网产品。
我们现在最熟悉的中国科技企业三巨头就是挂在嘴边的BAT,但以目前华为在整个中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活力和成长速度来看,中国科技企业巨头变成BATH已经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在美国也几乎存在着同样的格局,以微软、苹果、亚马逊和谷歌四家巨头形成的MAGA格局也相当显著,甚至几乎与BATH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百度、阿里、腾讯和微软、谷歌、亚马逊一样都是以搜索、软件和平台服务为主导的公司,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竞争激烈,而华为和苹果则是以硬件产品为主导的公司。
很显然,在双方战队中,华为和苹果的对位关系最为相近,两者都在积极为AIoT时代的竞争进行部署。往后十年来看,智能手机只是冰山一角。
AIoT(AI+IoT)即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被认为是科技产业下一个主旋律。那么华为和苹果在AIoT的进程中,各自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在AI层面,华为和苹果双方都在AI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与积累。华为在业界率先实现全栈和全场景AI解决方案,即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以及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全场景的部署环境。
华为全球率先发布了人工智能移动芯片——麒麟970,并将AI技术广泛运用于实际硬件产品中,包括AI拍摄等等。同时,华为产品在全球的出货量也为人工智能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样本数量,越大的用户基数越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
在这一点上,苹果和华为的路线几乎一致,通过全球的出货量优势,在产品中运用AI为用户提供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迭代产品。不过时下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线,近两年来苹果下降明显,被华为后来居上。
在IoT方面,苹果和华为就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了。先看物联网的“连接”,这方面华为有着天然的优势。华为作为以通信起家的企业,有着深厚的网络通信技术积累。更重要的是,华为是全球两大5G标准的提出者之一,拥有完全自主的5G通信技术,这个优势无疑是他人很难望其项背的。
苹果则完全相反,尽管苹果拥有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但始终没有获得基带的研发生产能力,只能依靠其他厂商提供,而这个问题苹果目前很难有解决的方法。
再来看物联网的“物”。华为的产品设计能力的提升是令人惊叹的,不论是自主芯片的设计,还是在拍摄技术上的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DXOMARK TOP10华为占四),亦或是折叠屏产品MATE X,都在证明华为的“物(硬件)”拥有坚实的根基。就以此次P30 Pro来说,首创的全新RYYB传感器设计,打破了40多年RGGB技术传统,以黄色像素替换三原色中的绿色像素,使进光量提升40%,这种理论级别的技术创新华为越来越多。不得不承认,华为手机的技术含量已经超过了iPhone,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全新RYYB传感器设计
而除了手机为第一入口之外,华为还有平板、PC、穿戴、电视、HD、AI音箱、耳机、VR、车机等入口,加上泛IoT硬件,包括照明、安防、环境、清扫等,华为已经将个人、家庭、办公、车载等全场景中的“物”连接了起来。
不过,华为在一定程度受制于第三方的软件系统生态环境,并不完全掌握自主权。但显然华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表示内部确实有替代安卓系统的备用方案。
反观苹果,自身产品创新进入停滞期,加上没有积极构建战略性合作伙伴,苹果的整个物联网生态开始出现发展乏力的状况,仅靠自家产品维系是远远不够的。苹果的优势是软硬一体化相对成熟,可以在创新停滞期支撑一段时间。
我们认为,未来AIoT的竞争中,企业拼的是这三个能力:
首先是能够制定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领导全行业物联网产品使用统一的协议。这是IoT的一个基本前提,否则各家用各家的标准,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生产生活都会是割裂的,具备对行业高度整合能力的巨无霸企业,全球很难超过5家。
其次是有让AI进入真实场景落地的能力。AI不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任何技术,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在技术演进的不同阶段,AI在哪里落地有真实市场,企业的战略思考能力备受考验。
最后,赋能也是一个关键能力。不论是自有硬件生态还是联盟硬件生态,吸引更多的伙伴进来合作、一起赚钱,谁跑的越快谁就越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