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天猫电器城、苏宁易购、优酷的一则官宣,把人们的视线拉到了刚被华为搅乱一池春水的智能电视领域。
微博文案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大。这个新伙伴名为“VIDAA”,从话题文案来看与“伟大”谐音。VIDAA的身份在评论区可见端倪——黑科技、性价比、会说话的AI智能电视——喜提“小兄弟”的,正是海信家族最有竞争力的海信电视。
在这波操作亮相前,就已经有嗅觉敏锐的媒体捕捉到了“变天”的信号。消息称,海信为了阻击小米电视而重启互联网子品牌VIDAA,即将推出32英寸、43英寸、55英寸和65英寸四个版本,价格直逼小米,用同等价位下更高品质的产品,抢占年轻的互联网用户。
VIDAA的加入,让本就兵荒马乱的智能电视领域再掀波澜。AWE2019期间,华为余承东曾透露,未来会做拥有电视功能的大屏设备,供应链高层直接捅出华为的目标是一年销售1000万台,然而随后华为消费者业务相关人士称不知情;还是3月,小米发布了上市之后第一份年报,2018年小米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仅不到1%,在随年报一同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雷军坦言小米的模式起码要15年才会被大众完全接受。
客厅经济在回温,智能电视是风口——这是所有场内和即将入场的玩家们都认同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另一个与用户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却鲜少被提及:智能电视领域的入场券,真的那么好拿吗?在热衷于营造“生态”的大环境下,能不能脱离基础问题谈概念?
为了压低价格而选择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依赖代工而缺乏对供应链的控制,这一系列操作导致的可能不仅仅是缺乏质量标准而造成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供应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饥饿营销”。从长远来看,走量赚取的微薄差价根本无法支撑品牌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对智能电视来说,这些BUG分分钟能要命。用户所享受的“生态”也好、“智能”也罢,甚至是低价,大前提都是控制生产链、建立标准后水到渠成的产品品质——这个门槛,很多互联网品牌天生并不具备。
乐视倒下后,接棒的智能电视十个有八个在谈生态。相对于更容易实现的内容运营,用户对质量的需求被选择性地无视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这次电商平台齐齐发声欢迎新伙伴VIDAA,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用户的心声:背靠海信电视强大的技术、标准与供应链,同等价位下,年轻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知情人称,VIDAA的“野心”不止于此。除了推出智能电视,VIDAA还将涉足AIoT领域,介时,智能音箱也将随着VIDAA电视的亮相而登场。打造更潮、更好玩、更靠谱的智能科技生态圈,这或许是VIDAA的终极目标。
新玩家入场在即,谁才是互联网时代年轻用户的主流终端?4月12号VIDAA上市后,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