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更新了watchOS 5.2,将广受瞩目的ECG心电图功能的适用地区扩展至 24 个,新增了中国香港及19 个欧洲国家和地区。但遗憾的是,中国大陆地区用户仍被排除在外,而且也没有正式开通的时间表。
作为去年发布的第四代苹果手表的杀手锏,ECG甫一出世就广受瞩目,但国行版本却始终不能支持该功能。据媒体报道,苹果客服称,主要原因是ECG功能当时仅通过了美国FDA的批准,而未能获得中国地区医疗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认证,所以该功能无法在中国内地上线。
ECG神奇在何处?
ECG其实并不神秘,它是英文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的简称,指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技术进步,手表、手环等成为了ECG功能的新载体,可帮助人们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心脏健康,捕捉心脏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预警如房颤等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心脏疾病。
2018年12月6日,跳票许久的ECG心电图功能在第四代苹果手表上正式上线,不久便凭借此功能挽救了一位用户的生命。据外媒报道,12月8日苹果手表的一位美国用户在BBS发帖,称自己在进行ECG检测时被提示有房颤现象,随后该用户去医院检查,专业的心电图同样检查到房颤。医生甚至对其开玩笑说:“或许你之后应该买点苹果股票。不是吗?毕竟它救了你一命。”
尤其对于一些初期的轻度患者来说,心律只是偶有不齐,这时一款具有能对心脏健康进行实时监测的智能穿戴设备,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近期,可穿戴心电仪(An ECG on your wrist),更是被权威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了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国内用户离ECG到底有多远?
由于各国监管的原因,苹果表的ECG功能最初只对美国本土开放,此番更新后其适用的国家和地区也仅有24个。不过,国内用户大可不必因此失望,因为早在2017年,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另一巨头华米科技,就已经给国内用户带来了ECG功能,并且通过了CFDA认证。
2017年4月,华米发布了第一代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实现了ECG随身监测功能,用户可在app端的心血管健康指数中看到完整的心电图,这比苹果表上线ECG功能提前了一年半还多。只是由于当初华米并不具备苹果这样的全球性行业影响力,ECG也没有做为一个单独的热门概念被广泛地传播和认知。
随后的2018年,华米将该系列产品升级至1S,采用第二代ECG心电分析算法及AI神经网络,新增自研高精度PPG光学传感器,为心率监测带来了更高的准确度。
当手环的AI系统探测到潜在心脏健康风险的时候,它还会马上提升用户去做ECG心电图功能;而当发现心率失常问题后,手环将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测量纪录当时数据,留作医院参考。
同苹果手表相比,米动健康手环不仅价格上远远低于苹果手表,更加亲民,更为关键的是,第四代苹果手表仅能提供约18小时续航,无法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心脏监测,而米动健康手环1S一次充电能续航7-10天,可实现7x24小时的长时间监测。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心脏不适的状态往往稍纵即逝,如何第一时间抓住心脏异常时的心电数据,对早期心脏问题隐患的判断和分析恰恰至关重要。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12月中,华米通过云端分析了超过1195万条心电图数据,医生和云端Deep Learning AI算法结合起来,检测出超过1.3万人次、8.5万套的数据有心率不齐、房颤等问题。
为什么是华米?
时下健康领域渐成风口,众多智能穿戴产品都开始主打“大健康”概念,提供睡眠、心率、运动等数据的监测。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这类产品多采用类似的监测和算法方案;而同质化背后,凸现的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一旦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存在很大问题,健康指导或者说建议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而华米作为中国首家在美上市的智能硬件企业,其在智能可穿戴市场上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有着明显的技术和数据能力优势。根据调研机构IDC的统计,2018年第三季度,华米科技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就已经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第一。截至2018年底,华米科技已经进入了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其海外出货量占比,也达到了44.2%。刚刚发布的2018年财报则显示,华米的全年出货量达到了2750 万台,同比大幅增长51.9%。
近年来,华米一直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收购技术数据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来掌握更多核心技术;2018年,其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增长了七成以上。从其布局来看,华米也并不满足于只做一家智能硬件公司,其一方面在健康云服务领域深度拓展;另一方面,还同华为一样布局芯片,站上IoT产业链的研发高地。
“云+端+芯”的全产业链,软硬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持续的创新研发能力,正在成为华米从消费电子跨越到大健康领域的重要跳板,也将构成其在专业垂直领域的重要核心优势。
去年秋天,华米正式发布了“黄山1号”芯片,这也是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的首款 AI 芯片。这款支持ECG和ECG PRO等分析功能,将人工智能分析ECG数据的能力通过该AI芯片实现,从而可以在可穿戴设备上直接在线完成分析,预计将于2019年正式通过手环或者手表产品和大家见面。 “黄山1号”把这种能力固化到了芯片中;即使在没有无线信号的地方,也可以正常使用。或许,ECG功能在中国普及之日,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