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锐科技创始人兼CEO舒骋
90年代中期,视频会议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早期视频会议价格昂贵,主要在政府机关部门以及大型企业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对"视频"连接一切的渴求变得强烈。这些渴求,带来了千亿级的视频会议市场。
对于这一需求的意义,随锐科技创始人兼CEO舒骋先生用数据说话,对视频通信的未来做了预判:"中国现在有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大概有8000多万家,去掉个体户和夫妻店,有税务登记证的大概有3500万家,这么大体量的公司里面,在公司日常管理中,用了IT化的信息手段,上了视频会议系统和会议云来做企业管理的公司不足1%,市场非常大。"
视频通信云市场刚刚进入蓝海,这为以随锐科技为代表的视频通信云产品与服务运营商创造了新机遇。
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硬币都有两面,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
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智能终端设备变得多样化,移动化办公需求提升,传统视频会议短板逐渐显露。不同品牌的视频会议设备难以实现互通互联,容易造成信息孤岛。而一套传统硬件设备价格高昂,中小企业望尘莫及。
针对如何既能保证用户良好的体验,又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一困境,舒骋和他的团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产品架构、产品运维及交付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专心研发、用心打磨和积累,使之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随锐科技开发的基于公有云、私有云的通信云解决方案,在降低整体成本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了更佳的通信体验。
特别是在交付模式上,不同于互联网行业常常提及的"平台""生态""定制化",随锐科技的产品交付模式显得有些"朴素"。随锐交付给客户的是软件、硬件与云服务三位一体兼容的标准产品。舒骋通过分享一件十年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来阐述这一交付模式背后的原因所在:有一次一个客户拿着软件去公司前台退货,反馈说他在与老板进行视频通话时语音不清晰,经过工作人员检验发现是这个客户的摄像头和麦克风的驱动有冲突,摄像头影响了麦克风的运行。从那个时候开始,为了解决客户痛点,随锐开始提供给客户一揽子的解决方案,既提供硬件,也提供软件和云服务,"三驾马车"一起走,客户量反而增多了。
现在随锐已经覆盖了一亿多的终端用户,让PC、PAD、手机和会议室都能连接起来,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时很稳定地接入视频或电话会议,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开会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政府企业节省了高额的差旅成本,同时解决了各个品牌产品难兼容和各个智能终端难打通的问题。舒骋也评价说:"我们做的所有创新中,最大的创新是帮助所有品牌做到了互联互通的兼容。"
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是了不起的本事,众所周知,对用户越简单的操作,对厂商来说则是更复杂的考验。
"创造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对创业者来说,带领团队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的产品是考验,在面临困难和诱惑时,还能初心不改,坚定前行,则是更加艰难的试炼。
在2006年筹备创办随锐科技的时候,舒骋首先就思索创办公司的目标是什么。"当时我就想过公司的发展高度要与一生的目标相结合,我一生的目标,是要创造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这样我死了以后,我的墓碑上会印着一行字,'这个人创建了一个诞生于中国的世界品牌'。"
企业志存高远之时,才能有耐心与恒心做当做之事,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困扰。随锐经历的13年风雨中,不乏危险的风浪和"甜蜜"的诱惑,"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国际公司想出高价收购我们,都被我们先后拒绝了,最近的两次收购都是百亿级的收购,而我们拒绝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想把这个品牌做成世界级的。"除了收购邀请,随锐也曾多次被要求放弃品牌、贴牌代工,以换取强势的销售渠道和其他品牌的行业市场,但都被一一婉拒了,因为创始人团队坚定了"创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这一个目标后,在目标达成之前就不会为眼前利益而摇摆,一直坚持着自主品牌、自主研发、创新科技产品驱动公司发展的道路。
自成立以来,随锐始终坚持"以创新科技产品驱动公司发展"的基本方针,并在天津、杭州、成都、武汉、硅谷、江西德兴设有产品研发中心。公司有超过40%的员工都是研发人员,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
做核心技术研发和自主品牌注定是一项慢功夫,科研人员和企业都要在前期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承担一些盈利上的压力。但舒骋从来没有怀疑过要自己做创新型高科技公司的路线,"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聪明人下笨功夫、慢功夫。如果在很多领域没有下过最底层的功夫和做过最基础的研发,是做不出一流产品的。"
不走捷径,才能更快到达,这是舒骋的商业智慧。如果用数据来说明的话,有很多例子可以佐证这一商业智慧的正确性。2015年,蛰伏近十年的随锐迎来一次大爆发,这一年里企业用户通信云的用户数实现爆发式增长,一年中所积累的通信云与政企客户数与通信云用户数,超过了过去八年的随锐政企客户数的总和;紧接着在2016年,随锐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8年,随锐因为上一年亮眼的财报成绩而获得新三板企业全球独角兽标准提名。随锐凭借技术实力向世人宣示它的存在。
但这些成就都只是舒骋带领下的随锐潜心修炼的必然结果,他知道,实现一生之目标还"路漫漫其修远兮"。舒骋将他的目标实现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随锐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产品投向市场后获得广大客户认可;第二个十年,做一个世界级的有知名度的品牌;等到第三个十年,做一个世界级的有影响力的大品牌。"随锐正在从二流的科技公司向一流的科技公司迈进,从目前的发展态势上来看,实现'创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的目标是逐日累加且正向可行的。"对于目标的实现,舒骋显得信心满满。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这是舒骋经营企业时的八字方针。"慢"的方针让随锐能够沉住气来做基础研发,耕耘十载,终于迎来大爆发。"少"的方针一方面体现在不盲目扩张产品线,而是以用户需要为指南针,保证主航道的快速前进,另一方面体现在坚持做标准化产品,引入各行业的合作伙伴,来打造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
随锐近几年来成长迅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包括富士康、用友集团与中国移动在内的一些行业巨头纷纷战略入股随锐科技,同时也有众多行业大咖加盟随锐科技。对此,舒骋的看法很明确:"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经营价值理观。持续为客户提供让他们满意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我们,我们的收入、利润、用户规模、用户活跃度每个月都在增加,资本慢慢就来了。"
战略股东的增多,意味着随锐不用顾虑资金不够导致研发落后的问题,资金足够了,就能回到开始的目标——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服务,做世界一流的产品,成为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这些逻辑都很简单,也很正常,它是很多人在做事时想到的方法论和判断正确与否的价值观的一部分,但能坚持到底的人很少,舒骋是其中之一。
以人工智能赋能通信云主航道,将八字经营价值观一以贯之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这无疑给视频通信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前景和空间。如何抓住先机是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的话题,能否在保证主航道的基础上搭上人工智能的快车,更关系到那个创业之初就确立的长远目标能否实现。
在2011年的时候,舒骋及其管理团队在一次赴硅谷的考察中,发现了人工智能的新趋势。在2013年的时候,团队决定要立即设立人工智能的研发小组和研发部门,但直到2017年,随锐把人工智能变成一级产品线,能够交付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时候,随锐对人工智能的探索才算小有成效。
事实上,包括舒骋在内,随锐的核心团队里面有三个人是做人工智能出身的,他们对人工智能既有历史情感也有专业能力。过去20年人工智能因为数据训练量不足、采集数据的传感器和贡献者不够等原因,没有大规模量化发展。如今,历史机遇与个人情感以及企业发展都结合在一起,发展人工智能只差临门一脚。
通过综合考量自身的优劣势领域,随锐选择通过通信云引擎来切入人工智能机器人。通信云是随锐一直以来的强项,而选择做机器人,则是出于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这来自于舒骋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市场的预判:"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十亿台级别的设备市场,包括汽车、电视、电脑、手机,而机器人则会成为下一个十几亿台级别的设备市场。"所以,无论是从情怀的角度,还是从商业的角度,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产品,都是随锐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随锐自己不生产机器人载体,而是把随锐的通信云引擎迭代到机器人载体上去,发挥自己在通信云引擎方面的优势特长。这样的做法和舒骋的八字经营价值观也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
所有的胜利都可以归为价值观的胜利
创业十几年来,"无我、利他"是舒骋先生的人生座右铭,也是在与员工、合伙人和客户的相处中的价值观判断准则,是区分对与错、值得与不值得的唯一标准。舒骋对自己座右铭的解释是:"做事要心中无我,不把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接纳更多的新事物。利他,才能把事情做成功,做大成。"
于是,才有了随锐交付标准产品,但是扶植和孵化行业伙伴,把开发工具交给行业伙伴,共同开发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带动行业伙伴共赢发展的举措;才有了随锐将工业巡检领域的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设在创始人家乡江西省德兴市,助力家乡发展的决策;才有了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三十多万政企客户对随锐的追随。
舒骋说,付出信任才能收获信任,把半条命交到合作伙伴手里,把最薄弱的背交到合伙人手里,让别人最擅长的正面来保护你的背,这样才能发挥集体的作用。三国时孙权曾有语,"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舒骋用"无我、利他"的人生座右铭参悟"得道者多助"之道。
企业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创始人价值观的一部分,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往往就是创始人理念的高度。有大格局者,能看得更远,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纵观随锐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随锐的每一步无不受到了价值观和梦想的指引。
创业的终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舒骋有自己的见解。"我创业的终点,并不是成功本身,甚至不是实现创造世界级的中国品牌的目标。如果只留下一个公司,大多数公司的时间都是很短的,百年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我的终极使命目标是在我退休之后,把我创办企业收获的大部分资产捐献出来,创办一所公益性质的、接地气的商学院。"聊到此时,舒骋显得有些激动,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这所商业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质,它的价值在于把优秀商业文化传承下去,帮助那时候从商的年轻人能以比较低的成本,学会一些商业知识和本领,继续服务和造福社会。"
教育是百年大计,商业大学会比企业、比品牌持续更长时间、带来更大影响。舒骋把实现这个目标看成自己的最大使命。"使命就是你在这世界上走一趟,你得留下点什么。"对于自己的使命,舒骋这样解释。"所有人都要生死,生死是小事,你在这世界上走过一遍,我希望留下的是温暖、快乐,这是大事。"
格局不同视野不同,人类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人物都不是为了金钱而发愁,而是因为自己不能实现改变世界、引领潮流的雄心壮志而黯然神伤。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值得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