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互联网 > TMT圈 > 正文

清华大数据论坛落幕 快手AI技术副总裁郑文分享深度学习应用

4月27日,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清华-快手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共同主办《清华大数据论坛——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师生、校友汇聚一堂,探讨分享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的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9-04-28 15:53 来源: 作者:

4月27日,清华大学108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清华-快手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共同主办《清华大数据论坛——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师生、校友汇聚一堂,探讨分享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的最新进展。

清华大学-快手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于2018年4月正式成立。作为清华大学校级科研机构,研究院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的领先技术和快手多年的行业积累,面向多个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开发、集成和快速迭代,共同探讨一系列未来媒体课题,让技术更好赋能用户,实现人与人之间更精准的连接。

软件学院2001级的校友、清华-快手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快手AI技术副总裁郑文博士作了题为《深度学习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和展望》的分享。以下为演讲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个日活超过1.6亿的短视频APP,快手的使命是“用科技提升每一个人独特的幸福感”。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每一个人”,这说明快手的价值观是非常普世的,但我们同时也强调每个人的幸福感是“独特的”。光靠人工运营很难达到针对每个人的服务,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近几年有所突破的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

目前快手是通过记录来提升幸福感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用户希望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第二,用户也有分享自己,被更广阔的世界看到的需求。

但是这里面临一个挑战,现在快手累计拥有超过 80 亿条视频与数亿用户,在这两个海量的数字面前,如何有效分配注意力?过去,注意力一般会集中在所谓的“爆款视频”里,但在爆款视频之下,还有大量可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类别多样化的内容,这种“长尾视频”往往很难被别人注意到。如此,一些需求小众,或者兴趣比较细分的群体往往很难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

这个挑战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依赖于深度学习为主的AI技术解决该问题,代替人工实现内容匹配的分发。快手很早开始就在AI相关技术方面做了很多积累,从视频生产到分发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深度学习的应用。

内容生产

快手希望通过 AI 技术使得记录更加丰富有趣,基于这个目标,我们开发了大量多媒体和 AI 技术,比如背景分割、天空分割、头发分割,人体关键点、人脸关键点、手势关键点检测等等,并将它们应用在魔法表情中。

快手用户跟中国互联网用户分布非常一致,中国互联网用户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使用的手机都是中低端手机,算力有限。而先进的 AI 技术对设备的计算量的要求极高,为了让先进的技术被最多的用户体验到,快手对底层平台进行定制化开发,基于快手自研的 YCNN 深度学习推理引擎及媒体引擎,让上述技术在大多数机型上都能高效运行,并针对不同机型、不同硬件进行了适配和优化。

快手也希望将内容质量变得更高,研发并应用了很多图像增强技术。例如,用户在光线很暗的环境下拍摄,产出的视频往往会丢失信息和细节,通过暗光增强技术,可以将这些细节恢复。

接下来是快手近期在内容生产方面研发的一些具体的深度学习技术。三维人脸技术能够针对单张人脸图像恢复出人脸的三维信息,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人脸的一些修改,比如打光、做一些表情、实现三维变脸特效;另一方面,通过三维人脸信息,我们可以提取出人的表情变化,然后把表情迁移到虚拟的卡通形象上,效果类似于 iPhoneX 推出的 Animoji 功能,但 iPhoneX 有结构光摄像头,且运行 Animoji 需要很强大的算力,我们通过技术研发,在普通摄像头、配置较低的手机上也能实现类似功能。

刚才也提到了语义分割技术,人像分割技术能把人像和背景区分开,分别对人像和背景做特效,或者进行背景替换,还可以做人像虚化;头发分割,可以把头发区域分割出来,做染发效果。天空分割技术则可以让天空区域变得更加超现实、更加梦幻。

人体姿态估计则是预测人的关节点位置,利用这一技术,我们可以给人体肢体上加特效,或者修改人的体型,做美体瘦身功能。此外,我们还能重构出人体的三维信息,用于控制卡通形象。

手势检测是把各种特定的不同手形检测出来,实现「控雨」等玩法。另外还有 AR 相机姿态估计,背后是快手自研的 3D 引擎,并在其基础上添加编辑器模块、渲染模块、肢体模块、声音模块等,来实现模型精致而自然的光感、材质。

在音视频方面,我们应用了很多智能算法,比如需要视频尽可能清晰,但同时也要求传输流畅,这就需要针对视频复杂度做一些自适应优化。另外,我们也会对图像进行分析,比如视频里面人脸的区域往往对大家的观感影响最大,我们会把人脸的区域检测出来,将码率做得更高,使得整体观感获得很大的提升。

我们也会检测图像质量,比如视频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导致图像质量较低的因素,如拍摄没有对好焦,镜头长期没有擦拭,或者视频经过多次上传和压缩而产生块状瑕疵。我们会把这些问题通过 AI 算法检测出来,一方面提醒用户拍摄的时候注意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在做视频推荐时也会对高质量视频进行一些倾斜。

内容理解

内容生产环节完成后,视频会被上传到后端服务器,这里我们需要对视频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视频的内容理解会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内容安全、原创保护、推荐、搜索、广告等等,这里大概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感知阶段,机器会从人脸、图像、音乐、语音四个维度对视频信息进行理解。

人脸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因为人脸往往包含了人所关心的最主要的部分,我们会对人脸区域进行检测,识别年龄、性别、表情等。

另外一个维度是图像层面,我们会对图像进行分类,如图像的场景是什么;此外也会检测图像中有哪些物体,还会进行图像质量评估,以及利用 OCR 技术从图像中提取文字。

音乐是影响视频感染力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视频里识别出音乐类型,甚至可以对音乐进行结构化分析,分离伴奏和歌唱部分。

语音也是视频非常重要的维度,往往从图像中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得到视频所传达的信息,这时候语音就非常重要,我们会把语音识别出来转化成文字,也会通过语音去识别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等等。

第二个阶段是推理阶段,我们会把这些不同维度的信息进行多模态融合,推理出更高层次的语音信息,或者对视频进行情感识别。我们也用到知识图谱技术,把视频里的知识存储在知识图谱里表达出来。通过知识图谱的推理,能够得到一些更高层、更深入的信息。

在内容理解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比较具体的技术,如快手开发了一套视频标签系统,可以对视频里出现的大多数内容和场景进行分类。在快手语音识别功能模块,我们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结合上下文语境模块,使得识别精度得到很大提升。

一方面,我们需要理解视频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用户进行理解,包含用户公开的年龄、性别等信息以及用户在实时使用快手时产生一些行为数据。这些数据都会传送到后端的深度学习模型里,训练出对用户理解的向量。通过这些向量,我们可以预测用户的兴趣以及他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得到对用户的描述以及对视频的理解,用户和视频之间的匹配就会产生万亿级别特征的大数据,这个大数据会被用在实时在线的推荐系统里,预测用户会对什么样的视频感兴趣。另外我们也会对社区里的内容进行排序,比如前面提到如何分配注意力,我们希望注意力分配的差距不要太大,所以会根据基尼系数调整视频内容的分配情况。此外,还会考虑到内容的安全性、多样性以及原创保护等因素。

最后,我们也希望跟高校、学界的老师同学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快手的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共同推进深度学习技术,挖掘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提升大众幸福感,这也是成立清华大学-快手未来媒体数据联合研究院的愿景,谢谢大家。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