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996,生病ICU”,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制度引发热议。还有程序员在GitHub上创建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以示抗议。
人神共愤,但不知各位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该话题是围绕着坐班展开,而互联网行业尚有千万移动办公同胞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甚至,移动办公族要比996坐班族更应受到关注。起码后者还有较为稳定的办公环境,移动办公族却是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走天下。车站、机场、咖啡厅......哪里有网哪里就是办公室。找不到公共WiFi时,还只能用手机分享热点。
好在运营商比较给力,流量提速降价的承诺基本都已经兑现。但是,治标不治本,笔记本和手机这两大生产力输出工具的进步才是王道。尤其是笔记本,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办公场景越来越复杂,连接不畅、使用不便等问题愈加突出。
近日,熊出墨留意到一款不久前上市,直奔移动办公场景而来的笔记本产品——全新HUAWEI MateBook E。其主打的网络全时在线、手机、PC互联互通、便携等特性,正好戳中当下行业痛点。那么其实际表现到底如何?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移动办公之痛
把笔记本并入移动互联网,是全行业的共同目标。
“超极本”概念的提出,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举动之一。2011年5月份举办的台北国际电脑展,英特尔首次对外介绍超极本的概念,拉开超极本元年的序幕。
超极本英文名为“Ultrabook”,即极致轻薄的笔记本产品。轻薄便携、高性能、长续航、设计感等诸多元素相结合,宏碁、联想、华硕、东芝等厂商纷纷按照自己的理解推出新品,试图还原移动互联时代PC应该有的样子。
业内人士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多将其称作是一次革命。革命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未来将有更多的传统笔记本走向轻薄。IDC预测到2022年,将有38%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被大众轻薄高性能产品占据。
另外,形态上的影响也十分明显。2013年10月,英特尔把超极本演化为PC平板二合一,微软Surface、WbinMagic等产品面市。IDC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二合一设备出货量为1660万台,预计2020年将增长至6380万台。
为何会有以上趋势?究其根本,是由用户需求所决定。
2006年时,“MO一族”(Mobile Office的英文缩写,即“移动办公”)的百科词条就已被创建,泛指那些可以随之通过手机、PC等工具进行办公的人群。
技术进步、时代发展,“MO一族”日渐扩大。比如金融、教育、保险、销售行业从业者,他们经常出差且需要随时在线处理工作。再如广告人、记者、博主、自媒体等他们需要随时随地在线,创造并分享内容。
熊出墨就是其中一员,对移动办公的需求较大。在车站、机场、咖啡厅等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写稿码字是常有之事。因此,对于当前移动办公设备的槽点深有体会。
简单举个例子,在火车、地铁等移动场景,或者其他没有公共WiFi的场所,想要使用笔记本办公,就必须先用手机分享移动热点。这样能够暂时解决网络连接问题,但是想要跨设备传输文件就必须再费一番功夫。影响使用体验,且严重拉低工作效率。
显然,市场亟需全新的解决方案。那么,拥有全时在线等特性的全新HUAWEI MateBook E,能否正式把PC领进移动互联网范畴?
为什么是华为
英特尔微软一度在PC行业掀起一场革命,但进行地并不彻底。具体说全新HUAWEI MateBook E之前,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上一代超级本没能真正将PC代入移动阵营的原因。
首先,以往种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导致用户认知中智能手机和笔记本依然是两个阵营的产品,就像家电和数码一样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UMPC到MID到Netbook上网本再到Ultrabook超极本,英特尔先后在笔记本领域提出了诸多概念。概念的真正落地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等待期,最为核心的还是电池的续航能力和CPU性能之前的平衡,如何更轻薄、性能更强、续航更持久,英特尔严格按照摩尔定律不断向前推进芯片的工业设计。但事实市场从来不等人,超级本之后,反而是苹果MacBook成为轻薄市场的最大赢家。
其次,生态和软件等配套设施没能跟上。PC行业的玩法是软硬结合,硬件性能提升,需要有相应的软件和生态去消化。苹果之所以能够在PC和智能手机市场确立优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态的统一协同。英特尔的盟友微软在移动设备上的表现欠佳,其自家智能手机业务退出历史舞台就是例证。
最后,运营商网络发展的滞后也拖了后腿。移动办公对于网络依赖性较强,PC相较于智能手机对于网络要求更高。2013年底中国移动宣布将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而2015年底数据显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13.06亿户,4G用户总数达3.86225亿户,渗透率仅为29.6%。直至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提升至73.5%,4G网络才算大面积普及。
目光拉回现在,以上三点阻碍在全新HUAWEI MateBook E身上已不复存在。
HUAWEI MateBook E机身厚8.5mm,重约698克,为移动办公减轻负重感。同时其他方面也没有落下,HUAWEI MateBook E配有一款2k分辨率的IPS高清触控屏,采用3:2的屏幕设计,可视内容增加8%。兼容Windows 10操作系统,使用Word、Excel等办公应用续航时间可达8小时。
与便携性结伴而来的,还有全时在线。HUAWEI MateBook E内置4G LTE,配备4*4 MIMO多天线接收技术,信号弱时增加的天线作为额外的“耳朵”,提高接收信号的能力,让4G网络连接更稳定。
设想一下,乘地铁时,突然收到紧急任务需要处理,此时只需从包中掏出HUAWEI MateBook E,手机热点也无需打开就可办公。搭飞机时,其机身尺寸同样能保证在狭窄的经济舱座位自如使用。出差在国外也不必担心,HUAWEI MateBook E已支持全球绝大多数地区的频段。如果需要视频会议,HUAWEI MateBook E还备有前置500万、后置1300万的摄像头。
并且,HUAWEI MateBook E还做到了与手机的高效连接。支持NFC的华为和荣耀手机,触碰HUAWEI MateBook E掌托处的Huawei Share标识,便可把图片、视频、文件传输至电脑。上传500张照片最快仅需1分钟,1GB的视频最快仅需8秒。传输到PC端之后,HUAWEI MateBook E还能对图片中的文字进行识别。在我看来,这项功能对于文字工作者可谓刚需。
从外观设计到性能再到生态,HUAWEI MateBook E都针对性地做出优化,并且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用户需求。
无论办公室里的996职员还是007随时待命的“MO一族”,开机即联网、黑屏不掉线的PC对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急需也值得拥有这样一台高效PC。
重新定义移动互联格局
不难看出,全新HUAWEI MateBook E的所有特性都是围绕着“移动”和“互联”两个关键词展开。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款产品凸显出华为重新定义移动互联格局的野心。
作为用户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生产力输出工具,笔记本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的重要入口。华为针对PC业务制定的战略核心点包括两个方面,全连接和智慧化。
全连接,如前文说到的那样,笔记本与智能手机形成联通,未来还将可能与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协同互补。最终达成多屏互动,建立全场景生态,为用户带来无缝体验。
众所周知,华为在连接领域已经积累下先进技术实力,此次华为还把用于手机的连接技术平移至全新HUAWEI MateBook E。华为平板和PC总裁王银锋曾表示,PC产品整合移动终端技术是大势所趋,未来竞争中全连接尤为重要。
智慧化,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比如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帮助用户去管理和识别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从而提高用户日常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基于此,华为才做出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能够被划入移动互联网的PC产品。
对于华为而言,全新HUAWEI MateBook E以及后续产品将使华为在PC领域的话语权持续扩大。今年年初,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定下目标,2019年PC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达到4倍左右。
华为对PC业务十分看重,目前投入的研发人员已经有1000多人,研发费用占到整体的14%。随着5G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移动互联必将成为二合一产品发展的重中之重,华为有望在PC领域复制其在手机市场的成功。
站在行业角度,全新HUAWEI MateBook E为友商提供了范本,让业内外看到了移动互联网下PC产品的巨大想象空间。
事实上PC产业急需重新激活和升级。据IDC统计,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约为6810万台,较去年同期下跌3.7%。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在寻找新的增长机会。除了外观设计之外,属性、定位等维度的创新也是行业共同追求的。
开机即联网、黑屏不掉线,华为在没有任何成型经验参考的情况下,首次在笔记本上设计全时连接功能,让办公笔记本拥有智能手机同样的便捷联网体验。另外,华为还有开放的物联生态作为支撑。接下来,不排除其他的移动互联网玩家会进入华为生态的可能。
带动PC产业逆势而上的同时,华为距其愿景也更近了一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