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从小程序切入兴趣社区,腾讯想做一款“长在微信里”的豆瓣?

在产品的官方群“和群主的见面会”中,群主阿南为“和群”小程序定了性。这是一个社群形式的短内容社区,可由各领域达人和粉丝组成兴趣群组。当前,官方群粉丝在3000人左右,产品还处于小范围试水中。
发布时间:2019-06-24 11:05 来源:钛媒体 作者:

如果有个长在微信里的豆瓣,你会被种草吗?

近日,腾讯旗下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小程序引起了钛媒体的关注。这款名为“和群”的小程序,有着音乐社交的面子和短内容社区的里子。

在产品的官方群“和群主的见面会”中,群主阿南为“和群”小程序定了性。这是一个社群形式的短内容社区,可由各领域达人和粉丝组成兴趣群组。当前,官方群粉丝在3000人左右,产品还处于小范围试水中。

钛媒体就此联系了腾讯,腾讯方面表示官方并未对该产品进行推广,目前无更多信息可透露。公开信息显示,该产品最早于2017年7月推出,开发者为腾讯。选择小程序而非独立开发APP,能够让“和群”最大程度上借助微信流量池实现用户增长。

和群小程序:主页面为兴趣社区,次页面为音乐社交功能

和群小程序主页面为兴趣社区,次页面为音乐社交模块

从功能上看,“和群”集合了许多代表性产品的特色:比如豆瓣式的兴趣群组、探探式基于LBS地理位置的陌生人交友,以及卡牌式音乐信息流界面,该产品的音乐资源来源于QQ音乐。用户可以自行建立兴趣群组,发送文字图片和视频,内容限制在300字以内。

不过,该产品目前强化社区氛围,社交属性较弱。无论是在群组中还是音乐社交模块中,用户想建立点对点的联系需要通过关注和私信,且目前只能发送歌曲。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和群”经过了多次改名,关键词包括“XX音乐”、“FM”等字眼,直到2019年6月14日才正式改名为“和群”。可见开发者对产品的定位并不明晰,而是在音乐播放器和FM之间来回摆渡,最后才选择了兴趣社区。

“和群”小程序经过了多次改名

“和群”小程序经过了多次改名

社交场上烽烟不断,几番车轮战后,微信巨人依然把握着11亿人社交生活命脉。但与字节跳动在内容、短视频上的短兵相接,让腾讯感受到流量被瓜分的危机。

另一重危机是,当微信的重要性已经堪比操作系统,同时承载了腾讯流量变现的希冀,即便张小龙再三强调微信是效率工具,不再简单的微信,也面临了用户想要逃离的问题。钛媒体此前文章曾详述过微信目前面临的危机(详见钛媒体文章:2018社交破局:腾讯求变,挑战者重来丨钛媒体深度)

在今年1月头条“多闪”的发布会上,90后产品经理喊话张小龙的场景历历在目。新生代与老一辈的“较量”不禁让人感慨,微信真的不懂年轻人了吗?

为提供更多社交玩法,微信在现有框架上也新增了一些交互方式,比如类似微博Story的视频动态,又比如几天前微信刚放开了朋友圈视频30秒的权限。

由于微信的用户基数庞大,微信生态内的每一次改动都必须十分谨慎,因此这些新增的功能仅仅是隔靴搔痒,很难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社交需求。再者,微信本身就是个封闭式的社交生态,这些玩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朋友的互动,却不能更高效地为用户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做一款短内容社区产品,也许正是腾讯为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进行的一场实验。

因为“和群”诞生于微信小程序,天然有着微信流量池的优势。按照产品目前的逻辑,这里能成为熟人分享生活的小圈子,又能以音乐为载体触达陌生人,更能通过社区内容沉淀一批较为忠实的用户。

即便是站在微信肩膀上,但短内容社区最终还是要靠差异化、高质量的内容沉淀用户。内容社区豆瓣就是一个不错的范例,虽然大多数内容来源于用户UGC,但凭借高质量内容成为许多网友的精神家园。

而这款小程序目前的功能和界面都很初级,用户UGC内容也参差不齐,运营两年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可以说,“和群”还是一款等待被“扶正”的实验品。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