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最难得的是给孩子人生中最需要的信念感,并相信他的内在力量。”这是张德芬空间合伙人兼CEO卢熠翎,在观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后,对影片的评价。擅长处理亲子关系的他,一句话道出了电影所探讨的问题: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电影《银河补习班》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指导,探讨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影片中马皓文意外入狱,错过儿子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出狱之后面对儿子成绩差,性格叛逆等一系列的成长问题时,他通过陪伴、相信和鼓励,最终让孩子找到自己,实现梦想。
电影上映后,影片中涉及的原生家庭的问题再次引发大众热议。让人不禁思考,原生家庭为什么会对人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我们邀请了张德芬空间合伙人兼CEO卢熠翎,与我们一起探讨,《银河补习班》到底戳中了原生家庭的哪些痛。
他是国内深具影响力的个人成长教育平台---张德芬空间的合伙人兼CEO,SRI自我重建整合课程体系创始人,擅长亲子关系、原生家庭重塑领域,综合多流派心理学法,成功帮助上千位学员,找回自己内在的力量。
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卢熠翎解释说:原生家庭是我们整个人的人格性格形成的最初体验,是我们生命塑造的最初土壤。人们的性格、情绪模式、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最初的那个剧本,取决于剧本在我们潜意识里形成的印记。
“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相信的力量
影片中,马飞因学习成绩差,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嘲笑,母亲也放弃了这个“无用之才”。当校长找到马皓文,想要劝退马飞时,他坚定地选择相信孩子,并且说“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让马飞感到了自己也是可以被人肯定。
卢熠翎提及之前在做个案的时候,有个学员在梳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时说:高二那年,他学渣逆袭,考了全班第一名。可父亲看到成绩单的时候,只是轻蔑说了一句“你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他决定做回了“学渣”。因为心里有个声音在说:算了吧,反正怎么努力你都很差劲的。后来,他三次创业,三次失败。
马飞是幸运的,他有位无条件支持自己的爸爸,就有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渴望被肯定的小孩,对孩子而言,父母的一句肯定的话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相信自己,相信孩子,这也许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鼓励的成全
马皓文教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信念和梦想,他告诉马飞,只要坚信着,就能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片中描述98年洪水的片段中,马飞被洪水围困,救援陷入困境,马皓文用喇叭大喊着告诉他:想办法,你一定能出来。马飞就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完成了自救。
曾经有位学员对卢熠翎倾诉到: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从小父母的关注点就都在弟弟身上,她曾想尽办法讨父母欢心,却仍旧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慢慢就养成了讨好型人格,工作后会不自觉的讨好上司,讨好同事,讨好周遭跟自己有关的人,可自己并不快乐。卢熠翎说,有太多被家庭关系伤害到的例子,只有在爱与鼓励不断浇灌自信萌芽的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成就梦想
在成绩当道的教育体制中,老师面对成绩不好的马飞,说出了“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的话时,父亲马皓文并没有责骂放弃马飞,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儿子是可造之材,并坚持鼓励孩子,坚持梦想,并为儿子的梦想做出了正确是指引:成绩固然重要,但也不要放弃梦想。
面对马飞的航天梦,马皓文坚持守护孩子的梦想,为了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他想尽办法带孩子去航空展。马飞想要买电脑的时候,他卖手表、卖血、干苦力来实现孩子的愿望。“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卢熠翎感叹,在很多个案中,都会遇到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意愿成长,而不愿意让孩子按照喜欢的方向成长的故事。家长出于对孩子好的初心,“帮助”孩子选择他们的梦想。虽然都是从爱出发,但实际都是希望通过削弱孩子力量的方式来控制孩子。影片中马皓文坚持尊从孩子的内心,坚定的相信鼓励孩子按照内在的力量自由成长,才是培养孩子的正确方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亲子教育的角度很小,但关系人类文明的推进,它不是对小家的影响,更是对大家的改变。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明白你自己是如何被塑造成这样的,你才会明白怎样去帮助孩子改变。就像卢熠翎提倡的那样,“好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挖掘孩子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爱的浸润中,生出自律的翅膀,长出独立思考的大脑,发自内心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最后“水到渠成”地变成一个优秀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