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北京,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红叶漫山。11月2日,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承办的“2019第二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论坛暨教材出版研讨会”在北京紫玉饭店隆重召开。来自产、学、研各界代表150多人出席了会议。全国100多家高校的院长、副院长、教授、副教授与50多家企业CEO、CIO、CTO等信息化高管齐聚一堂,大会紧紧围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育教学创新”主题展开讨论。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学科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是落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鼓励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升级,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的高校进行了推介,并对具有创新思想、创新成果、做出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来自全国各地100多所高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一线岗位、学术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部分教师获得了“创新奖”荣誉。同时,会议还对2019年联盟工作进行了总结。联盟副理事长、佛科院电信学院院长朱珍教授做了2019联盟理事会工作总结,并展望了2020年联盟八项重点工作。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黄润才对2019年联盟秘书处工作进行了总结,强调继续发挥联盟桥梁纽带作用。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秘书长王一民对新商科专委会工作进行了汇报,加强工科与商科的融合发展。下午的分论坛,专门就2020年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材出版工作进行了专场讨论,首批17位教材主编就教材编写计划、编写基础、编写内容、教材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等进行了讲解,并与评审专家面对面地探讨和交流教材出版注意事项。
全体人员起立,奏国歌
大会由联盟秘书长朱启明主持。他谈到,2019年科技界的关键词是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VR/AR、知识图谱、量子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数据人才缺口150万,人工智能人才缺口500万,中国的VR人才在全球仅占2%。高校始终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和落脚点。2019年,全国3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96所高校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101所高校增设机器人工程专业,50所高校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双一流”培养方案,203所高校开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5所高校开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15所高校开设区块链专业,50家高校开设了区块链课程。由此可见,全国高校正在掀起一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IT技术专业建设的热潮。本次大会将紧紧围绕“创新”主题、 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角度,为我国新时期高校教育事业改革、校企合作献计献策。
现场人员纷纷抓拍专家演讲内容
随后,朱启明向大家介绍了与会嘉宾: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詹剑锋、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高教分社社长王世刚、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陈立潮、中南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祖平、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唐年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清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苏中、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李富忠、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珍、山东科技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刘西奎、清华大学教授王晨、华北理工大学数据科学实验中心主任陈学斌、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系主任张重、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凤权、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侃、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娄岩、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莫宏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胡春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陈华、中北大学教授陈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道平、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李冬、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院长张耀荔、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韩军、锦州医科大学教授胡树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沈文海、华夏银行龙盈智达公司首席数据官王彦博、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林闻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杨信用、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刘古权、华彬航空集团副总裁胡明、河南恒茂创远科技公司董事长赵章红、杭州睿数科技公司CEO吴仲毓、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彦国等业界150多位嘉宾出席了论坛。
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陈立潮在致辞中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续前行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高校始终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地、创新第一动力源”的结合点和落脚点。本次论坛将聚焦人工智能创新主题,突出“人工智能+X”和“大数据+X”等复合型学科建设,在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新商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等建设,为争创“双一流”打下坚实基础。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育正在掀起一朵朵“智慧浪花”,改变着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老师可以分析学生的整体和个体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境,预设课堂的教学重点。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效率。
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高教分社社长王世刚在致辞中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是灵魂,人才是关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时期如何做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材是教学的核心,抓教材就是抓教学,谋教学就是谋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主要从事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机械工程、电气信息等教材和教学辅导教材的出版,已经出版了一大批经久不衰的高校精品教材。今后,希望借助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的平台,与更多高校老师进行紧密合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出版更多的精品教材,助力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工作。
联盟副理事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珍教授做了2019联盟理事会工作总结与202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他认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始终是联盟工作的宗旨,截止2019年10月,联盟已发展会员300多家,会员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物联网、计算机与软件、电子通信等多个行业。联盟规模的扩大,提升了联盟影响力,使联盟能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整合产业资源、促进产业合作。2020年,联盟将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将开展八项重点工作,其中包括发展会员、高校巡讲活动、教师培训、高校专业实力调研排名、高校创新奖评选、人工智能VR大赛、实验室建设论坛、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资料汇编等。
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黄润才对2019年联盟秘书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认为,2019年联盟在培训、活动、大赛、调查、报告、出版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工作,获得高校和企业一致好评。近期,联盟还将组织全国一线教师,在2020年编写一批新教材,教材内容突出“应用、实用、有用”特色,填补了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材市场的空白。今后,在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联盟仍将不断探索,优化服务,进一步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作引向深处。
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秘书长王一民对新商科专委会工作进行了总体介绍,新商科专委会工作重点是服务全国商科类院校,为商科类院校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IT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和技术服务。接下来,新商科专委会将致力打造一个校企合作互联互通的平台,通过师资培训、公益讲座、走访高校、走访企业、教材编写、实验室建设等方式打通校企双方资源,将最优质的企业方案、最优秀的产业资源搬进学校,为高校新商科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联盟副理长、中南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张祖平作了《数据科学专业建设问题、经验及趋势》的主题演讲。他强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专业,目前面临着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轨、师资队伍建设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培养方案不合理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他结合中南大学数据科学专业的具体教学实践、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大数据专业建设成果、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大数据专业未来发展进行了规划与展望。
联盟副理长、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娄岩作了《人工智能VR/AR+教育》的主题演讲,他强调,VR技术是人类对突破自身局限的美好愿望的一种尝试,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让眼见为实变成眼见为虚,为人类无穷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R满足了人们懒惰、胆怯的心理弱点。VR技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点:一、VR跟治疗结合;二、VR跟临床辅助结合;三、VR跟医学教学培训相结合。他重点阐述了VR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特殊性,并分享了VR前沿关技术及大量应用案例。
联盟常务理事、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清华在致辞中谈到,重庆邮电大学于2009年开始招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2018年开始招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生,2019年申报人工智能专业。重庆邮电大学十分重视与企业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聘请科大讯飞30多位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学生培养。科大讯飞参与本科培养方案制定、AI-LAB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课程教学。同时,科大讯飞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李侃在致辞中认为,在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学中,“知识、能力、科学素养”三维一体的课程建设理念十分重要,我们要倡导“以先进理论引领教学,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以创新思维促进教学”的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分层多级指导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贯穿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凤权在致辞中谈到,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获批并开展安徽省首个“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的建设。在学科建设上,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创新制定了面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同时围绕“人工智能”专业,积极探索新工科专业的“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工智能领域及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2018年投资500万元建设云计算和高性能科学计算平台,支撑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整合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工科特色实验室、国际工程师学院等学科、平台、人才资源,构筑服务地方的新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苏中在致辞中谈到,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07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招生,近年来增设了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专业。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出口方面,除了广泛的社会需求之外,加强校企合作,分别与北京拓尔思公司等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本硕连读、双学位、短期交流等项目。
联盟理事、天津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系主任张重在致辞中谈到,感谢联盟对本人及所在团队工作的支持与信任。天津师范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专职教师31人,拥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本专业拥有天津市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无线移动通信与无线电能传输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十三五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此外,本专业2019年发起了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强大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教学平台,可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提供保证。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陈平在致辞中谈到,2017年中北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班,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能力需求和工程认证教育理念,制定了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同时,与百度技术研究院、依元素科技等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深入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2019年,中北大学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成功申请了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的高校。专业以智能信息系统与计算智能为核心,面向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领域,布局人工智能新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联盟专家委员、杭州睿数科技有限公司CEO吴仲毓谈到,随着近年大数据,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国家战略,相关的专业和人才建设逐步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而以实践型, 应用型,复合型为主要特色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室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海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是以“赋能教育,赋能人才”为核心价值的平台,通过崭新的实验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来全面赋能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
在下午“教材出版计划”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及企业的教材主编向大家分享了教材编写基础与特色、时间进度安排及内容质量把控等具体措施,为出版精品教材夯实基础。会议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策划部主任吉玲主持,联盟秘书长朱启明到会介绍前期教材征集情况。云南大学教授、院长唐年胜、同济大学教授张雷、清华大学教授王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胡春明、中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娄岩、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院长朱珍、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陈立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黄润才、海南医学院博士余本国、中南大学教授高建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岳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讲师高燕、杭州睿数科技CEO吴仲毓、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教授、副院长吕波、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道平、贵州商学院教授、院长韩军、华北理工大学副教授李涛、黑龙江大学讲师王昊、中云国创数据总监施俊等40多位嘉宾参与教材讨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策划部主任吉玲主持座谈会,她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参会主编及座谈会流程。
联盟秘书长朱启明在座谈时强调,抓教材就是抓教学,谋教学就是谋未来。新版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教材,从内容定位上来看,将突出“应用、实用、有用”特点,力争差异化,侧重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使用。目前征集教材总数40多本,今天讨论的教材17本,到会主编16位,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同时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出版精品教材献计献策。
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高教分社社长王世刚出席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位教材主编讲解教材编写基础、编写特色、编写进度及人员分工安排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高教分社副社长王保家谈到,首先感谢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工作中来,今天召开教材座谈会,就是想听听大家对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教材内容编写的认识和理解,为出版精品教材打下基础,希望大家从教学实际出发,各抒己见,直抒胸臆,为出版特色教材打下基础。
清华大学教授王晨结合自身经验和人才市场需求,对相关教材的内容和特色进行了点评,并对部分教材内容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教材内容质量把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胡春明认真听取了各位主编的教材介绍与内容特色,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点评。他认为,面向高校市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教材种类比较多,编写时应注意内容差异化,突出内容特色,教材编写既要突出重点,更要侧重学生现实需求,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黄润才针对新版教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一书的内容规划谈了四点看法:1、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处理流程出发,展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2、展示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3、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并编写实验指导书作为教材的附录一并出版,有助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4、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完备教学文档(大纲、实验指导书、课件)等。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涛针对新版教材《数据统计与分析》一书作了介绍,她认为,统计研究过程的起点是统计数据,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本教材以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重点研究如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进行预测,是决策分析的前期基础。因此,本教材尤其注重研究在经济管理领域如何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与经济管理领域内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同时融入信息管理的思想。本教材既注重统计方法的分析,又注重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同时注重理论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来更好地促进实际应用。
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唐年胜针对新版教材《数据统计与分析》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本书是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需求编写而成。本教材的写作团队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对统计专业课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已编写出版了一些高质量的统计教材,同时,云南大学开设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本科专业,在授课过程中,编写团队累计了大量的经验、心得和授课讲义。此书有两大特色:一是此书写法新颖,不拘泥于格式,配以大量插图,彩色的布局使整本书读起来层次分明,不枯燥;二是在写作风格上力求简明易懂、不冗余,书中穿插介绍了一些和知识点相关的名人轶事,书中例题体现出了经典或现代的应用。
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娄岩针对新版教材《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进行介绍,他认为,本教材遵循定义、特征、技术流程和典型案例分析的逻辑,抽丝剥茧,由易到难,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VR技术。本书注重启发式的学习策略,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全书在每一章均附有实际应用案例与关键词注释,方便读者查阅和自学,同时配备了习题和参考答案;另外,新版教材《Python应用指南》一书,以实例方式进行讲解,其中每个实例都通过验证、操作步骤完善并附有具体脚本代码。书中图文并茂、知识难易程度循序渐进。
同济大学教授、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张雷针对新版教材《时空数据技术定论》进行了介绍,他强调:(1)本人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金砖国家时空数据高可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项目负责人,本书的编写不仅是该项目成果的最新贡献,更是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指导,有助于业界和学者的借鉴。(2)本人开展了“空间信息技术”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多年教学工作,一直缺乏针对性强的著作,尤其是时空数据中有关大数据及其交叉创新应用的重大实践。本书将奉献本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并重点关注学科前沿和前瞻技术应用。(3)本教材撰写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同行朋友们的支持,共同编著。
中南大学数据系教授高建良针对新版教材《大数据编程实践》一书进行了介绍,他认为,这是业界第一本大数据编程实践教程,支持大数据专业实践教学。中南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批建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本人主讲了两门核心课程:大数据编程、大数据综合实践,拥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大数据专业理论基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院长朱珍针对新版教材《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一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本人一直主讲“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熟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且,希望所编写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不仅可作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教材对大学生进行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通识教育。
海南医学院博士余本国谈到新版教材《数据分析基础教程》时强调:本教材将以Python3.7为基础,减少理论,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加大案例教学分量,做到通俗易懂,案例丰富。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岳希针对新版教材《数据挖掘与分析》一书谈了自己看法,她强调,该教材编写组已开设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多年,其中研究生6年、本科生2年,积累了大量的授课案例;同时项目组成员已独立或参编了多本教材,积累了教材编写经验。该教材立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内容涵盖数据挖掘主要算法且在主要算法基础上加入分析和优化策略;采用案例驱动,每个基本算法均辅以具体案例;加入算法实现平台介绍及应用。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室主任高燕针对新版教材《多元统计分析与python开发》一书谈了三点看法:1、本教材将立足软件工程专业,通过完整的项目案例讲解多元统计分析如何在其中的开发与实现。2、本教材主编在统计和软件两个学院都工作过,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3、本教材主编的科研方向为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承担过来自医学、酒厂、教育、气象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项目,并开发相应分析软件。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吕波教授针对新版教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一书进行了讲解,他认为,本教材是面对商科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处理等专业本科生介绍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专门教材。在大数据应用、可视分析研究和应用的新形势下,该书分析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背景与趋势,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几乎包括了本科生能遇到的各种类型的大数据可视化,是一本较为实用、拿来就可上手练习的权威式教材。
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院长韩军针对新版教材《旅游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一书进行了介绍,他认为,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时代。目前各旅游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大数据中心,智慧化旅游景区逐步增长,消费者和经营者利用旅游线上平台基本普及,这些数据如何得到应用,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本教材将突出先进性,将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运用于教学;突出理论性,将实践发展成果加以总结,形成规范的应用理论;突出实用性,将大数据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实现企业经营的精准化,满足消费的个性化。
杭州睿数科技有限公司CEO吴仲毓针对新版教材《数据统计与分析》一书进行了介绍,他强调,该书旨在向读者交付有关数据分析的交互式学习教学体验。书中不仅阐述基本统计分析原理,还演示它们的实现和运行。与传统图书不同,本书的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下载并运行的 Jupyter 记事本,它将文字、公式、图像、代码和运行结果结合在了一起,并且由海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长期维护,保证本文的易用性与可读性。此外,读者还可以访问并参与书中内容的讨论。另一本新版教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一书的内容特色是以往对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教材或者书籍,主要包含在数据分析之中。但是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演化出丰富的可视化方法、以及可视化思想,这已成为数据科学领域的重要一环。
北京中云国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课程研发总监施俊针对新版教材《大数据分析概论》一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本教材将聚焦于让学生学习如何基于大数据用合适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商业数据分析。从掌握理论知识,迈向实际应用,基于数据分析做出关键商业决策。本书在数据分析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使用 Excel、SQL、数据爬虫、商业智能BI工具等主流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大量商业数据分析实战项目,系统学习商业数据分析理论体系及实际应用。本书力求通过简单的方式完成复杂的商业数据分析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道平针对新版教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一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数据专业的基础课主要有《大数据导论》、《大数据处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等,而《大数据导论》是所有基础课中的先行课程。据了解,现在市场上这类教材稀少,虽然有一些,但是大都属于培训教材,不够系统,不够规范,而且将几门课程的内容混合在一本书里,非常不适合专业教学使用。因此,很多高校和职业院校急需大数据专业教学的系统和规范的系列教材。本着“易读,好教”的教材写作目的,本教材除了在内容上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紧跟大数据技术的最新发展,而且在章节设计上做了一些创新尝试,包括本章知识结构框架、教学目标与要求、特别提示、本章小结和习题等。
同时,为了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鼓励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升级,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大会还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的高校进行推介,并对具有创新思想、创新成果、做出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向参会获奖人员颁发了2019人物创新奖、学术创新奖、教学创新奖、杰出校长奖、人工智能创新高校奖、大数据创新高校奖、高校实验室建设领军企业奖、颁发2019联盟理事证书及新商科理事证书。
以下是颁发荣誉证书现场:
颁发人物创新奖
颁发人物创新奖
颁发学术创新奖
颁发学术创新奖
颁发教学创新奖
颁发教学创新奖
颁发杰出校长奖
颁发人工智能创新高校奖
颁发大数据创新高校奖
颁发高校实验室建设领军企业奖
颁发高校实验室建设领军企业奖
颁发联盟理事证书
颁发联盟理事证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高教分社社长王世刚向朱启明秘书长、娄岩教授颁发顾问证书
嘉宾合影(部分)
最后,联盟秘书长朱启明总结发言认为,今天,来自全国100多家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院长、副院长、教授、副教授、讲师与来自全国近50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信息化高管和技术大咖们,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地亲密接触,赋能产学合作、推动协同育人。同时,由联盟牵头组织编写的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系列教材,对推动教材出版、填补教材空白、促进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联盟)是由中科院计算所、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 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会员高校达到300多所,遍布全国20几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区块链、物联网”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积极组织材料、牵头编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报告》(2016~2020)(简称:报告,150万字,75所重点高校)
《赋能实验室》汇编出炉!首批推介18家企业解决方案助力高校,33位专家麻辣点评。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