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关村管委会举办线上标准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关村标准《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技术规范》。该标准已于日前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旨在推动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规范化发展和产业化推广。
标准支撑抗疫
“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2月中旬,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中关村示范区国际标准化工作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围绕加强国际标准储备与制定、打造“中关村标准”国际化品牌、优化国际标准化发展环境三方面出台16项举措。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火车站、公交车站、地铁站、机场以及办公楼、居住区等人口密集的区域防控压力大,体温筛查成了疫情防控中的第一道防线。非接触式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部署方便、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作为防疫需求下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前,红外智能测温产品“百花齐放”。企业研发的技术要求、产品应用元器件等均有所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衡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在防疫场景下的产业化推广。同时,也让该技术及应用呈分散状态,导致产品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因此,制定统一适用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凸显四个特点
4月10日,中关村标准《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技术规范》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
该标准是在已研发的红外成像非接触式体温筛查设备、系统以及相关非接触式体温筛查产品基础上,结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 AI 技术,在当前疫情的防控关键时期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关村标准。
01 标准具有先进性
此次发布的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一定的国际领先性。对于系统的部分功能、性能与现有国标或行标存在对照关系的,本标准的关键指标高于现有标准,如测量误差、测温速度等优于相关国家标准。
02 标准具有前瞻指导性
本标准充分考虑国内各类应用场景的真实需求,在系统功能上进行了创新扩展,增加了如人脸识别、身份识别、口罩检测、手持高温异物检测等特色功能要求,对未来系统的规范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给出了指引。
03 制定流程高效创新
在疫情特殊时期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视频会议立项、专家审议等环节,从标准提案评估、立项到标准发布,用时仅29天,在保证标准质量和程序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标准的创制周期。
04 以应用为导向
标准制定以防疫抗疫测温需求为驱动,以格灵深瞳等中关村企业新研发的红外AI测温产品为基础,标准从市场需求中来、到企业产品中去,制定出来即能得到充分应用,标准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本标准的发布有力推动了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的规范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目前,格灵深瞳自主研发的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已经在400多家中大型超市、500余栋写字楼/酒店、部分学校、园区、社区、医院、公园等落地应用,每天保障数百万人的出行安全。同时,在北京市政府的统筹下,格灵深瞳积极向湖北地区捐赠测温设备。此外,作为北京市科技防疫成果的重要体现,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被北京市政府选为捐赠友城的防疫物资,为日本、韩国、伊朗等国家人民抗疫战斗输出了来自中国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