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数据保护及数据管理领域的领导者Veritas Technologies发布最新《云中的真相》报告。该研究显示,仅过去一年间,从本地环境迁移至公有云的数据量就呈现出4倍增长。此外,同一时间跨度内,迁移至云的 NetBackup 工作负载量也急剧攀升,各大企业正加速云转型。
云是企业数字化、现代化的助推器,随着企业对云依赖程度的日益增加,企业必须采取功能完备且灵活敏捷的数据管理策略,以防范在加速云转型时的相关风险。如今,勒索软件日益猖獗,数据保护条例也不断更新,不少企业更是对停机时间“零容忍”,数据管理策略在此背景下,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企业加快“上云”步伐
在Veritas最新《云中的真相》调研报告中,Veritas对云数据的管理难题进行了调研,并揭示了整个行业的云转型趋势。调研涵盖了 1654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云架构师和管理人员,其中47% 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公司当前的基础架构在公有云和数据中心方面达到了平衡。但与此同时,超过 7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应用程序放至公有云架构中运行,这一数字在中国更为凸显,80% 的中国受访者表达了这样的意愿。
受访者正快速地部署,以期在非生产系统、开发/测试环境和关键任务生产系统中均实现这一目标。而IT 系统分散性的日益突出,也成为许多企业增加在系统保护和安全方面技术投资的主要原因。
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企业需要更好的备份解决方案
在调研中,近七成企业表示已有相关预算,准备在未来一年内购买新的云数据保护解决方案。此外,大多数受访企业也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幅增加用于备份和恢复方面的预算。在兼顾本地和云工作负载的受访者中,有近半表示希望使用单一的备份解决方案,中国受访者的意愿在这一方面更为突出,数字比例达56%。
中国企业对备份解决方案的偏好情况
Veritas 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杨晨表示: “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倾向使用云平台进行新工作负载部署,并在混合云环境中进行更好的灾难恢复、跨云数据保护。Veritas的多云数据服务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全面掌控自己的数据,确保数据时时安全可用,业务不间断运行,并在本地及多云环境下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
基于云的数据可用性和保护策略
中国企业对第三方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六大需求
目前,各大企业越来越愿意选择云作为各类部署的载体,以下案例中总结了如今Veritas 客户最常使用的三种云策略:
将云作为存储目标——许多企业启用云技术的第一步往往是在本地运行应用程序的同时,使用云进行存储。为确保其数据安全存储并得到保护,金融服务公司 Profuturo Group 部署了 Veritas NetBackup 备份一体机以便快速恢复,同时部署 CloudCatalyst 以对数据迁移至 AWS的流程进行优化,实现长期保留。这一策略有效加快数据备份和恢复速度,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Profuturo Group 生产与变革经理 Mario Alberto Correa Fuentes 表示:“借助 NetBackup 和 CloudCatalyst 将数据存储迁移至云后,我们有效改进了公司在数据保护方面的流程,也更好的满足了客户及监管机构在数据存储、可用性方面的合规要求。”
保护云端应用程序工作负载——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工作负载迁移至云,在云数据保护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许多企业选择在云中部署数据保护,以应对相关挑战。全球环境服务公司 Veolia 就决定将所有应用和数据从本地数据中心迁移至 AWS,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Veolia 存储与备份工程师 Aurélien Durand 表示:“在AWS中部署NetBackup可让我们将所有数据集中存储于某一位置并进行实时访问。此外,在本地环境中进行数据还原往往需花费数天时间,但在 AWS 中,这一工作可能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即可完成。”
将云作为灾难恢复的按需数据中心——当部分企业选择将整个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迁移至云时,仍有不少企业希望将云作为可按需取用的资源,在自然或人为灾难发生时确保数据快速恢复。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 (CIMC) 就将关键业务应用程序迁移至云,并选用 Veritas 的解决方案,以在本地应用程序和AWS云存储之间实现数据复制,这一策略的实施既满足了中集集团在灾难恢复方面的需求,亦大幅提升了数据保护效率。
中集集团首席信息官潘进杰表示:“Veritas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和深厚的行业经验,以及专业的本地团队,是我们企业战略转型路上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 Veritas 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的帮助下,我们的业务需求得以满足,并为未来的创新变革做好准备。”
欲了解云数据保护策略的更多相关信息,可访问https://www.veritas.com/zh/cn/solution/cloud。
调查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 6 月和 7 月开展,对1,645 名云架构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受访人员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阿联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中国、日本以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