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尘顾问联合执中,携手全球金融信息及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商路孚特(Refinitiv)发布《2020年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白皮书》,第一次运用可视化数据方式,立体展现了中国S市场的结构、容量、参与方和交易特点,为私募股权投资生态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依据。
一直以来,非上市股权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严重制约着中国S市场的发展,白皮书的撰写便是旨在打破这一困境。据了解,该撰写团队深入市场一线,既深度调研了深创投、元禾辰坤、TR 资本等20余家PE二级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也筛选了当前一级私募市场上活跃的1,495家GP及其所管理的6,720只基金,筛选出1,261笔有效交易,最终以真实的声音、详实的数据完成了对中国S市场的全貌“速写”。
增长潜力巨大,机构化趋势明显
白皮书指出:中国S市场尚在萌芽阶段,增长潜力巨大。据统计推算,过去10年中国S市场的年平均交易规模至少有46亿人民币,总规模在488亿以上。特别是在资管新规推出以来,进一步触发流动性诉求,2018-19年的交易数量剧增,且金额超过2亿规模的交易量明显增加。根据买方机构的问卷调查反馈,82%的机构在未来对发起S交易的意愿较高,会主动寻求S交易机会。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S交易规模还将继续保持高位。
从交易资产的性质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成交交易标的为中期资产,由此可见,看重可预期DPI的卖家无疑是当前的市场主流,调查问卷的结果也印证了机构买方最偏好中期资产(占S交易标的的42%);交易标的以成长基金为主,被投企业的退出预期比早期基金和创业基金更有预见性,成长基金交易金额占总比为81.2%,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策略分布相符;2007-2017年成立的成长基金募资金额占总比为56.0%;S交易聚集在头部基金,规模大于30亿的基金份额贡献超过50%的S市场交易规模。
从市场参与方的角度分析,目前非机构合格投资者LP还是最活跃的参与方,约70%的交易都由决策流程较为简单的民营资本(个人、企业投资者等)完成,且与其他类型LP进行的交易中67%为卖出。但随着监管要求的落地和机构投资专业化的提升,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低、流动性需求高的劣势将逐渐显现,被金融机构、市场化母基金以及带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取而代之将是大势所趋。调查显示,未来,后者的占比预计会从现在的44%提升至59%。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未来可期
如今国内S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买方市场”特点,手握弹药的机构投资者无疑具有极高的话语权和议价权,其中以金融机构最为市场所看好;值得一提的是,受新规去杠杆、去刚兑、反嵌套的整改压力影响,金融机构目前退出压力巨大;在外部环境及自身转型双重压力下,保险行业步入实质性分化期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参与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可以大幅提高配置效率;政府引导基金将逐步与市场机制接轨,更好发挥引导和协调行业发展作用。
从顶层设计来看,注册制及减持新规的出台,相关政策逐渐完善,提升S市场的制度建设,实际操作更加畅通,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于S基金的流动性预期。
从交易模式来看,专业度的提升,复杂交易结构的设计,要约收购、基金重组、团队分拆等创新方式,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最大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最终收益。
伴随交易模式的创新,私募股权二级市场金融机构参与度越来越高。资产管理公司、保险、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等机构也已经进场分食。
从市场参与方来看,除了交易买卖双方,多元化的第三方服务已现萌芽,如以金融信息和科技构建的投资交易服务平台执中交易通,通过对垂直场景的深度理解赋能交易,实现整个行业的“降本增效”,助推行业长期繁荣。
从政策制度的搭建、交易模式与交易参与方的多元到基础设施的完善,诸多趋势都在预示:一个时代性投资机遇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