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app下载安卓 讯】不论是受到疫情形势影响,抑或是5G网络、新基建的加速普及形势助力,线上已成为产业“上线”转型的必然,否则就会被迫“下线”淘汰。转型中阵痛伴随着迷茫困惑是每个企业的共同感受,最终大浪淘沙下的幸存者一定是构建科学“耗散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近日,我们从2020中国IT教育论坛现场了解到这样一家企业大学:构建“集群式”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才与产业全对接,一系列创举让这家企业大学在培训行业行情不佳背景下逆势增长多倍,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有何缘起?今日我们走进新华三大学总部与新华三大学副校长刘小兵、张涛面对面交流,总结回顾中畅想未来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之道。
收入连番三倍 人天数指标同比增长超过50%
从1955年世界第一所企业大学——通用电气公司克劳顿学院的诞生,到今天企业大学的遍地开花,企业大学的定位及功能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盯住人才培养的固有使命,持续为企业打造合理科学的“耗散结构”,“减熵”成功的企业才可持续发展。
从新华三大学内部开始,从今年春节后就开始思考如何线上转型,如何力挽培训教育行业颓势、继续生存,于是管理层迅速达成共识,认为线上提供培训课程和线上多点互动模式是培训教育行业的未来必然。随后就开始了平台选择、采购、测试、运维服务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单是选择直播平台就“尝遍”了市场现有十余家直播平台,团队连续加班一周,日夜兼程最终选定了直播平台。随后则是开发适合线上培训所用的课程模板、课程体系、报名登录流程线上化等紧锣密鼓的工作,针对互动需求强的实操课程和普通授课的培训课程两种模式,新华三大学还特别加强了学员和讲师的互动性和学员实操的体验感。
困难的任务提前做,只有这样才能抢占最佳窗口期,也正是这样,新华三大学从3月底开始开班数量、人天数、用户数逐渐回暖、甚至爆发式激增。据张涛副校长介绍,截至11月底,开班数量同比增长10%左右,人天数核心指标同比增长55%左右,在线上培训的广阔平台帮助下收入也实现了翻三倍的逆势增长。特别亮眼的是,11月的交付班级数量创造历史性新高达到78个,而这一数据极有可能在12月再次被刷新高度。
张涛、刘小兵两位副校长也均表示,取得这一成绩的首要根基是我国提出新基建、加速5G商用普及和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历史机遇的推动,随后则是、紫光集团、新华三集团把握时代机遇做出数字化赋能百行百业的重要战略规划的助推,如果没有以上宏观形势背景的利好和黄金机遇,那么新华三大学的增长也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
促学、促校、促就业:新华三大学和新华三杯联动产教融合
就像开头说的那样,企业大学的固有使命断然不能抛弃,后期则需要加强的是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减熵模式,也就是新华三大学执行校长李涛今年提出的四大目标——助力企业开放共享、助力企业践行能量和信息交换、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企业实现非线性的可持续人才培养体系,四大目标立体化协同构成企业的“耗散结构”,持续熵减发展。
企业如希望实现以上发展目标,则必须要有大量、优质、稳定的人才支撑,从企业内部革新开始延伸到所在行业整体的商业模式变革,这也就正是企业大学和产业端人才培养机构所需承担的使命。单凭简单的社会培训机构“速成”培养人才是很难达到要求的,正是看到百行百业今年爆发的类似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新华三大学毫不犹豫选择线上转型。
转型的同时,不仅仅是把流程和商业模式适配线上方式,更重要的是刘小兵副校长多次提及的“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打破传统的“派遣专职老师入驻”和“短期培训后交付”的合作模式,新华三大学践行高校、企业共建集群式生产性实训基地方式,构建多元育训环境,实现校企集群、技术集群、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融会贯通。通过共建“集群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为校企资源核心交换的源动力。校企混编科研团队,共同承接科研课题,不断优化协作模型,为产教融合事业提供了优秀范本。教师可以凭借课题研究成果获得职称评定机会,学生可在实际产业场景中锻炼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满足产业端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而对新华三大学来说更是为百行百业输送了高质量、高素质的稳定人才供应。今年更是与多个高校深度合作,捐赠设备、派驻专业师资、扩展高校课程以综合提升高校教学能力,因此获得包括浙江省在内等多地产教融合合作示范企业的称号。
此外,还获得了教育部的认证资质,推出的数字工匠项目也获得教育部公示,新华三大学智能技术学院院长刘朝晖也成为教育部制定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机构课程及标准制定的智库团队成员,这也是通过承接多地政府的研究课题践行新华三大学社会服务使命的成果。据了解,已经承接了工业大数据在内的多个行业课题,从而形成了延伸至人工智能、智能网络、无线网络等四大课程范围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与新华三大学同样备受瞩目的还有今年已走过10个春秋的新华三杯大赛,今年更是吸引了2.4万在校大学生报名,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以赛促学的践行。零门槛、不收费的参赛宗旨让广大大学生可以施展拳脚,成绩优异学生则更是成为就业市场抢手人才,从而奠定了新华三杯权威影响力的口碑。
数字化人才需求持续激增,新华三大学也一直在路上钻研赋能百行百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因此“芯云产业学院”应运而生。刘小兵副校长介绍道:“‘芯云产业学院’作为新华三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各项目,开展芯片、云网等专业建设,面向芯云产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多个层级的师资培养,最终形成人才联盟举办人才双选会、就业直通车,提升就业质量。”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尖端企业的技术研发优势树立了专业建设的基础,加之一位行业从业专家、一位技术专家和一位教育专家的“1+1+1”模式的助力,芯云产业学院的课程可迅速从高校、研发走向产业端实际应用,培养大数据、芯片、云网等专业实操能力。
展望未来的企业大学趋势和方向,刘小兵谈道,今后一定会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行业赛事的承办,紧密加强校企合作、践行产教融合,挖掘高校教育资源、推动产业研发变革,最终为百行百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力数字经济全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