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乳茶事件成为食品行业近期最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媒体舆论的持续发酵,事件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也逐渐从舆论杂声中回归事件本质:不看营销看成分。
事件爆发之初,就有部分媒体报道元气森林涉嫌欺诈,但近期多位律师表示:元气森林并不涉及欺诈。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给出了详细解释:“本事件中,元气森林乳茶宣称‘0蔗糖’,虽与‘0糖’表述接近,易引发缺乏专业知识的消费者误解,但二者并不等同。如元气森林乳茶产品确实不含有蔗糖,配料表中标明含有其他糖类成分,宣传内容与产品成分相符,并无隐瞒之故意,宣传内容虽不够全面,但不能认定其构成欺诈。根据目前报道的情况,元气森林应不构成欺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谭袁也对元气森林的做法表示了认可,认为元气森林主动纠错的行为,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自己负责。
法律人士的言论,则让外界对元气森林乳茶事件开始了冷静思考。
有媒体就“0蔗糖”问题进行了实地探访,据实际情况报道“随便走进一家超市,在乳制品的冷藏区,可以发现很多酸奶等乳制品也来蹭‘无糖’概念的热度,纷纷给自己贴上了‘零蔗糖’的标签。”可见,除元气森林外,众多品牌都在“闷声发大财”。
科普博主则来得更为直接——将事实摆到消费者眼前。
某知名科普博主直接将相关产品进行对比评测,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大跌眼镜。因“0蔗糖”宣传被网友骂惨的元气森林乳茶在一众“0蔗糖”产品中表现竟然最好,含糖量最低,热量最少。这也不禁让人惶恐:到底谁才是那个最让人胖的“0蔗糖”?
回看元气森林乳茶事件,元气森林乳茶从“0蔗糖”改为“低糖”,反倒成了食品行业先行者。只是其想用一种“美化”的方式与用户交代“0蔗糖”的问题,只是在用户认知普遍缺失背景下,未能博得期望的“好感”。但至少有一点,如今的结果无论是对于行业与消费者都是一种积极积极的推动。
经历此事件后,消费者,关于“糖”的认知与相关知识会得到较大提升,将不再轻易被品牌宣传所左右,“实实在在看成分”或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