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新型显示:创新技术层出不穷

2023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依托庞大的产能优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整体产值有望超过5300亿元。展望2024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总体向好,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应用场景推陈出新。
发布时间:2024-01-25 09:51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

2023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依托庞大的产能优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整体产值有望超过5300亿元。展望2024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总体向好,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应用场景推陈出新。

显示技术持续更新迭代

展望2024年,受市场需求、价格周期等因素影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类型更新迭代,数字经济加速丰富显示内容,应用场景推陈出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需求面临较大压力,产业增长进入平台期。2024年,面板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未得到实际扭转,产品价格企稳主要来自于面板龙头企业对自身产能利用率的控制,产业复苏程度不及预期,产业上行周期的持续时间也较为短暂。我国面板企业在韩国、日本退出TFT-LCD后,依托产能规模和创新能力,在新型显示产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对市场周期和价格波动的应对能力也随之提升,通过科学的产品规划、调整库存、限产保价等手段,产业话语权有望进一步得到稳固。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世代OLED成为建设重点。随着OLED在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中大尺寸市场的渗透趋势不断加快,现有的6代OLED产线已无法满足下一步市场需求,8.5代及以上OLED产线成为显示龙头企业竞相投资的重点。2024年,随着大尺寸OLED供应量的增加、面板成本的下降和制造技术的优化,OLED在IT产品的出货量预计快速成长,其中显示器面板有望增长100%,苹果也极有可能在iPad上应用OLED屏幕。我国龙头企业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等企业均在大尺寸OLED上进行了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分别采取了蒸镀、印刷和无掩膜光刻等技术,由于IT产品对显示图形化的精度要求更高,提升显示分辨率将成为这些新建产线的主要需求。

显示技术持续更新迭代,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随着显示领域的逐步拓展,消费者对不同显示领域提出了更多差异化的需求,显示产业技术仍在高速发展,各种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显示器件性能不断优化,显示技术在提升终端产品附加值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明显。展望2024年,受元宇宙等新概念的影响,VR/AR等可穿戴设备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眼显示也将得到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近年来,我国企业在近眼显示、透明显示、柔性显示等新技术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多款新产品全球首发,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推手。

数字经济加速丰富显示内容,应用场景推陈出新。近年来,显示应用场景从传统的“四大应用”向“多点开花”转变。新型显示正在家居、车载、文教、医疗等多个赛道助推智能场景的实现。应用场景也将从户内转向户外,从个人转向群体,从单向输出信息转向智能交互服务。新型显示与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在车载、家居、医疗、工控等领域成果显著,形成了行业增长新动能。展望2024年,随着显示产品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车载显示将成为行业重要的增长点,未来五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成为新型显示市场规模止跌企稳的重要生力军。车载显示的屏幕正在朝向技术多元化、外观多样化和系统集成化方向发展,更高分辨率、更大尺寸和更多数量的显示屏被应用在智能汽车中,我国显示企业依托庞大的TFT-LCD产能、不断进步的OLED产品和日渐紧密的上下游关系,有望在车载显示的下一步发展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三个层面影响显示产业发展

2024年,显示产业面临面板价格长期承压、技术引领能力亟待提升、配套能力依然薄弱等问题,对显示产业发展将带来影响。

市场层面,面板价格将长期承压。2023年面板价格虽然有所好转,但产业供需大势并未改变,我国面板企业目前拥有全球70%的液晶面板产能,价格低迷导致我国骨干显示企业受到影响。电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传统显示产品市场趋近饱和,显示屏尺寸的增长速度正在不断放缓,市场难以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车载显示、商业显示等新兴市场竞争赛道略显拥挤,虚拟现实仍不成熟,市场孵化仍需时日。

创新层面,技术引领能力亟待提升。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迭代迅速,当前TFT-LCD和AMOLED两种技术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仍在不断通过渐进式创新提升性能、改进形态、扩展应用,Micro LED、激光显示、微显示等其他技术路线进展迅速,下游整机的激烈市场竞争也给面板技术带来更多的创新挑战。一方面,中国大陆地区显示产业虽然已实现TFT-LCD全球领先的好成绩,但创新资源集聚不足,技术引领能力亟待提升。另一方面,中国大陆AMOLED的产能超过50%,但出货份额只有40%,出货面积与营收全球占比的差距说明我国显示面板单价低于市场均价,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与先进国家仍有差距。

生态层面,配套支撑能力依然薄弱。我国显示器件工艺水平总体达到全球先进,但在关键材料、设备和元器件等环节存在较多短板,关键核心材料与高端设备对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在TFT-LCD用关键材料中,玻璃基板和彩色光刻胶对外依赖仍然严重,二阶上游材料如PVA基膜、TAC基膜、石英基板、防尘膜、树脂、感光剂、彩色颜料等同样依赖进口。在AMOLED用关键材料中,有机蒸镀材料本土化率低于10%,其中红、绿磷光掺杂材料、圆偏光片、金属掩膜版、驱动IC等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在核心设备方面,曝光机、刻蚀设备、蒸镀机、激光退火设备、激光剥离设备等设备及其上游关键零部件均被国际巨头垄断。即便在本土化率已相对较高的领域,高端产品如快速液晶、合金靶材、阵列段AOI检测设备等仍无法实现完全自给,关键材料和设备受制于人的状况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保障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系统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组提出五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统筹协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新型显示高质量发展作为显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强化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做好重大项目部署和重点方向攻关,筑牢发展基础,持续推进产业区域集中和投资主体集聚,推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持续推进产业区域集中和投资主体集聚,全面掌握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新动向,及时解决重大问题。

注重技术创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系统布局新型显示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高水平的新型显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引导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建立从前瞻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多层次递进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人才梯队,提升产业综合创新实力,集中力量加快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聚焦产业技术升级面临的共通难点,推进显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引导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对接,实现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引导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对接,完善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关键材料和核心设备研发和产业化,推进面板企业和配套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率。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显示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优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增强系统保护能力。利用规模优势,推动供应链、产业链知识产权协同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将知识产权发展思路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发挥智库、协会、联盟等第三方组织在争取行业权利、制定行业规则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提供专利分析、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

深化国际合作,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国际合作,促进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国内外企业、行业组织在新型显示领域深入开展标准研制、技术验证、应用探索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大力鼓励“引进来,走出去”,鼓励国内企业加快全球布局,支持国际企业参与中国市场、分享产业红利。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