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情况
编者按:5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高东升、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负责人杨咸武介绍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本报特编发问答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以企业为核心配置创新资源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
记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工信部在这方面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王志军: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进一步以企业为核心来配置创新资源,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探索新型创新模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具体来讲,着力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示范企业为载体,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从2011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每年组织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认定示范企业558家。实践证明,通过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二是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了103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为部属高校、直属单位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部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探索有利于激发企业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新型创新模式。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组织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通过揭榜挂帅发现“良马”,通过攻关和测评优选“千里马”,选拔“领头羊”“先锋队”企业;支持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企业创新应用的“试验场”。在车联网方面,研究制定《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支持江苏省政府在无锡建设产业先导区,推动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为企业提供跨行业融合创新的良好环境。
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鼓励企业创新财税政策等落实力度,加强产融对接合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推动企业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记者: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科技部下一步会有哪些方面的考虑?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杨咸武: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长期以来,科技部高度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自身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在政策引导、平台建设、项目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2013年1月,科技部牵头起草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这个《意见》在2013年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已经印发。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参加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主要任务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跨部门的沟通协调和政策协同。2017年4月,科技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规划》,明确了各部门协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
总体上看,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升,效果也越来越显著。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得到了完善。2017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了1.76万亿元。其中,大约将近80%都是企业投入。特别是,在我国13.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2017年他们的研发投入达到了9000亿元,这个数字占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68%,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当中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是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又是企业当中的主要研发投入者。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强度普遍达到了3%,明显高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7年的平均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科技部将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和面临的新问题,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企业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现有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包括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力度,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增加研发投入,通过研发投入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落实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调动科技人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深入落实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工作和财政金融工作相关工作的衔接,多方位加强科技投入。
第二,进一步壮大“一高一小”企业规模。“一高”指的是高新技术企业,是我们国家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可以享受我国财税方面有关的优惠政策。同时,我们通过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来培育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使我国经济更有活力。
第三,进一步发挥国家高新区引领和示范作用。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主要阵地。2017年,我们统计,156家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总收入达到了33.2万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的11.5%。面积不大,但是经济产出多,特别是在工业产出、制造业方面是我们国家一个主要的阵地。其中,高新区集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我国总量的38%多,聚集度很高。下一步,我们正在研究起草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区,成为我们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第四,加大财政和金融引导支持。加强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的顶层设计,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支持,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支持。进一步强化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加强科技金融工作,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动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创业板等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驱动道路。
采取四方面措施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那么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王志军:中小企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工作。今年,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明确要求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具体将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是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通过梯度培育和引导扶持,在各地认证的近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再培育一批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促进这些“小巨人”企业逐步壮大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承担技术攻关任务,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鼓励大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云服务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小企业上云,发展适合中小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引导基础电信运营商、信息化服务商和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信息化服务资源整合,推动中小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三是推动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推广一批基于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和区域生态的融通模式,培育一批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和安全功能体系,形成在更深程度、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产学研协同,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四是强化中小企业创新公共服务。继续举办“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打造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培育优秀项目和团队,促进产融对接、项目孵化和落地服务。我们还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培育认定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和载体、场所支撑。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措施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能力
记者:目前,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经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在研发方面,除了经费的投入,还应该在哪些方面采取举措来提高我们的研发能力呢?
杨咸武:近年来,由于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所以这几年我国的科研投入增长比较快。2018年的最新数据能占到整个GDP的2.18%,大概将近2万亿元的研发投入。应该说,这几年这些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得我国的创新能力、创新成效都逐步显现出来。
第一,我国科技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提升,处在世界前列。数量在提升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论文的引用数、引用量都在大幅度提高。第二,在知识产权专利方面,申请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处在世界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跟我们自己比,跟别人比,我们的成绩非常大,也值得骄傲,但是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实事求是地讲,在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基础工艺等基础性的关键核心领域,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家也在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比如通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种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一个新的、更大的提升。
坚持以市场为主体
为企业引导方向和创造环境
记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推动制造业加快向智能、绿色、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对此,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志军: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资源环境要素约束逐渐增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企业以智能、绿色、服务为主要目标实施技术改造,是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以市场为主体,更多地为企业引导方向、优化服务、创造环境。具体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标准引领。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方面,通过制定并推广标准,加强引导促进应用。面向钢铁、有色等重点行业,加快绿色制造标准制定和修订,降低全行业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在石化、民爆等行业,强化安全生产标准的实施监督,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在食品药品及其他消费品领域,对标国际标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增加高端产品有效供给。
二是加快培育专业服务供应商。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引导供应商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发展为向行业推广先进技术标准,扩散成功经验的重要载体。
三是健全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诊断咨询、测试认证、项目监理、人才培训、融资服务等优质专业化服务。围绕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场景,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示范平台,鼓励大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装备改进、技术应用、管理提升等方案和工具包支持。通过试点示范开展重点领域和园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改造。
四是营造政策环境。鼓励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加强产业和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鼓励第三方机构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及时修订发布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鼓励地方政策创新和探索实践,推广浙江“亩均论英雄”倒逼企业改造、零土地技改项目承诺备案制,广东、江苏等地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等成功经验,让好的政策惠及更多企业。
扭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牛鼻子”
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
记者:政府层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王志军: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扭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关键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我们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等为突破口,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及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支撑体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前瞻部署,推动不同领域创新要素有效对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技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力度,健全技术创新基金运行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增加基础领域投入。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面向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建设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
加强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记者:科技部在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下一步有哪些部署?
杨咸武:科技部是国务院推动中小企业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相关方面工作。科技部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因此,我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就是在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科技部的工作特色主要是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包括最近正在开展的“双创”活动,来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支持我们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从政策上,最近正在起草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个意见正在制定过程中,即将出台。同时,我们也联合工商联出台了推动民营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来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是继续扩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服务,加强相关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去年年底,已经修订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科技型创新创业生态。
三是积极推动落实相关的减税降费政策。比如,在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一共有8.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政策,过去加计扣除的比例是150%,现在达到175%。光这一项政策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额就达到1500亿元,实际减税达到375亿元。
四是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比如,我们支持一些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建立一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步,还要继续支持企业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引导我们的民营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本报记者 吴丽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