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落实发展布局 推动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抓实企业创新、工业强基和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培育,打好产业“两化”攻坚战。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培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手做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减法”,一手做循环利用、绿色制造“加法”,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颜值”。
发布时间:2019-12-24 13:26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中国电子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19年重点工作

2019年,湖北经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落细“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围绕“改旧、育新、搞活、增绿”做文章、加力度,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增速居全国第7位。

(一)锲而不舍“改旧”,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工业转方式、优结构。抓技改转型。紧扣稳住基本盘和“老树发新芽”,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近三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16万个、完成投资1.2万亿元。抓“关改搬转”,坚持治污与升级两手抓,扎实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攻坚战,促进搬高搬强搬绿。建立省市协同推进机制,目前已完成196家。抓“三化改造”,突出汽车、食品、石化、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近年来,全省1100余家企业实施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超过1000家,建成一批虹信等5G智慧工厂、美的等无人车间、劲酒等智能产线。今年在我省第一大产业汽车产销下滑的情况下,1—11月全省制造业规上增加值仍增长8%,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建材、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均保持同比加快态势。

(二)持之以恒“育新”,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指示,着力推动工业提能级、换动能。重构新版图。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发布全省产业地图,全景式、可视化呈现湖北总体产业格局、十大重点产业布局、百家产业集群分布,推动市县协调发展、错位发展。打造新集群,围绕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实施补链、强链、延链行动。全方位服务总投资超过3500亿元的长江存储及华星光电、天马、京东方“一芯片三面板”等重大项目,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建设新网络,加快布局5G产业、工业互联网并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建成5G基站1.27万个,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进入全国第一方阵。1—10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光电子器件、显示器等产品增产30%以上。“芯屏端网”产业链企业近400家,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湖北数字经济规模、大数据发展指数跃居全国第八。

(三)放开手脚“搞活”,营商环境实现新提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中央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优环境、增活力。围绕惠企政策落实,广宣传、细督查、严评估,督促“民营经济27条”、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以政策刚性提升企业获得感。围绕融资难题破解,省市县三级经信部门联动,建立重点技改项目清单、帮扶困难企业库,促进银企精准对接。围绕营商环境改善,协调推进“3550+100”放管服改革,做实非公企业投诉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账款清欠行动。围绕市场主体培育,出台支持隐形冠军企业专项政策,对“小进规”及“净增规”实施省市县三级奖补,出台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活力。截至10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同比增长9.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16家,新增民营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242家。

(四)久久为功“增绿”,湖北制造展现新颜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推动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着力优生态、提颜值。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牵头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行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对钢铁、化工等649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倒逼企业节能降耗。推广清洁生产,大力控制和削减“三废”排放。积极构建循环体系。制定工业固废利用评价管理办法,推进粉煤灰、冶炼渣、磷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一主两副”列入全国固废综合利用基地,8个园区列入全国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行绿色制造示范。湖北省企业列入全国绿色工厂26家、绿色产品8个、绿色供应链4条。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企业11家。

2020年工作目标

2020年既是完成脱贫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之年,工业经济工作特殊而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作贡献。主要举措是:

(一)以“稳”为先,抓项目稳投资。坚持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以稳工业增长促“六稳”工作。一是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积极对接中央逆周期调节等政策和“十四五”规划,立足“四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谋划推进“芯屏端网”、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及应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项目,以及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二是抓实新一轮技改升级。制定汽车、食品、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加强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三库”建设,引导企业大力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三是抓好工业运行分析调度。坚持按月“监测、分析、调度、通报”,加强对重点地区(行业、企业)的精准调度,优化对重点企业和重大增长点的帮扶服务,努力实现“开门红”以及汽车、烟草等支柱产业和武汉等重点地区稳增长。

(二)以“转”为要,强基础补短板。围绕“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抓实企业创新、工业强基和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培育,打好产业“两化”攻坚战。一是引导支持企业创新。大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为牵引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重点支持2个国家级和集成电路、北斗等10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对接在鄂高校院所,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抓实工业强基和补链强链。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培育。对接“三区协同”等区域发展战略,结合“一主两副”等中心城市群建设,完善政策机制,优化产业布局,开展以商招商,打造一批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隐形冠军企业。

(三)以“服”为本,优环境增活力。一是抓体制机制。二是抓降本减负。加强企业负担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企业减负、清欠以及民营经济“27条”、县域经济“20条”等政策督促落实力度。三是抓强县培育。加快21个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市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四)以“融”为径,建网络促融合。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化”“两业”融合。一是加快5G建设应用。实施5G“万站工程”,实现全省地市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二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是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广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

(五)以“绿”为底,抓加减提颜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手做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减法”,一手做循环利用、绿色制造“加法”,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颜值”。一是坚持治污与升级两手抓,全面完成沿江497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二是严把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关口,严控新增产能。三是制定我省绿色制造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固废综合利用。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