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准到建网,从网络到应用,从设备到终端,为协同5G发展,全产业链也在不断加速成熟,随着中国5G商用牌照的落地,2019年5G规模建设正式拉开帷幕,2020年有望进入规模建设周期,对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全面拉动。
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现影响了我国5G建设进程,受疫情影响,全国通过采取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推迟返工时间等措施,力求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因此,我国5G网络建设、用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延缓,但值得注意的是,5G在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究竟疫情会对今年的5G建设带来什么影响?业界该如何应对?
5G网络建设短期“吃紧”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同年年底,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2019年全国已开通5G基站12.6万个,并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5G网络覆盖。
毋庸置疑,疫情的发生将让我国5G网络规划建设有所延迟。年初各地两会上,地方政府纷纷释放将加快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的信号;但受疫情的影响,5G网络规划建设进度出现不同程度延迟,甘肃、江西、安徽等省份均发布了5G项目延期招标公告,并且,产业链受到的冲击也成为制约网络建设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5G产业链十分庞大,由网络规划、无线主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以及运营商组成。其中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网络规划、无线主设备以及传输设备,这是5G规模组网建设的基础,也是最先投资建设的部分。
据了解,此次核心疫区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并且关键元器件供应商大多围绕在长三角地区,上下游产业链较为集中,受疫情影响,给供应链和物流成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来自基站系统,包括天线、射频、小微基站等产品供应商,它们绝大部份是生产型企业,同样面临无法正常运作的窘境。
以俊知集团为例,作为中国主要的移动通信传输解决方案提供商,俊知集团产品主要涵盖移动通信主设备到天线的连接方案和相关产品供应,其中三大运营商占其收入的90%。
记者通过采访俊知集团行政总裁钱熙文了解到,原材料的供需不平衡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点。“部分微小企业供应商恐受疫情冲击更大,能否正常复工、保障我们的原材料需求,现在还无法准确评估。”钱熙文说。
在最重要的基站搭建部署上,运营商也遇到了重重阻力。疫情的出现,让我国多个城市陆续宣布“封城”,对于我国5G建设中的设备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安装调试、业务测试等环节都造成延期。
以北京为例,北京是三大运营商5G部署的重点城市,但是当前受疫情冲击,北京5G基站暂无法施工。北京移动解释称,出于疫情安全考虑,大部分站点业主不允许进入施工。因此公司将在5G基站施工力量方面和设备厂家供货方面进行调整。
应用促发展
在建设受阻的同时,5G应用却迎来了意外的场景。在抗击疫情中,5G也投入战场。
5G商用牌照颁发8个月来,中国5G在稳健中快速行进,5G to B的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探索中。
“5G融合应用是新生事物,是世界性难题,存在需求不明确,协调环节多,政策法规和标准缺乏等问题,产业生态需要联合创新,探索新需求、新技术、新业务、新商业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对记者表示,5G与行业的融合应用,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
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深入,远程医疗会诊活动已在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展开。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4G网络的覆盖率已经高达90%以上,网络的普及化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应用场景的明确是主要抓手,此次疫情的发生在延缓我国5G网络建设和用户发展的同时,也让国人第一次大范围感受到5G+多种新兴技术所带来效率提升,推动了我国5G产业发展中应用场景更加贴合实际。
首当其冲的就是远程医疗,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深入,远程医疗会诊活动已在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展开。而支撑这一系列会诊活动的是各省市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起来的远程医疗系统。
并且,在此次抗“疫”过程中,5G、4G、全光网络等新一代通信技术手段投入使用,很多医院还将核心业务系统搬到了云端,并利用AI技术辅助诊断、筛选新冠肺炎患者病例,防控疫情扩散,使用5G智能机器人进行导诊、医药配送、消毒清洁等活动,医疗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5G应用一直处于‘空中楼阁’的状态,随着疫情阻击战的推进,5G也将更广泛的应用在医疗已经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多方环节。”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指出,疫情的发生,促进了用户对应用的需求,这一影响将对5G的推进建设深远持久,经此一役,日后在5G应用建设上,将会孕育出更多具有高价值的5G应用。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指出,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应对重大疫情时不仅是应急指挥、交通枢纽和医院管理等领域的重要通信保障,同时,5G高带宽、低时延和大容量的技术特点,使其更能在远程指挥、远程会诊、大数据管理、防疫机器人、红外线测温仪等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5G发展抢上“快车道”
2019年全球众多地区都推出了5G服务,使其成为了5G元年。截至2020年年初,全球已有超过45家运营商推出了5G服务,超过40家OEM厂商推出5G终端。
从4G演进到成熟的5G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全球来展开,2019年许多地区正式开始部署5G,全球运营商也将在在2020-2021年间加快5G部署,扩大覆盖范围,持续增加网络容量。毋庸置疑,疫情的发生虽暂缓了我国5G建设的脚步,但疫情过后,大力建设5G仍是我国信息通信业的主旋律。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阶段,中国铁塔员工全力奋战保障通信畅通。
作为5G建设的主力军,日前三大运营商分别召开了会议,并制定出大框架下的全年目标任务。而综观三大运营商的目标均是以全面加快5G发展,加速推进5G融入百业为主旋律。其中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指出,中国电信强调将坚持两手抓,坚决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坚决把5G这个最大的变量做成最大的增量。
“尽管疫情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短期的不确定因素,但一些经济新业态会在5G技术的赋能下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升级发展,包括移动电商、无人零售、虚拟社交、在线娱乐、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络办公、智慧城市等。”孟樸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5G发展的良好势头,高通将深入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技术合作,以期在抗击疫情等公共卫生管理方面发挥5G的技术优势。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表示,今年是5G建设的关键之年,虽然一季度受疫情影响5G部署不得不放缓,但从全年来讲,今年5G建设力度将基本不变。在疫情不确定性下,5G的规模部署是确定的。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讲到,要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5G应用将为5G网络部署提出需求。疫情之后,5G建设必然加速,产业链还需做好技术、设备、施工的服务供应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