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一、“新基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二、“新基建”初步形成东部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三、推动城市“新基建”布局要关注四个方面
改革开放后,城市以其较为完备的铁路、公路、桥梁、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5G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数据算力和人流、物流及能源网络承载能力逐步成为城市抢占区域竞争高点的新动力。可以说,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算力就是竞争力,网络就是承载力”的全新阶段。特别是当前时段,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扩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空间,推动城市迈向未来高级化、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改革开放后,城市以其较为完备的铁路、公路、桥梁、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5G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数据算力和人流、物流及能源网络承载能力逐步成为城市抢占区域竞争高点的新动力。可以说,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算力就是竞争力,网络就是承载力”的全新阶段。特别是当前时段,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扩展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空间,推动城市迈向未来高级化、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一、“新基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从制造端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加快“产业数字化”中的核心使能器。在科技产业革命加速、全球经济格局变革、世界治理规则重构等因素的推动下,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正在重塑,对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移动化、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群落,在不断融合、叠加和迭代升级中,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高经济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新一代基础设施能力底座,未来10年将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安装、应用快速推进期。这样新能力底座将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万物智联时代,必将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产业体系升级,就是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交汇的战略机遇,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区域与城市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融合化、全面智能化与深度工业化的“城市新四化”,提升城市“数字化产业”与“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从消费端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市业态与服务供给的重要支撑。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经济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城市消费也逐步从“由无到有”的低质增长,过渡演进到“从有到好”的高质量升级阶段,能否有效供给人民群众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从数据来看,我国城市消费正处于“代际跃迁”的关键阶段,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为代表的传统大额消费意愿增长缓慢,新兴消费业态规模潜力尚没有完全释放,人均支出增速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城市消费意愿递减对城市消费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供给的基础数字能力是城市供给高能级消费业态与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尤其是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市发展适合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潜在服务需求,推动消费业态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是城市提升发展层级,建立具有差异性的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性工作。
二、“新基建”初步形成东部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通过收集分析全国已经公开的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赛迪顾问按照国家发改委界定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与创新基础设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口径标准,计算了各地新基建项目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占比情况。从结果来看,安徽、广东、浙江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绝对量较大,分别达到了280、165和109项,而河北、山东、广东的新型基础设施数量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43.5%、35.0%及34.1%。
图 1 全国 26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基建项目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占比情况(以项目数量计算)
注:港澳台除外,且黑龙江、吉林、湖北、青海、西藏未有公开数据,数据来源:赛迪产业大脑
可以看出,根据现有投资计划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仍具有东部地区引领、中西协调的区域格局态势。据统计,纳入省级重点投资计划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东部地区共有406项、东部地区373项、西部地区216项,而东北地区仅有2项。
图 2 现有公开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各区域占比
注:港澳台除外,且黑龙江、吉林、湖北、青海、西藏未有公开数据,数据来源:赛迪产业大脑
分重点领域来看,5G网络与数据中心在空间布局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5G基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其中有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规划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17.8万个,广东、浙江、江苏计划新增基站数均超过5万个。数据中心方面,国内在运营的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共占据整体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图 3 5G 基站投资计划数量各区域占比
图 4 数据中心全国布局情况及各区域占比
数据来源:赛迪产业大脑
三、推动城市“新基建”布局要关注四个方面新时代、新常态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
新时代、新常态下,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城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应以“补短板、树优势、小步迭代、适度超前”为导向,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一是“补短板”,随着城市群的建设和城市人口导入速度的加快,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公共服务能力短缺、生态环保配套滞后、城市治理能力偏弱”等短板问题,在推进新型技术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以“补短板”为首要工作,应用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提升交通、能源、生态环保、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基础设施短板。
二是“树优势”,我们看到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城市依托自身的新型基础设施优势脱颖而出,领跑了互联网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产业,如无锡的物联网、贵阳的大数据、上海松江的工业互联网,无一不是通过新型基础设施的超前布局实现了对新兴产业的吸引和高成长性产业的落地,这也表明城市完全可以依托新型技术设施的布局和高标准建设来丰富产业场景供给,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特异性和竞争力的核心优势,更好推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
三是“小步迭代”,在全国及区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角色转变,新型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方式、作用与贡献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参考的模式与案例,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选型、运营模式及重点领域与城市产业等方面的互动、耦合关系也需要城市在推进“新基建”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与挖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必然需要小步迭代,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城市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四是“适度超前”,城市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时也应以“适度超前”作为导向,以高水平建设推动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与供给水平超前于城市短期发展需要。同时,在技术和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应用繁荣与生态健全后,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城市良性发展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