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十四五”县域经济创新,如何谋,如何干?

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找准“十四五”时期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做好绿色产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5 09:01 来源:赛迪顾问 作者:马承恩

本文要点

一、县域“十四五”如何谋?

(一)紧扣时代脉搏,提升认识站位

(二)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全球变局

(三)贯彻五大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县域“十四五”如何干?

(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县域核心竞争力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县域特色发展空间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夯实县域高质量发展支撑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辖区和林区、特区以外,有1879个县级行政区划(包含375个县级市、1335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区域面积达85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9%;截至2017年末,县域生产总值达到33.21万亿元,约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3;县域户籍人口达到8.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作为国家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兴衰关系全局。

图 1 2005-2017 年我国县域生产总值(GDP)

1

图 2 2005-2017 年我国县域户籍人口数量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县域经济较少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文件中被单独提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县域经济开始崛起。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更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县域经济在转型中步入繁荣。党的十八大以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论断不断提出,“融合”与“提质”成为县域经济新的时代特征。

表1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四个阶段的重要中央文件摘录

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县域积极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和快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是在“十四五”即将开局之际,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紧抓战略机遇期,谋局谋势、谋定后动,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中实现县域经济的新跃升。

一、县域“十四五”如何谋?

(一)紧扣时代脉搏,提升认识站位

指导思想要鲜明。“十四五”规划是迈进新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促进区域平衡充分发展,成为县域“十四五”规划的依据和主线。

战略布局要前瞻。“十四五”的五年,必将是国内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区域格局发展重塑的五年,要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12个强国”,即“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思想。

奋斗目标要精准。“十四五”将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奋斗目标必将体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和承上启下的特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三个”时间节点,成为确立“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刚性依据。围绕刚性目标,县域还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综合考量和阶段性量化措施。

(二)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全球变局

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大变革,县域是新经济形态重要载体。第一,制造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变,服务型制造成为制造业升级重要方向;第二,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不断涌现;第三,新技术正在改变全球产业的价值链,改变国际生产力布局。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四新”经济,推动产业跃上中高端,是未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积极应对全球变局。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严峻,世界经济重心调整、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进一步加速。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成为县域“十四五”发展的最大国际背景,县域“十四五”发展谋划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深入研判,审慎把控。

(三)贯彻五大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入理解五大理念,用新发展理念科学研判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确立未来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

一是县域要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等为核心内容的新优势;

二是县域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协调,主动融入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是县域要有效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是县域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五是县域要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县域“十四五”如何干?

(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县域核心竞争力

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创新驱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具有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县域经济新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创新主体的培育、支持,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撑产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县域工业由追求规模质量向追求质量效率转变,借助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结合县域实际有选择的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挖掘特色资源、文化、区位优势,满足县域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积极放大生产服务能力。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县域特色发展空间

在“十四五”期间,县域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新的发展增长极进行规划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载体等方面全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推动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优化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新型产业载体建设,重视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增强产业对城镇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科学提出县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顶层方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构建县域在产业、区域及对外开放方面的协同发展能力系统。推动县域产业协同发展,与都市圈内城市共建共享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促进生产要素流通,加快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区域间开放合作,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战略,积极融入都市圈发展和城市建设,带动县域经济提速提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紧抓“一带一路”共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契机,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县域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

(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动资本、科技和人才进入乡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加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探索城乡、区域、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五)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夯实县域高质量发展支撑

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找准“十四五”时期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做好绿色产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力度,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工作,实施绿色制造+互联网工程。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依法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做好县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