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服装公司起家,转型到锂离子电池材料新能源产业,最近又通过收购LG化学进军偏光片领域……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股份”)再一次“跨界”吸引了大众目光。
6月9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收购韩国LG化学旗下在中国和韩国的液晶(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基准购买价为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4亿元)。
入局陌生的偏光片领域,杉杉股份出于何种战略考量?LCD偏光片领域会否因此生变?
从服装到锂离子电池
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1996年成为A股上市以来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服装企业。1999年开始了第一次战略转型,布局新能源产业,先后进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电解液领域,成为综合实力很强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2015年,杉杉股份开始分别布局电池系统集成、能源管理服务、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业务。新能源业务已经成为现在杉杉股份主要的业绩来源及未来发展重点。
今年6月,杉杉股份迎来了第二次跨界转型,正式进军偏光片领域。此次收购标的包括北京乐金100%股权,南京乐金、广州乐金、台湾乐金的LCD偏光片业务,LG化学直接持有的LCD偏光片资产和相关知识产权。交易方式是LG化学将在中国境内以现金出资设立一家持股公司,上市公司以增资的形式取得该持股公司70%的股权,LG化学持有剩余30%的股权。双方实缴资金用于收购整合后的交易标的。
对于此次再度跨界的原因以及偏光片业务未来规划,记者联系杉杉股份相关人员获悉,目前双方正处于交易过程初期,后面有一系列事项还要报批以及洽谈,暂不方便透露更多。
不过杉杉股份就此给出的官方回应是: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LCD市场。受益于我国下游面板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需求量稳步增长。杉杉股份希望通过本次收购,进入LCD偏光片市场,并继续维持原LG化学在LCD偏光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利用其关键解决方案及技术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国偏光片业务的自给率,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增强上市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陆LCD产能与技术水平已位居全球前列,但部分材料仍高度依赖外资品牌,中国企业进入该领域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本土化供应链,巩固LCD产业的行业地位。
为什么选择偏光片?
究其跨界偏光片的原因,从杉杉股份的2019年年报中可见一斑。2019年,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下降1.96%。其中,老牌服装业务收入为7.79亿元,占比仅9%;而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收入67.91亿元,占当年收入的比重为80%,已成为杉杉股份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不过,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归属于杉杉股份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40.26%,毛利率也在2019年减少了1.18个百分点。因此,杉杉股份的锂电池业务业绩面临小幅下滑。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较大,或许此次进军偏光片领域,是其谋求多元化发展的一个路径。
川财证券分析师黄博向记者表示,顺利完成收购后,杉杉股份有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锂电材料+LCD偏光片”双轮驱动格局,将增大收入体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是偏光片,又为什么是LG化学?
受益于我国下游面板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面板的核心材料之一的偏光片需求量稳步增长。根据Wits View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陆LCD电视面板出货量占比将达到58%。假设我国LCD面板在建和已投产线处于满载情况下,合计需要偏光片面积为4.38亿平方米。而根据IHS数据,2020年我国偏光片产能仅为2.07亿平方米,供需缺口达2.31亿平方米。中国LCD面板产能增长与偏光片产能之间的供应缺口为偏光片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
LG化学是全球偏光片三大巨头之一,根据LG化学的2019年年报,该公司生产的LCD关联产品中,偏光片所占的比重最大,年营收约为1.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5.15亿元),其中有80%以上的产能供应给LGD。而近两年LGD陆续关闭LCD产能,为LGD提供原材料的LG集团其他子公司也在逐步出售相关产业链。韩国半导体·液晶工程学会会长朴在勤曾向媒体表示,LG化学将偏光片业务出售给杉杉股份,意味着LG集团旗下子公司与LCD业务的“脱钩”基本完成。
杉杉股份是LG化学的正极材料供应商,在锂电池方面有深度合作,这也为二者最后达成合作铺平道路。杉杉股份抓住了LG化学剥离偏光片业务的契机。有消息称,去年LG化学开始着手出售其偏光片业务时,便吸引了三利谱、杉杉股份等多家企业参与并购洽谈。不过,杉杉股份最终成为赢家。
中韩显示产业互补共赢
未来几年,中国大陆的大尺寸LCD面板产能集中释放、市场占有率更高。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对于全球偏光片领域有何影响?鲁瑾表示,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是中韩显示产业的互补共赢,可提升我国偏光片领域的能力,有助于改变长期由日韩企业主导的格局。
然而,偏光片作为光学行业的“芯片”,其结构复杂、生产工艺流程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门槛很高的行业。杉杉股份是第一次涉足平板显示领域,而偏光片领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研发。此外,显示领域的竞争也非常残酷,必须深耕技术、加快人才培养,才能满足面板客户需求,才能在显示行业立足。
“我们不仅要看其转让规模,还需要关注转让范围等。如转让的偏光片业务和技术是第几代、后续配套是否也一并提供、上游材料能否稳定供应等。如果杉杉股份此前没有此类技术的积累,将增加其接手后的风险。”鲁瑾说。
集邦咨询分析师李志豪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短期来说,杉杉股份可能没有太大的优势。若联合其他企业,那么我国偏光片产能会是全球第一。但关键的补偿膜和保护膜资源还是在日韩企业这里,因此重点在于后续这一块技术要如何突破。
偏光片生产主要由LG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等几大日韩企业主导,我国台湾的奇美、明基、力特等偏光片企业也占据了一定份额,我国大陆企业则是由三利谱、盛波光电主导偏光片研发和生产。在全球大尺寸LCD面板“韩退中进”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仍将存在。价格仍将继续承压,在面板企业低毛利的倒逼下,尽管偏光片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但偏光片想要保持较高毛利有难度。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三利谱、盛波光电等近年也发展迅速,市场未来会有竞争。
此前,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的发展重点是偏光片大尺寸、高透过方向。三利谱集团公司拟投资建设一条年产3000万平方米的超宽幅2500mm全制程生产线。6月18日,三利谱拟公开募集资金总额达8.74亿元,用于超宽幅TFT-LCD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
放眼国内偏光片企业未来的发展,鲁瑾表示:“国内企业在偏光片领域加快发展,补齐材料短板,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与国内高世代线面板企业紧密合作,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加快产业链协同,有利于我国整个面板供应链的完整,重塑产业链新格局,提升我国整体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