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治理通常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手段,优化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化治理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等社会治理领域中,加速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发展现状
近年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受到了各地区、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部分地区的数字政府建设成效初现,有力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优化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中,多地政府深化与市场的合作,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抗击疫情当中,有效提升社会治理和资源调配的反馈效率。同时,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基于数据资源融通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比如,“健康码”作为数字防疫的通行证和新手段,从浙江、上海等地开始推广,迅速覆盖全国多个省市,成为数字化治理新模式落地实施的重要切入口。再比如,杭州利用“城市大脑”为“健康码”和“亲清在线”数字平台提供了算力和数据协同支持,实现抗疫应急管理应用的快速开发,并日渐拓展便捷就医、智慧旅游、食品安全、智慧环保等城市运行管理新应用新场景,成为杭州城市治理的必要基础设施。
总体来看,数字化治理手段提升了战疫的精准性和智能化,在推动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共享利用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活力,凸显出城市治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手段创新的巨大潜能。
发展趋势
“数字政府”建设加速落地。疫情期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为政府搜集和发布疫情信息、调配紧缺物资以及高效精准配送等方面提供了创新手段。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成为政务服务的有力辅助,推动了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战疫经历进一步强化了公共治理的“数字化思维”,充分探索了诸多有效的数字化治理的经验和模式,将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速。
数据融通共享步伐加快。政务数据蕴含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数字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政务数据的有序开放共享和有效开发利用。“新基建”浪潮背景下,5G、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将加速部署升级,线上认证、不见面审批的方式将更为普及,“一网通办”“一码通行”或将成为社会治理的“新标配”,以需求为导向刺激各部门数据加速融通共享。
政企合作挖掘社会治理新潜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众多互联网企业通过提供大数据产品、平台和算法支持,在支援前线、后勤保障、服务民生、协调资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多方面合作将成为大势所趋,用全新的大数据方式治理社会、服务民生、支撑决策。
“智慧城市”发展“去虚向实”。疫情期间,包括民生保障、物资供应、交通管理等城市公共服务,以及患者救护、床位调配、医用物资供给等抗疫行动,都高度依赖敏捷响应和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平台。经历疫情考验之后,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到面向各个具体应用场景开展定制性解决方案的阶段,并将持续深化应用,不断提升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突出问题
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社会治理的普惠性尚面临数字鸿沟。数字化治理的红利在数字转型先行省市和后发省份之间存在推广差距,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领域和其他行业领域间存在应用壁垒。与政府部门相比,社区基层组织的数字化治理存在覆盖盲区。
疫情初期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统筹协调手段有待优化提效。政府内部、政府与社会之间在医疗物资、交通管理等信息网络方面联动不足,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支撑,制约了全面数字化治理的高效反馈。
数据孤岛、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数据共享“顽疾”依旧严重。跨系统、跨组织、跨业务、跨应用、跨层级、跨地域的数据协同管理和共享共用机制尚未建立,数据共享的基础薄弱掣肘社会治理服务的优化和应急公共事件的处置。
发展建议
连通数字化治理的断点。研究制定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方案,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5G、城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产品为支撑,优化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推进数字化公共安全联防联控,疏通数字化治理的堵点和断点,解决核心痛点问题。
打通政务数据的流通闭环。各地政府要将“治理”和“服务”作为数字化治理的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汇聚治理,完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推动数据资源规范化流通,打通政府部门的数据流通闭环。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治理架构,实现政务数据的溯源确权和共享共治,提升“一网通办”数字政府系统的安全行、高效性和可信性。
畅通治理体系的基层应用。建设全要素、立体式的政府数字化服务联动机制,推进政务服务平台的全覆盖,将数字化治理体系下探到组织最基层和区域最末梢,确保政令流转通畅有效。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加速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推进城市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加强交通、电力、给排水、管网等城市公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和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统筹部署车联网、智慧灯杆、智慧管廊等智能设施网络,高效配置社会资源,赋予“城市大脑”感能、描述、反馈、预测等全方位功能,实现城市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升级,更好对接群众需求。(赛迪智库信软所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刘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