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肩负使命,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20年前,教育部和国家计委(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文,建设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中国软件产业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深刻变化,全球高端软件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高端软件人才资源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
发布时间:2020-07-28 13:42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王建民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国电子报特策划推出“建设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探索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专栏,邀请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门、骨干企业相关专家和负责同志围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建设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我国软件人才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推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举措建议。敬请关注。本期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的署名文章。

20年前,教育部和国家计委(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文,建设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为中国软件产业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深刻变化,全球高端软件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高端软件人才资源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决定因素。为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相关要求,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发布了《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号召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对于软件学院明确办学方向、创新办学模式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方向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一方面,软件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承载形态,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并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石。另一方面,截至2019年,在我国软件行业本身已经形成了超过7万亿规模的市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4万家,已经成为了保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经济领域。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诸如互联网软件等行业应用软件繁荣发展的同时,我国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基础软件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大型工业软件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对国外领先软件产品存在长期依赖,这其中软件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缺乏是不可回避的瓶颈问题。因此,在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同时,结合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及重大工程项目,依托我国示范性软件学院现有教育科研资源,深入开展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等“特色”软件人才培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本质需求。

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模式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软件专业的特殊性在于,好的软件产品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和“用出来”的。区别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软件产业起步阶段,主要是大学与院所创办软件企业,现今的大学院所与软件产业应该找好定位,各司其职。企业的实际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向指引,是吸纳软件人才就业的基地,也是软件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平台。

只有建立符合软件学科发展特点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机制,为学生配备一流的学术与企业融合师资团队、提供一流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领域方向,才能为社会精准输送高质量的软件人才。

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要立德树人

教育,注定是以人为本的,建立完善的软件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型工业软件为例,工业软件开发人员在掌握软件开发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复杂工业机理、产品对象、业务场景、操作流程等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复合型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人才的成长更需要有能吃苦、不怕坐冷板凳等精神。

清华大学最新出台的强基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校自身工科特色实力,创造性地推出了“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清华软件学院参与了工程衔接方向“理-工”双学士学位和本-硕-博相互衔接的“数理基础”+“软件工程”培养模式,为 “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学生打好坚实理科基础的同时,引导他们进入国家亟需的高端软件、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实现学科交叉基础上的差异化、特色化软件人才培养。

“软件定义”的时代,软件工程学科的建设需要考虑国家需求,历史使命,需要探索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软件人才。要坚持“质量第一、素质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宗旨,要遵循“练中学、练中闯、练中创”的实践教学思想。努力建设符合地区和高校基础特色的高水平软件教学与科研平台。为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有理想、有素质、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一代软件人才!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