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美、最凉爽的时候在夜晚。夜幕降临,人们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烧烤,尤其是海鲜烧烤似乎正能配的上这夏夜的喧嚣。就是在这个人们对于海鲜充满无比渴望的季节,獐子岛(002069.SZ)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海产品养殖、加工、贸易上市公司,一次次上演“扇贝跑了”的戏码。
从2014年到2019年,上市公司獐子岛反复导演“扇贝大逃亡”:跑了,死了……六年四次“扇贝大逃亡”。2020年6月,“扇贝去哪儿”才终于迎来最终季。证监会果断出手,借助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破解了“扇贝之谜”。
6月24日,证监会对獐子岛作出市场禁入的决定。在对獐子岛的调查中,证监会委托包括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图”)在内的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地图大数据技术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复原了公司最近两年真实的采捕海域,进而确定实际采捕面积,并据此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
至此,獐子岛的“扇贝”闹剧终于落幕。但是,有心的读者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獐子岛‘扇贝事件’早在2014年便发生了,到2020年‘扇贝事件’也多次重复发生。时间跨度六年之久,为什么对獐子岛的处罚现在才盖棺定论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 /《互联网经济》杂志记者采访到“证监会‘獐子岛’调查”的重要参与方中科宇图副总裁、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锐,听他讲述如何通过“卫星大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调查出“扇贝跑了”的始末缘由,以及“卫星大数据”在当前市场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刘锐 首席科学家 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在采访前的准备阶段,记者也对中科宇图这家公司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同时也对“卫星产业”进行了调查。记者了解到,中科宇图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领先的地图大数据与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以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为优势,为客户提供地图大数据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软硬件产品、管家式服务。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已经形成全国6大区域分公司,业务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拥有上千家客户。
目前,中科宇图与多家科研机构成立了数字环保实验室、数字流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获批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环境监测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等。由多名院士和知名学者组建了“战略发展与科学技术委员会”,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课题;并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甲级测绘7项、CMMI5等荣誉资质200余项,软件著作权300多个,专利百余项;出版智慧环保、环境大数据、大地图等专著10余部。
而在对“卫星产业”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全世界的航天产业年收入,已经超过了3500亿美元,其中卫星产业占到了总收入的79%。这是什么概念?2016年全世界的互联网产业的总收入,也就是把谷歌、亚马逊、腾讯、阿里这些企业的收入全都加起来,也就是3800亿美元。这就是说,卫星这个产业,已经悄悄地发展到可以和全球互联网产业的规模相提并论的程度。
而且,随着埃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影响,大众也再次燃起对“大航空时代”的向往。目前,我国卫星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当中,根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016亿元,较2017年增长18.3%。其中北斗对产业的核心产值贡献率达80%,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1947亿元。
揭秘“扇贝事件”真相,卫星大数据为企业提供新维度
记者首先问到读者都关注的问题,“为什么獐子岛‘扇贝事件’早在2014年便发生了,但对獐子岛的处罚直到六年后的现在才真正盖棺定论?”。刘锐院长回答道,调查这个问题需要抓住獐子岛财务不实的主要矛盾。
当时獐子岛公司在2014和2015年已经连续亏损了两年,如果2016年不能转亏为盈,公司将会暂停上市。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獐子岛利用扇贝底播养殖的成本与采捕船捕捞面积直接挂钩的特点,少报了捕捞面积来虚减成本。
当时,证监会已经上岛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但其中一个难点是需要提取证明出海和捕捞的具体成本材料,这是举证獐子岛非常关键的材料。獐子岛捕捞面积由公司捕捞人员以月为单位汇报给财务人员,具体区域无逐日采捕区域记录可以核验,这种无监督无核验的成本结转执行过程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失真。
期间,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发现采捕船产生的北斗定位数据能对他们取证起到帮助。
那么,这一次中科宇图是如何帮助证监会还原“扇贝逃跑”之谜呢?
首先,证监会发现獐子岛公司的每艘作业船只上,都装有北斗导航系统。这一装置的本来用途,是渔政部门为了预防船只在海上相撞而要求配置的。有了北斗导航,每艘船只的航行路线将会一目了然;其次,证监会对獐子岛发起的调查,时间是17个月。证监会依照獐子岛2017年9月披露的《关于开展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的公告》和同年10月披露的秋测结果,以獐子岛给定的120个调查点位135万亩海域为“对照样本”。
中科宇图配合证监会对这段时间抽测船航行的路线进行“地图大数据”分析,画出了抽测船的行驶轨迹。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明确了獐子岛的海产品养殖面积。最终,发现抽测船只在执行秋测期间并没有经过其中60个点位,船只根本没有在这些点位执行过抽测。简而言之,检测结果发现:獐子岛的海产品实际养殖面积,与獐子岛的财报登记面积存在严重不符,獐子岛虚报了海产品养殖面积。
刘锐院长表示,这次证监会揭露“扇贝出逃”真相,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由于卫星大数据的兴起,通过卫星的独特视角,很多企业数据的属性正在发生变化。
除了市场信息之外,环保监管机构也会因为通过“卫星大数据”整合的遥感技术而获得新的能力。比如说,像是高耗能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有高污染企业是不是擅自排放了污染物这种数据,以前只能由政府部门进行抽查,或者安置一些传感器进行局部的监测。但是未来这些数据,都有可能通过遥感卫星进行实时的计算和监督。
中科宇图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深入,他们在自主研发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汇聚、规整、建设多维测绘、政务、物联网、互联网数据;并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需求,进行智慧的感知、互联、处理和协调,使城市构建成为一个由新技术支持涵盖公众、企业和政府的新城市生态系统。
“二维”到“三维”跃迁,卫星大数据正成为下一个风口
在了解“扇贝出逃”事件的始末缘由后,记者向刘锐问及“卫星产业”以及“卫星大数据”相关领域发展前景。刘锐讲到,提及“卫星产业”很多人会联想到科创圈内火热的“大航空时代”设想,“大航空”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现在并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展领域。如今这个领域的热议表面上是因为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和他大胆的“火星殖民计划”过于亮眼而引发,更多实际上因素是发展大航天产业的技术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商业化、产业化的阶段,而且市场对于“大航天”产业的实质性需求已经产生。
众所周知,“卫星产业”是大航天产业的基础,就当前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仅在我国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1947亿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呢?
刘锐指出,首先,卫星的发射和研发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直接促进了商业航天的发展。目前,卫星的“微小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一箭多星”未来将成为常态,这就为卫星满足多样化商业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是市场对卫星产业的真实需求的迫切性在不断上升。我们要了解到,如果摆脱地面束缚站在“空、地”角度下去思考会发现,由于卫星的出现,让人类眼界真正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跃迁。在前几年的互联网产业圈里流行着“降维打击”这样的术语来形容对行业有革命性变革的商业事件,那么对于卫星产业而言似乎应该被定义为“升维产业”其中的商业机会和前景应该不言而喻。GPS导航、马斯克的通信卫星“星链计划”以及中科宇图借助导航技术帮助证监会还原“扇贝出逃”的真相,这一系列事件都说明卫星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卫星大数据”则是属于卫星产业下,通过对卫星数据的采集、汇总、方案应用而形成。中科宇图在卫星大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在地理信息、导航和遥感技术的优势,结合AI技术对于图像处理能力,形成了中科宇图自身的“地图大数据平台”。而中科宇图在卫星数据应用上,也已经形成北斗导航、GPS双应用模式。
目前,中科宇图基于地图大数据资源体系,打造二三维一体化地图大数据云平台,为自然资源、公安、通信、金融、能源、交通、环境、水利等行业提供大数据时空化、可视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生态环境领域深耕多年,为生态环境行业提供“智慧环保”系统化解决方案,并结合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监测、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业务延伸到精准治霾、系统治水和科学治土领域的管家式服务。为生态环境行业提供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
“地图大数据”服务多个领域,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在谈及“卫星大数据”的应用方面的问题。刘锐表示,因为卫星遥感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提升,以至于图像的分辨率开始突破了足以产生商业价值的临界点。当前商用遥感卫星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5米以下,这种分辨率已经可以有效地区分车辆和人员了。全球大部分“卫星大数据”公司都在基于这个技术条件,在开发更多的商业化应用场景。
而且,随着AI技术对于图像处理能力的提升,大量卫星图像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识别和分析了。结合这些技术的发展,人们就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图像数据中,搜寻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技术成熟也导致了“卫星大数据”产业如今,如火如荼的发展。
而中科宇图在“卫星大数据”场景开发上,已经走在行业前列。目前,中科宇图在基于自身地图大数据服务平台、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生态环境大数据等技术在自然、公安、能源、通讯和金融等领域都有应用。
在近些年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中科宇图的“天空地一体化”实现监测数据精准化。只依靠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并不准确,需要配合近地面实时监测数据的校核验证。中科宇图建立一套“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等十余种监测手段为一体的“天空地”立体化监测体系,可全面掌握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源活动状况。
在保险领域,中科宇图通过建立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于农业保险的精准理赔。卫星遥感配合无人机航拍,再结合地面勘查,三者获取天上、近地面、地面数据,所获的数据仍要进一步进行处理融合分析。中科宇图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对农作物面积、种类、长势情况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数据价值。2017年,中国银保信以国家深度贫困村-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为试点,创建“保险精准扶贫实验室”,委派中科宇图在银保信农险基础平台的基础上,以农险业务数据为基础,结合多时间序列的时空大数据,通过卫星、气象模型、环境模型等得到最直接的数据,建成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和农业保险GIS系统,农业保险业务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展示和综合分析,减少了风险的影响,为当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采访最后,刘锐院长谈起他对于卫星产业发展的展望。他讲到,卫星产业发展的好坏对于我国科技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卫星产业尤其是卫星大数据领域属于新兴产业,对于其商业模式、产品场景的开发都是“0到1”探索,这个年轻的产业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开拓更多属于中国的真正自主创新。(文/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