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报告指出,中国是医疗水平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不同地区,医疗质量在不同疾病上表现好坏不一,东西地区差异依旧显著。“当前医疗需求在持续攀升,经济负担持续加重,然而全国医生只有360万名,基层优质的医疗资源尤其短缺,这是目前中国医疗资源结构不均衡、医疗供需矛盾突出的严峻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近期公开表示。
董家鸿指出,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只占GDP的6%,却负担了14亿人民的健康照护的艰巨任务,中国医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奉献。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48亿人,慢性病患者已超过3亿人。
资源分布不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能力有限”。医疗数据存储分散的问题让数据共享受到限制,而数据上云可以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及时共享,为传统医疗与数字化接轨提供了基础底座。
聚拢海量碎片化数据
赛迪顾问发布数据指出,中国云计算市场在2018年达到1100.8亿元,医疗作为垂直行业,目前占比较低,2018年仅为3.3%。赛迪顾问认为,未来随着行业壁垒逐步打破,在政策等各种利好条件下,医疗云市场规模增速将持续上涨。
赛迪顾问指出,医疗云作为数据存储和计算的载体,更多的为健康医疗大数据提供了发展的前提与可能,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核心,承载了数字医疗真正的价值。2018年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56.3亿元,同比增长37.8%。
医疗大数据纷繁复杂,更新速度很快,由于技术普及度、认可度等问题,很多医疗机构尚未激发出医疗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戴尅戎将医疗大数据的特征分为了五个部分:规模大、增长快、结构多、精度要求高和数据价值高。“如果你要个性化服务,那只有拥有大数据。”戴尅戎认为,通过大数据技术,从不同体型、不同年龄到不同性别的每一个患者都有望得到针对性的治疗。
云平台为大量复杂的医疗数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比如可以通过将医疗影像数据传送上云,快速完成识别诊断过程,有效降低患者等待时间、提高诊疗效率,同时缓解医生的工作负担。
新型技术不断迭代演进,各行业专家逐渐意识到了数据的力量,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智慧医疗让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模式随之更新。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近日公开分享了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运转过程中应用到的云计算技术。这片云平台上有“四朵云”——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和云检查。这四朵云共同为患者和医院间架起了桥梁,为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业内人士依托云计算补齐常见疾病“数据拼图”。比如清华长庚医院正在构建国家肝胆疾病标准数据库,据悉,这是我国家首个系统化的专病专科大数据项目。该数据库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及安全数据共享机制,依托肝胆云医院联盟建设多中心医疗数据服务网络,可以支持医学教育、科学研究、药界研发、临床应用的发展,让健康医疗大数据变得更科学、安全、高效,也更智慧。据了解,清华长庚国际肝胆云医院联盟,旨在“以疾病为中心”,构建肝胆专科疾病分级诊疗、分级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各级肝胆疾病医疗资源的联动,通过多种前沿技术和智慧的医疗手段,肝胆云医院联盟已实现了云诊治、云培训和云科研。
数据安全掣肘行业发展
虽然医疗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不过仍然存在技术、认知、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数据本身。
北京泰立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前中科曙光副总裁何小林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很多医院担心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会对医院的传统运营模式产生影响,因此上云积极性不高。另外就是数据安全问题,病人隐私泄漏是大问题,医疗云集中了数据后,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让医疗效率、医疗水平都有巨大提升,然而医疗数据涉及病人隐私,安全问题成为了医疗行业对云服务最大的担心。
董家鸿认为,目前医疗数据还很难真正做到共享,有两个主要诱因:一是数据的接口和标准不一致导致从技术层面上无法实现共享;二是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如果能解决数据隐私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脱敏,就能够大大地推进医疗数据的共享应用。”董家鸿说道。
CNCERT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发生在我国云平台上的网络安全事件或威胁情况相比2018年进一步加剧。
医疗云市场爆发尚待时日,业内人士的认可和云安全是今后云服务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云服务商和云用户应加大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投入,分工协作提升网络安全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