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5G智联未来,加速人才新生态

很多人说,5G来了,世界变得更为智能了,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5G时代,我们会为世界失去工作吗?答案是“不会”。5G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它的上下游包括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厂商、元器件厂商以及应用场景相关厂商。
发布时间:2020-08-20 15:23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叶菁

很多人说,5G来了,世界变得更为智能了,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5G时代,我们会为世界失去工作吗?答案是“不会”。5G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它的上下游包括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芯片厂商、元器件厂商以及应用场景相关厂商。5G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拉动投资,增加就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发布的《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显示,预测2030 年新增 5G 就业机会 800 万。5G 网络建设按下“快进键”,5G 技术下沉产业、完善业务布局,需要海量创新型、实战型人才提供智力与技能支撑。

5G岗位需求井喷

5G是数字经济的基石,随着5G在千行百业的应用,产业边界将不断模糊。原来产业链上各种企业的业务和技术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类型企业的功能将不断融合,未来将发生较大的职能和角色的变化。

“明年毕业的5G方向的研究生,最近已经有人被公司预定了。”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川,最近频频接到学生们的好消息。他所在的移动通信国家通信重点实验室,承担了3G、4G和5G移动通信国家级重大项目。

5G,作为新基建七大产业项目之一,它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特高压和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在疫情下的云端求职季,可谓七剑下天山。近日,在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中,5G在线职位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长最高,超80%,其次是工业互联网,同比增长为74.64%;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线职位的增长超四成;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线职位同比增长2.56%……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人工智能在疫情监控、体温检测、病毒检测、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5G+远程医疗、智能医护机器人、无人消毒、远程教育、在线办公等应用加快实施,为广大用户带来了更加直观的5G体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专家邬贺铨认为,新基建促消费惠民生。新基建将在在线教育、云上文旅、电商体验、食品溯源、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安防、生态治理等领域得到应用。邬贺铨称,“新基建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比如,中国信通院预测2020年至2025年中国因5G将新增就业岗位300万人。

邬贺铨指出,新基建将起到拉动社会投资,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打造我国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承载了激发新消费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未来产业、改进民生服务、扩大就业机会等使命。

中国电信就表示,今年的招聘需求较去年增加10%以上,重点扩大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引进人才的力度。同样、华为、中兴、阿里、腾讯、vivo等5G产业链上不同的企业都在抢夺5G人才。

高端人才紧俏

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会议中被频繁提及。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江苏、上海、天津以及广州、昆明等多地连出新政,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投资规划一批千亿、万亿级新基建项目,并谋划千亿级产业集群。

支撑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2019年,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批设置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101所高校获批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

但相关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超过500万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的高端人才紧缺,人工智能专业还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校根据各自的学科基础,进行人才培养,有的高校偏重基础理论,有的强调面向人工智能应用。

5G相关行业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而且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目前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些人才除了要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娴熟掌握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随机过程、硬件设计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同时处理软件、硬件问题,了解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在软件或硬件上如何实现通信等技术。目前行业内能兼具软硬件设计能力的人才不多。

新基建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激发全球竞争力的胜负手。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基建瞬息万变,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自带规律和周期,如何抓住这一时代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彭丽红表示,应加快高校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数据管理等相关专业设置,鼓励开展部分传统专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专业的跨学科融合试点,适应数字经济以及新基建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表示,高校在人才培养时,要尽可能采取“宽基础、通用性、特色化”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广博,以适应未来的选择。同时,需在宽口径培养的基础上增加特色课程,与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接轨,让学生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

如何培育5G实战型人才?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影响,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其中包括对大学的功能特别是其根本职能——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如是说。

新基建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表示,新基建相对传统的基建有六个方面的“新”。第一,基础设施的范畴增多,包括融合、计算等新技术;第二,技术迭代更快,融合的影响大;第三,投资的持续性增加;第四,互联互通,集聚网络效应;第五,安全要求更高,因为全部连通到网上,作为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安全要求更高;第六,要求人才是新型的,要求有跨界(能力)的相关性人才。

在5G时代,工业4.0、物联网、智慧城市、大交通和金融科技等领域,作为绝佳的技术应用场景,将获得充足的“投资弹药”,有望获得长足的发展,新时代的“美团、滴滴、抖音”很有可能就会从这些领域中涌现出来。

技术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产业,5G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唯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融合多方之力,才能持续培养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海量 5G+ 新人才。

除了加快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外,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搭建5G人才团队,成为了5G时代企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5G的发展才刚刚开始,而5G带来的整个产业的变化和新的业态,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如何在这万物互联的“星辰大海”航行更远,成为一艘ICT产业中的巨轮,人才培养和储备都是一个巨大的、需要长远布局的工程。

总而言之,5G时代虽然会逐步取代掉一些传统岗位,但是也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新的就业岗位往往有更高的岗位附加值,这也为掌握新技术的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5G时代将全面促进高端人才走进产业领域,从而促进产业领域的创新。当然,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要想在5G时代保持自身的岗位竞争力,应该注重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