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科技报道,在8月26日举行的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教授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增长100%由中国贡献。这组数据来源于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 ),该数据显示,1-6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1546.1亿美元(折合约10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对比折算后得出魏少军教授的结论。
尽管增长速度显著,然而,我国对半导体的需求仍大量依靠进口,据了解,去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因此,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明确表示,我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国各大相关厂商均在发力芯片制造技术,“中国芯”正在雄起。不过,魏教授的特别提醒还是值得思考:需理性,在全球化产业链中不要尝试什么都自己做,开放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流。
我国芯片需求量猛增但仍依靠进口
据IT之家消息,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208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1-6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1546.1亿美元(折合约10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与我国海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对比折算后发现,今年前6个月,全球半导体增长100%来自中国。
魏少军教授表示,中国是芯片进口最大的国家,2013年以后,中国进口芯片超过2千亿,2019年超过3千亿,今年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半导体进口将再度超过3千亿美元。中国大概进口了全球四分之一的芯片,中国进口的相当一部分、大约一半没有出口,也就是中国自己用掉了大概1400多亿美元的芯片,而中国占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35%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发力国产芯片旨在达到70%自给率
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强调,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同时,国务院近日明确表示,到2025年,我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在2014年出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和2015年的《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有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要超过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要达到50%。然而,近期受美国打压华为等高科技芯片厂商的影响,我国加快了对芯片国产化的进程,从政策要求就可以看出,目标提高了20%。
在8月26日“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暨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同期举办的展览会上,有超过300家企业参展。涵盖芯片设计区、晶圆制造区、封装测试区、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区、政府机构区、产业园区等几大区域。其中不乏紫光集团、江苏华存电子、芯驰科技、芯华章科技、长电科技、华进半导体等国产半导体厂商亮相,充分展示出我国各大厂商相互扶植,合力发展国产芯片的决心。
发展“中国芯”的同时勿忘国际合作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做到闭门造车,独善其身。我国曾连续几千年屹立于世界之巅,清朝开始衰败就是从闭关锁国开始的。
魏少军教授强调,半导体行业已经实现了最为彻底的供应链全球化布局,这是全世界历经60年时间,花费几十万亿美元的成本形成的体系,尽管一些国家正人为地割裂这一体系,但不可能出现“一个世界、两套系统”式的脱钩,后者的成本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担的。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化布局和开放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流。
笔者认为,“中国芯”的崛起不应该是自成框架,而是要增加更多的创新。相关成果能形成自己的专利体系,为世界所共用,以此增加业内话语权。相信目前多数国家还是朝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对待芯片产业,技术的发展是造福于全人类的,这也正迎合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最后,引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暨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提到的这句:“过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合作与支持。如今,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