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西吉县职业中学的虚拟现实教学实训基地,学生们戴着VR头盔,学习旅游管理与服务课程。虽然人在教室,可学生们已经“置身”于虚拟的酒店空间中,并通过手柄上的圆盘在“酒店”移动,前往指定地点采集信息,完成酒店信息填表的教学任务。指导教师表示,VR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还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对课程的兴趣和信息获取效率。
在虚拟空间重塑现实世界,甚至打造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是人类世代的梦想。如今,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简称VR)技术正将梦想照进现实。作为融合应用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技术的综合学科,虚拟现实能模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真实感观,具有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三个显著特点,将对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生活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深远影响。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创新最活跃、市场接受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行业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赛迪顾问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VR/AR市场规模达到80.1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544.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5.2%。
随着新一轮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升级,虚拟现实正在“由虚向实”从技术、资本驱动走向市场应用驱动。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随着VR/AR在沉浸显示、渲染处理、内容制作、网络传输、感知交互等技术领域的难点逐一被攻克,终端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用户体验得到质的提升,进入体验“舒适阶段”,不断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赛迪顾问在《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形势展望》中指出,以2020年延庆高山滑雪测试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赛事为契机,“VR+”应用将在冰雪培训领域优先爆发,VR直播、VR电竞、VR课堂、VR内容创作等应用进一步普及。同时,虚拟现实与智慧健康养老、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领域进一步融合,将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有效缓解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不均衡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经济发展蒙上了不确定性的阴影。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虚拟现实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AR+5G互联网三维数字化新冠肺炎远程会诊系统”,对云南省传染病院的患者进行会诊;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在7个出入口启用AR眼镜进行日常疫情防控的车辆管理排查;贝壳找房在今年2月发起了超过千万次“VR带看”。
今年疫情期间,数字经济作为新业态新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VR/AR消费过程是对网络、软件、硬件、服务、内容等多种消费信息元素的有机结合,已逐步成为信息消费的新形态。VR/AR作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真实场景的纽带,将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的范畴,提升生产生活效率,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虚拟现实成为提升民众生活质量,促进行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上海市等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中,对于推动虚拟现实与数字农业、智慧养老、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的产业融合做出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5G商用的加速到来,为虚拟现实再添动力。5G的大带宽和高传输速率能满足虚拟现实内容的渲染和传输需求,为虚拟现实的设备普及和体验提升创造条件,加快VR/AR的规模化商用。
从“虚”的技术走向“实”的产业,虚拟现实将拓展场景、加速落地,为经济添翼,为生活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