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即将收官的“十三五”,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弥坚,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基础配套能力、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仍需进一步提升,同时,还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跨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必须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
展望“十四五”,我们要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要促创新。创新是国家振兴之源、强盛之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我们要持续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突出应用牵引,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
要强基础。夯实制造之基,不仅关乎一国制造的品质,更决定着制造业发展的潜力。要持续突破重点领域发展的基础瓶颈。要把质量品牌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命线,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内涵与国际声誉。要夯实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要促融合。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必须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这种融合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线。只有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落地,才能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而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有更长远的思考,完善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是长期复杂的系统性战略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解决一系列重大发展问题。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