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工信系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六新”突破和“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来”的重大要求,聚焦创新生态打造、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数字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全国排名第8位。11月份当月全省规上工业同比增长10.7%,全国排名第7位。
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成立医药和物资保障组专班,推动山西省口罩、防护服、熔喷布、红外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认真做好产供需对接,组织开展21场供需对接活动,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131.63亿元。全力推进清欠工作,无分歧欠款清偿比例100%。
一流创新生态构建成效显著。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创新体系,提升产业创新服务,新培育59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国家质量标杆企业,扎实推进166个关键技术研发和177个创新项目实施。全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全覆盖率达99.9%,年底将全面完成。
新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实施“5432”制造业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打造14个标志性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制定实施支持5G、信创产业、新材料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促进高成长性产业提速发展。信创产业建成了从CPU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到整机、外设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整机生产能力达到260万台。大数据产业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达到23.36万架,服务器能力近240万台,年均增长率、上架利用率均达到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半导体产业形成了砷化镓、碳化硅等第二/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光机电产业形成多元发展格局;新材料产业聚焦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四个领域率先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智能煤机、新能源汽车等。积极布局新基建,全省累计开通5G基站15515座,开通率居全国第一方阵;阳煤集团新元煤矿、霍州煤电庞庞塔煤矿率先建成井下5G专网,成为全国智慧矿山建设的典型示范。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组织实施396个技改项目,安排技改资金15.1亿元。着力推动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压减过剩产能,积极培育和释放先进产能。加快绿色化发展,朔州、晋城、长治三大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遴选100户制造业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活动,新培育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0户。
工信领域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遴选 10座煤矿和50个智能综采工作面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试点,制定出台煤矿智能化标准。积极推进电价机制改革,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户终端电价0.3元/千瓦时的目标导向,完成两批新兴产业电价市场化交易,交易电量近百亿千瓦时。积极开展“云推介”“云签约”等活动。成功举办晋阳湖·首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
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起步之年,是山西“转型出雏形”的开局之年。山西工信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和换道领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优先发展,抢占制高点,打造增长极;坚持优势转换和直道冲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链条化”改造升级,为新兴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和提供支撑;坚持数字赋能和弯道超车,加快全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进程,努力实现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创新生态构建。着力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为一体的创新体系,实施研发活动提质达标行动,推动企业创新全覆盖由量向质转变。实施创新主体“领跑”“强筋”“育苗”计划,开展100项基础技术研究和100项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点领域研发由弱关联向强关联转变。加快多层次、多元化研发机构建设,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引进、培养、拓面、提质、增效,推进政策再拓展、再深化,打造政策洼地和营商高地。
二是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做实信创产业根基,打造“PK体系”、鲲鹏体系区域中心,开展重点领域信创应用试点。做厚大数据产业承载力,加大5G、云计算、网信安全等领域大数据应用拓展,着力打造环首都数据存储中心、国家重要数据资源灾备中心、中西部算力中心和数据服务应用基地。做强半导体材料竞争力,建设碳化硅三代半导体材料百亿元级产业园和磁性防护材料产业园,打造太原、忻州两个高端半导体材料和器件产业集聚区。做大光电产业规模,做强光通信、光学镜头、相机模组等主导产品,构建“光电材料-光电器件-应用终端”产业链。做深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加快5G基站部署和独立组网,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推进工业互联网行业级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做宽数字化应用领域,积极推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普及推广DCMM标准体系,鼓励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三是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培育,推动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错位发展,全力打造国家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积极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深入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全面推开智能煤矿建设。
四是大力推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节能环保绿色转化先导区。推进产需对接常态化,开展新产品首批次示范推广。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统筹推动产业链体系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链条化发展,打造钢铁、有色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链条。
五是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制定实施年度工业转型项目推进工作方案,持续挖掘和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包联服务,持续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充分利用工业云平台抓好项目线上跟踪调度,做好项目进度分析研判。
六是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开展“小升规”专项行动,力争培育“小升规”企业1000户。开展入企服务专项行动,提升问题的解决率和办结质量。开展在线监测专项行动,依托工业云平台加强运行监测调度,提高经济运行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中小企业云服务专项行动,建立全省中小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七是大力推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煤炭分质分级利用试点、打造风电和光伏装备产业链等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积极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等国家战略,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线、横向连线。加强招商引资、引智,以14大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一批国际国内重点企业来晋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