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5G在行动。1月14日,仅用15个小时,中国电信完成整个河北“云监工”平台搭建完成,制定了5G+云直播方案,同时采用VR全景直播技术,让广大云监工能360度见证建设的全过程;仅用36个小时,中国移动开通黄庄公寓隔离点现场首个5G基站正式开通,实现了该区域2G/4G/5G的全覆盖……
5G技术不仅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5G无人矿山、5G智能交通、5G智慧医疗、5G特高压变电站、5G无人机……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加速与各行业渗透融合。不过,虽然目前5G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想要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仍存在困难,诸如:5G产业链条有待完善,部分领域差距仍较大,5G模组和终端成本高,网络覆盖仍显不足,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适配不足,5G商业模式不清晰,应用生态较为滞后等。业内人士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推进5G产业化应用,让5G真正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0到1,产业化应用场景层出不穷
相比于4G,5G 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赋能千行百业,助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2020年投资和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其中,通信企业加快5G网络共建共享和商业应用转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0.7亿元,同比增长9.9%。在此基础上,5G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显现出充分的活力,催生智慧工厂、智慧医疗等各种应用,涌现出一批5G典型应用。
在智慧医疗领域,5G远程医疗架起了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间的桥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应用华西(5G)智慧医联公卫应急协同平台,通过远程会诊、远程CT等应用提高了医疗诊断效率,阻隔了新冠病毒二次传染,有效保障医护人员健康;消毒无人机/车等应用,有效降低了医院、大型超市等人群聚集点的消毒工作人力需求,比以往人工消毒的效率提高了10倍,节省50%以上的人力成本,还降低了洗消人员的感染概率。
在矿山领域,5G应用于远程操控、视频监控等场景,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矿山生产安全、绿色化发展。如焦煤集团5G无人矿山项目在露天矿山开展运输车无人驾驶、器械远程无人操作等应用,人员减少50%,人员伤亡降低为0,直接受益4800万/年,解决事故率高、招工难、运输效率低等行业痛点;山西阳煤集团利用5G网络实现井上井下高清音视频通话、生产数据及环境全面清晰实时获取、设备远程智能控制等应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促进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各环节提质降本增效,5G+机器视觉、AR/VR辅助装配等业务融合型应用,通过部署5G MEC(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将5G技术与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在边缘侧进行融合,解决原来AI技术受限于终端的处理能力及成本等问题,全面提升工业企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如“南南铝加工5G智慧工厂”是广西南宁首个落地的5G智慧工厂项目,南南铝使用5G机器视觉进行铝板检测,表面识别准确率从71%提升至99.98%,且良品率提高6%;海尔在家电制造中使用5G机器视觉替换传统工控机,降低投资的同时提高算法检测准确率至99%;宝钢使用机器视觉进行车间智能巡检,自主导航监测车间内烟雾、积水等异常。
从1到N,5G产业化欲成“燎原之势”仍存难题
目前,我国5G应用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但是5G应用完成从1到N的飞跃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5G产业链条有待完善,部分领域差距仍较大。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目前在5G技术标准和专利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高端数据通信芯片、高速数模转换芯片、高端CPU/FPGA、高性能的射频前端器件等核心器件仍较为依赖进口,在指令集、芯片设计等技术壁垒较高的环节,与欧美一流芯片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其次,5G模组和终端成本高,网络覆盖仍显不足。由于5G使用频率较高,预计5G站点密度至少为4G的1.5倍,网络投资规模约为4G的4倍,因此5G网络部署初期面临的资金压力较大。此外,5G时代的终端类型,除智能手机外,还有各种行业终端,其通信核心是5G模组,在初期推广中面临规模小、成本高、利润低、见效慢等问题,高成本制约了快速推广。
第三,5G商业模式不清晰,应用生态较为滞后。有地方政府负责人坦言,现有的5G应用场景局部点状应用多,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少,成熟并能复制推广的场景项目还不够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与移动领域副主席李珊表示,5G融合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融合应用是5G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它不仅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困难,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技术、产业、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面临挑战,需要联合创新,探索新需求、新技术、新业务、新商业模式。
多方合力助推5G产业化应用
如何让5G产业化应用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关专家建议,应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和优化5G产业化运用,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网络建设要适度超前。积极推动重点地级市做好5G网络覆盖,加强面向重点场景、重点行业的5G商用网络建设,提升5G网络侧供给能力;推动各地创建5G新基建示范城市,加强5G等新基建顶层设计;支持工业、矿山、港口、能源等重点领域的5G虚拟专网建设,探索行业5G专网模式创新等。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和政策环境。首先,应推进5G融合应用发展的顶层设计仍需完善。5G融合应用刚刚起步,亟需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战略路径,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其次,需推进各行业制定5G融合发展的政策、标准,协调各行业形成配合,推动各行业在政策、技术、标准、监管等方面的充分对接,破除融合应用发展行业壁垒。最后,要加快建立完善5G行业应用安全相关制度政策,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建立通信行业与各行业安全认证对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