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北京智能网联稳居行业第一方阵

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市优势企业与研发机构,聚焦行驶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控制、复杂系统重构设计、智能网联安全与多模式测试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发布时间:2021-03-29 10:40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齐旭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的颠覆性改变,2020年中国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在汽车产品中的普及率分别为22%和50%,市场规模达到2556亿元。由于北京具备全国领先的科技人才和高精尖企业研发优势,政策、标准、法规较为完善,试点应用生态良好,基础共性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不断实现突破,目前北京市领跑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得益于北京市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强链补链在行动”专项采访时表示,这些举措包括明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聚集科技创新平台、建立自动驾驶地图应用试点,以及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项目。

2018年12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对未来北京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系列重点行动指明了方向。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北京经开区已聚集了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京智能车联创新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共性交叉关键技术平台以及自动驾驶测试验证示范平台。2019年12月,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北京市在亦庄签署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地图应用试点签约,针对自动驾驶地图在政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开展创新和应用试点工作;同时开展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高精度定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与试验。2020年9月,亦庄正式启动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2022年将实现一系列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和一批中间产品推广应用,加快实现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行。

据公维洁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长,对产业供给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总体来看,北京市产业链在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国内共性关键技术节点上,与国外仍有差距。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高新技术应用的载体,要推动产业的发展,亟待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加速核心技术积累。

公维洁围绕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基础共性技术、智能网联整车集成研发制造体系和车路协同提出了四方面建议。

一是建议重点突破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产业化瓶颈。基于北京市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高精尖技术的基础积累及资源优势,重点突破车载计算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并重点突破,吸引全球优势产业和技术资源在京布局,此外还应推动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协同发展,形成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规模化制造能力。

二是建议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加快研发基础共性技术。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市优势企业与研发机构,聚焦行驶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控制、复杂系统重构设计、智能网联安全与多模式测试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三是建议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整车集成研发制造体系。依托北汽集团等整车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平台建设,加快L3、L4级智能网联汽车量产,促进产业升级。鼓励特定场景内物流配送、清扫环卫、通勤接驳等车辆采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新技术。

四是建议依托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加快突破智能路网核心技术,支撑车路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市智能交通、卫星导航、位置服务、高速无线通信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成果,进一步探索智能路网技术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中的关键作用,逐步实现交通环境精细化感知技术,建立“车基-路基”全域感知的技术体系,实现“人-车-路-云”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