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它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4月28日,毕马威发布《奋楫者先:“十四五”规划宏观趋势与机遇》报告,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和机遇。
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百万亿元,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此基础上,“十四五”规划从2021年起正式起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此次“十四五”规划不仅聚焦未来5年发展,更将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进来,对中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吴国强表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进一步冲击。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颠覆传统经济、产业模式,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新冠疫情的长期影响,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中国将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无疑是一本解读中国政策方向、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指南。”
毕马威中国今年1月份发布了《百舸争流:“十四五”规划行业影响展望》,从行业的视角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十大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本报告为该行业报告的姊妹篇,以“十四五”规划全文为依托,从宏观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未来5-1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十二大趋势。两篇报告分别从行业视角和宏观趋势两个维度对“十四五”进行解读,互为补充,以期全面帮助企业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向。
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有12个宏观趋势值得关注:
1.基础研究推动前沿领域创新
创新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十四五”的首要任务。中国将尤其加强在基础领域的研发,争取在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在内的7大前瞻性科技领域取得突破。一方面,我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将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从目前的6.2%提升到8%以上;另一方面,从国家、企业、人才三个层面采取措施,从机制上加强对创新的支持。在国家层面,将更好的发挥战略引导作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企业层面,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方面,注重完善、优化科技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全面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2.加快发展国内大市场
扩大消费和拓展投资空间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两大着力点。在消费方面,一方面提升传统消费和发展新型消费并重,另一方面促进消费升级和助力消费下沉兼顾。同时,中国品牌崛起、服务消费多样化、提升现代物流体系等也都是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投资方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持续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改造、绿色转型将成为重要抓手。
3.从网络经济到数字经济
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已经从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经济迈向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七大技术被列入“十四五”规划中数字经济下的重点产业。同时,“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此外,“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重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
4.壮大实体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体现了对制造业的重视。“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重从四条路径来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制造业向绿色、智能、高端升级;以及加速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切实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5.打造现代金融体系
更好的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主线。“十四五”规划要求金融对推动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帮助制造业降本减负。此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是普惠金融的重点。资本市场方面,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需要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和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此外,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也将是“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6.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市场主体1.38亿户。如何提升亿万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信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重从三大方面深化改革,推进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国企公司治理,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优化民企营商环境,激发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促进平台经济领域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7.以碳排放为抓手的绿色经济
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标志性目标。我国将从控制碳排放强度和总量两条线入手,兼顾经济增长和降低碳排放,发展非化石能源。同时,实现“30•60”碳目标需要百万亿规模的资金投入,绿色金融大有可为。“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构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信息披露要求、提高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资产配置、加大国际合作等将成为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
8.全方位确保国家安全
“十四五”规划首次添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专篇,突出强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以及生产、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增强对各类风险的应对能力。稳定粮食产量,多元化油气进口来源,补齐安全生产短板、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等将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任务。
9.完善新型城镇化
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预计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同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构建国内大市场。城市群、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和海南自贸港有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5+1”重要引擎。
10.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四五“期间区域重大战略将尤其关注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引领带动能力,以及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的交通枢纽和生态环保建设。对于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板块,“十四五”规划强调四大区域均要充分发挥其各自区位优势,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的多层次开放平台。此外,我国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大、海洋资源较为丰富,海洋经济也发展前景广阔。
11.关注人口和民生
“十四五”规划中关乎民生福祉的指标占比超过1/3,覆盖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民生领域。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让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从研发、诊疗等多领域发力,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2.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十四五”规划要求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发展。自贸区、自贸港作为中国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将被赋予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将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继续推动 。中国也将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此外,毕马威将陆续推出一系列十四五行业报告,涵盖零售、医疗、制造业与汽车等多个行业。其中,毕马威即将推出的《十四五行业影响展望-零售篇》将聚焦零售行业,在深入解读“十四五”规划对零售领域的工作部署和战略思路的基础上,分析其对该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展望“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的前景。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未来5-15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中国发展极为重要。了解“十四五”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前瞻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发现市场机遇。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我们认为加速智能化和绿色化两个转型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我们愿各行各业优秀企业把握时代潮流,百舸争流、奋楫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