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历时13个月的面板涨价迎来拐点,全球面板价格逐渐回落,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周期。本轮面板价格上涨时间长、涨幅大、全尺寸普涨、尺寸分化明显,对行业影响持久而深远。中国电子报聚焦此次液晶面板最长涨价周期,进行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经历了史上最长液晶面板涨价周期之后,近日,多家研究机构陆续发布了九月下旬的面板报价。数据显示,各尺寸面板价格创下历史单月降幅最大的纪录。进入10月份,面板价格的走势问题在业内的关注度有增无减。这意味着,面板行业已经进入下一轮周期。
对于面板周期,如何认识?怎样把握?能否破解?为此,《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到了多位专家与行业分析人士,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表示:“显示行业周期性问题中长期还会存在,我们正在进入下一轮周期。短期内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显示周期可能还会有变化,但目前的外部环境是否会对周期性产生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最长周期波动背后的推手
过去30年的时间里, LCD产品在显示面板产业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TFT-LCD技术传入中国大陆是在2000年以后,入局较晚,但目前中国大陆的液晶显示面板产业已在全球占据了主导地位。全球显示面板格局的每一次剧变,往往伴随着面板周期的发生。
“周期性基本上是所有制造业的常态,区别在于强度和周期性的表现。”胡春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显示行业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强周期性”行业,主要是因为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变化非常大,且这种变化与供需关系和市场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看来,面板行业的周期性主要是由于产能和需求周期,再叠加上经济周期造成的。对此,他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进一步解释道,显示面板是重资产资源性的工业品行业,参与企业少,投入产出周期长,在行业景气高峰期,产能无法快速跟进;大量的资本支出必然会产生庞大的折旧和摊销且与产量强相关,因此在行业低谷期,产能调整弹性亦很小。而面板的终端应用产品大多数是消费电子产品,与经济周期密切关联,而且市场化竞争充分,需求变化迅速。因此,作为上游主要核心部件的面板需要相当长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期间,随着供需的失衡,产品价格振幅巨大,利润对价格的变化极为敏感。
奥维睿沃高级研究经理荣超平从面板行业本身的角度,解释了液晶面板产业周期的形成。他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高世代线对低世代线的替代。随着产业升级,新进入国家或地区会布局更高的世代线,对现有的低世代线进行降维打击,所以整体面板产能一直在增长。其次是面板成本的下探。伴随着显示产业链完善、技术升级、效率提升,在产业相互竞争下,面板成本持续下探。从市场供需变化来看,供应/需求端偶发事件导致供需关系失衡,带来面板行业周期性转变。
当前的产业周期就是中国大陆G8.5/8.6/10.5降维打击韩国7代线,结果是韩国面板厂从2019年开始逐步退出市场,正好又遇到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因此面板行业出现了长达13个月供不应求局面。
赛迪智库集成电路所马蓓蓓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补充道,显示面板产业周期主要受到产能建设周期、市场需求波动、技术和产品应用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显示面板产线建设、爬坡周期相对较长,通常需要2至3年的时间,市场需求增长可能带动新一轮产线建设热潮,但实际开建与建成投产的时间差是造成面板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
“产生周期性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投资产能转化成供给所需要的时间与需求变化的时间不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匹配的差异越大,周期性就越强。”胡春明指出,显示行业走入半导体显示技术以来,高科技特性越来越明显,即从决定投资、形成产能到转化为有效供给的时间越来越长。而需求自信息时代进入智能时代,其变化的时间则是越来越短,所表现出来的也是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化很大,因此才有了所谓“强周期性”的说法。
面板周期悄然生变
从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一场历时最长的液晶面板涨价周期持续了13个月之久。“周期最长、涨幅最大、全尺寸普涨、尺寸分化明显”的显著特征,让这一轮的周期不同寻常,更是给液晶面板行业留下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那么,在此轮涨价周期结束之后,面板行业将走向何处?面板周期是否从此之后会有所改变?
关于面板行业接下来的走势,董敏的看法较为乐观。他认为,尽管面板行业刚刚经历了罕见的13个月以上的单边上涨行情且近期下跌明显,但是从近几年来面板价格的变化和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来看,显示面板行业正在努力走出周期性的特征,成为相对确定性的行业。接下来,产业中的存量产能逐步退出,新增产能逐步释放,显示面板行业将由过往固定的大而强的周期逐渐转化为由市场竞争、需求淡旺季影响的小而缓周期,波幅将显著减小。董敏强调:“追求资源类工业品的长期稳定平衡是不现实的。”
不过,也有部分业内人士持慎重的观点。“面板周期性有所减弱,但是不会完全消失。”荣超平认为,虽然整体产能在往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面板厂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但是之前随着需求的好转,各家面板厂产能扩张的行动并没有停止,需求回归以后,面板行业又再次陷入到供大于求的窘境中,所以面板走势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由此可见,面板周期性问题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是会发生一些改变。那么,面板周期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马蓓蓓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市场周期波动在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客观存在的,不过显示面板产业资本密集度高,周期波动时间相对较长,带来的影响往往更重大。长达数年的周期波动将给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带来较大压力,也可能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无法及时被监测到,助长供需不平衡程度,造成大额投资浪费。不过这一周期变化也为新技术升级和新进入者提供了一定的有利空间,当年韩国液晶面板产业就是借助反周期投资超越日本的。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产业周期,与技术升级配合通过时间差提升投资利用率,就可能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帮助。
胡春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周期性的强度在头部企业的努力下是有可能进一步减弱的,但还要取决于需求的变化强度、技术进步的速度和市场竞争的集中度。
调整策略积极应对下一轮周期
近日,据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各尺寸面板价格降幅在9月份创下了历史单月最大的纪录。电视面板在经历了近13个月的最长面板涨价周期后,自今年第三季度开始,走势出现反转开始下跌,至此已回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均价。
当前,显示面板行业已经进入到下一轮周期当中,表现为市场需求快速进入冰冻期,面板出货量同比大跌,面板价格失速下落。荣超平认为,这样的大起大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其实是非常不利的。此外,赛迪顾问产业研究高级分析师刘暾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面板价格的大跌或大涨并不是一种常规性的周期变化。”
“如何穿越周期”一直是显示面板产业中的待解难题。
荣超平认为,对面板厂来说,在目前产能出现过剩的情况下,应该迅速减缓原有产线扩产计划,积极调整产能结构,推动新产品和新技术量产,甚至需要考虑调整产线稼动率,才能扭转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然面板价格还会持续下跌,面板行业继续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
董敏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从整体行业来看,首先需集体加速对新场景和新产品的开发以应对传统消费场景的增长瓶颈和淡旺周期。其次,产能的新建、扩张和释放要遵循市场原则。从企业角度来看,面板厂要完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产线结构来增加生产柔性和市场弹性。最后,要根据竞争环境来选择、布局产业链的核心上下游环节,改变其主营业务工业品的属性,调整制造业利润分配的微笑曲线。
在马蓓蓓看来,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市场动向的观察监测,尤其要深入研究整机终端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积极与下游客户沟通,提升对周期变化的预判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时刻保持冷静头脑,在资金充裕时期加强研发和资金储备,在市场低迷期间适时反周期投资推动技术升级,以促成新一轮市场行情上升,占据更多优势。荣超平补充说道,目前我国面板产能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在价格上做到了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但未来面板厂商要良性竞争,避免无序扩张。
“此次周期之后,显示面板企业开始思索在后疫情时代摆脱周期性规律束缚,追求确定性成长的可能。尤其是头部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在保障供需均衡、适时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高价格弹性,特别是丰富应用场景等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胡春明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