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工信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五方面发力推动 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3月31日,在2023赛迪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式的工业现代化,就是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主体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如何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苏波分享了他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3-04-14 09:47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张心怡

3月31日,在2023赛迪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式的工业现代化,就是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主体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如何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苏波分享了他的观点。

新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苏波从三个维度介绍了新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是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32%,超过了排序第二到第五位的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总和。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门类中,有四成以上的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个人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二是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大批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组网、深海探测、自主航母列装、C919交付商业运营、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

三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达到2100多个,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达到3.2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2400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6000家。新一代信息通信、高铁装备、发电和特高压输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行业技术产品达到全球领先或先进水平。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新形势

苏波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也面临新形势。

从外部形势来看,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加深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严重割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和主导权的竞争更加激烈,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同时,西方各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加紧布局,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从内部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部分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不畅,中小企业经营还存在不少困难。另一方面,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技术产品供给不足、产业基础薄弱、要素成本上升等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

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大,产业链完整,宏观政策工具较丰富,稳住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基础条件,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当前,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和关键阶段。苏波指出,要从五个方面发力,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坚定不移把制造强国战略落到实处。一方面,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另一方面,动员引导企业等市场主体和资源积极投入强国建设,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努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奋斗目标。

二是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包括建立自主自强的智能制造创新体系,拓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建设优质供应商平台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支持航天装备、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同时,要利用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加快攻克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缺芯少魂”难题,保障关键核心技术先进可控,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实现“换道超车”,早日建成汽车强国。

四是加快提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包括全面梳理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状况,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巩固已有产业链,把产业基础和核心企业的根留在国内。

五是在开放合作中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包括全面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做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服务工作;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将核心技术能力留在国内;稳定和扩大制造业产品出口;加大“引进来”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务实推动重大合作项目,不断提高中国制造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