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标准

信息化社会的根本特征,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广泛通过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来实现。数据中心是信息化社会的IT基础设施,承担着企业/机构的核心业务运营、信息资源服务、关键业务计算、数据存储和备份,以及确保业务连续性等重要职能职责。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提供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157亿美元,且将在未来很多年内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目前新建的数据中心与以往相比,规模更为庞大,结构更加复杂。对于典型的数据中心而言,在其20-30年的全生命周期中…[阅读全文]

精彩瞬间

信息速递
1 2 3 4
高端访谈
核心历程
上午大会速记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我是郭婷,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很荣幸能够担任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今天是2017年2月28日,欢迎大家共同汇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见证GB/T33136-2016《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发布,并围绕我们关心的话题,共同交流,分享从运维到运“赢”的管理之道。
本次会议中,我们特别邀请到各主管单位领导: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
工业与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女士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悦女士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成熟度标准一直大力支持的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由于临时工作任务未能莅临,两个单位的领导在表达歉意的同时也委托会务组转达祝贺成熟度标准成果发布并预祝本次发布会顺利召开。
同时我们还邀请到政府、央企、金融、电信、制造等行业100余家单位数据中心领导、专家、同仁、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知名媒体记者共聚于此,我谨代表由招商银行、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银联、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成立的国标编写组,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媒体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的到来。
首先邀请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代表,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国标编写组组长高旭磊先生致辞。有请高总。
高旭磊:尊敬的李颖女士、陈悦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发布,在此,我谨代表编写组对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和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一直以来关注关心以及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界朋友特别是参加标准研制的30家成员单位领导表示真诚的谢意!
作为数据中心行业从业中的一员,不得不提到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电子商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提出和应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色和符号。在这个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实现业务创新?如何解决业务量的激增?满足性能的需求?如何能够符合监管和安全的要求,如何多快好省风险可控满足业务的要求,已经成为每一个数据中心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尽管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标准在数据中心落实和应用,但是仍然缺少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数据中心提供量化和数字化的评价管理方法,全面的指导数据中心能力建设和提升。我在和同行交流的时候曾经反复听到大家对这两个问题的困扰和担忧。
今天我们欣喜的迎来了成熟度标准模型,也就是GB/T33136-2016的标准,这是我们30家单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编写研发而成的,标准以数据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以服务能力作为切入点,对数据中心管理进行全面和科学的研究,在业内第一次提出了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这一概念,首创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能力框架、管理要求和评价方法。标准对于规范数据中心的管理,强化数据中心的运营、保证业务一致性、消除运行风险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我认为GB/T33136-2016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全面性:标准覆盖了数据中心全面服务能力。既包括数据中心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也包括数据中心规划方面的能力,以及数据中心作为组织的能力,共同构成了数据中心能力的全体。 适应性:标准编制组成员单位具有广泛行业代表性,编制过程中不断对框架和模型进行修整,形成适合推广的成熟度标准,标准了标准的合理性。
合规性:适合相关国家政策法规要求,保证模型的合规性。避免与现行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重叠冲突。
先进性:标准在引入国内外先进企业成熟度实践的同时,适度考虑目前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保持了一定的前瞻性,体现了导向和引领的作用。
回首标准研制的过程,我们有过多次召开集中会议、也有持续到深夜的激烈讨论。而当我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标准的时候不仅感慨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换回的成果,在高兴和欣慰之余也感到一些忐忑。诚然多家单位标准应用成熟评价已经成功证明标准具备普遍的适应性和旺盛的适应力,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存在着不足,本标准是否能够在全行业通用,切实帮助数据中心领导、同事有效管理和提升,仍然需要时间以及在座各位的共同检验。
在下午的分享会上我也会抛砖引玉,将标准在招商银行数据中心的应用与在座各位领导进行分享,在未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数据中心智能化发展趋势,借鉴工业4.0思路,加强将现有的最佳实践应用的集成研究,希望和业内同行一起继续研究开发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中心管理方法更好的顺应发展的潮流,支撑业务比较。
标准的发布实施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支持和指导,离不开编写组的各位专家辛勤劳动和离不开在座各位继续关注和鼓励。再次代表编写组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对标准一贯的关心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也衷心的祝愿各位领导、朋友身体健康、万世如意。最后预祝本次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总的精彩致辞,接下来有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女士发言。掌声有请。
李颖:尊敬的陈悦主任、尊敬的林宁会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对会议的召开和大家一直以来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支持,做出的贡献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就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信息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分享。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随着软件服务化趋势的加速,信息技术服务已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国务院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指导下,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年均两位数字的快速增长,2015年实现业务收入2.2万亿。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的比例首次突破了50%,达到51.2%。同比增长18.4%。2016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2.51万亿,占比达到51.8%,高于行业平均增速1.1的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成为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咨询、设计、集成、运维等多个环节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企业服务能力不断的提升,加速向价值链高端延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服务业外沿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网络智能终端快速普及,云计算逐步成为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水平不断的提升。服务领域已经由聚集于IT部门扩展到生产、生活的全领域。服务模式从信息系统建设走向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开展平台和数据的运营,商业模式也由项目建设向增殖服务、运营服务多元化方向发展。
大家知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战略新兴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进的制造业和先进生产力的非常重要的代表。但是,软件服务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自身也存在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软件服务业也存在着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模式的问题。云计算是整个软件服务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今天大家一块共同探讨这个标准也是它的核心意义所在。
标准是构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本,引领创新的重要手段,对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标准工作也是产业主管部门新时机转变职能职责创新行业管理模式的着力点,是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司2009年4月成立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在座的林宁书记也是我们这个标准的专家核心领导,7年多来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之下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发布了信息服务框架4.0版实施标准11项、在研制标准60多项、主导深度参与了服务质量、服务外包云计算服务领域等多项国际化标准,逐步形成了ITSS标准品牌。我们信息化服务业司,信息服务是我们主抓工作,我们总体思路就是打造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商。中国标准ITSS是我们标志性的一个品牌。
2015年我们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国家信息服务标准工作五年行动计划,力求进一步聚焦行业力量重点方向,为行业发展找到新的抓手,形成新的动能。
当前信息技术正处于融合创新、集成创新的发展大时代,产业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但是业务的运行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后台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关于数据中心的标准以数据中心建设为主,这也是体现了数据中心客观的发展规律,对于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缺乏量化的评价和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体系,这是我们现在整体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以它为支撑的云计算发展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服务技术分委员会,组织银行等骨干企业,历经两年联合编写发布了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以求通过标准解决数据运营过程中服务能力、管理方法等欠缺问题。从数据中心相关方实现收益、控制风险和优化资源基本需求出发,确立数据中心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具有的服务能力,从而发挥数据中心对前台业务的支撑作用,促进我国信息技术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支撑产业政策的落地实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在标准编制的过程中,编写组吸收了中国银联、农业银行等20余家金融、电信、能源、制造等领域的甲方专家共同参与。这也是我们ITSS首个由甲方主导的国家标准,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过去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逻辑是从技术到技术,后来从产业到产业,主要还是有一点供给侧,不说自娱自乐,还是供给侧自己主导的模式。应该说,这次这个标准更加实际,或者更加务实的体现了我们从需求侧以应用为核心,应用场景为主体目标来构建我们整个服务标准的思想和观念的实施。准确反应了甲方用户的业务能力和对标准的需求,标准编制中还在十余家甲方单位内部进行了验证应用。努力的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也将这个标准纳入其中。作为开展大中型银行数据中心服务能力评价工作的标准。以加强银行业数据中心运营管理能力的建设。
过去这些年通过抓标准化工作的实践,我们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行业管理特别是推动标准化工作,必须是基于市场的需求,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才能有生命力。在今后工作中,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将一如既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四为一体的工作思路,努力将标准工作迈向新台阶。
这里面我们主要下一步,一是积极推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围绕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云计算产业创新培育新业态的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关于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及相应的 “十三五”规划,跟我们这个行业相关的,联合地方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引导性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重点。今天国家标准委领导也在,我们在他们统一标准布局领导下从行业角度一起配合。
二是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加强供需对接,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云计算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化和信息化是立部之本,28号文,“中国智造2025”是中国智能制造,量化融合,以及制造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是路径。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制造业信息服务是大文章,整体推动工作怎么让这样一个大的发展目标落地?从我们司角度来讲,我们一方面是要抓横向的工业云部署,把整个服务向云上迁移。同时抓整个细分行业,以工业软件为核心的集成应用解决方案的打造,这是我们下一步主要的发展重点。
以工业云、政务云为推动重点,全面深入普及支持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开展创业创新。
三、利用标准引导行业迈向高端。进一步做好ITSS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工作服务标准体系、组织开展信息服务标准应用示范,开展应用示范区的建设。
这都是现在实实在在的让五年行动计划真正落地实施的重要工作举措。培养标准化人才队伍,开发关键支撑工具,培育品牌企业。通过应用带动标准完善和相关工作持续跟进。
各位领导和来宾,我们愿意与各位业界同仁一起,一如既往的共同协手努力,推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各方面的工作,共创产业更加美好的发展未来。
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局的发言,下面有请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标准管理部副主任陈悦女士发言。
陈悦:尊敬的李司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邀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国家认监委科技标准部对国家标准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
“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特别强调质量,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就质量的阐述分量更是前所未有。总书记、总理讲话中多处提到质量,深刻阐明了质量与新常态、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明确指出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认为就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无疑是各个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中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与之配套的设备,还包括信息系统软件信息资源和人员,管理制度等等。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所以,数据中心的质量有很强的特殊性。而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更是叠加了对服务的质量要求。所以对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这项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相关研究和实践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
2005年,联合国贸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提出计量、标准、检验见证、认证认可共同构成国家质量基础NQI,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将NQI纳入国家战略。美国的创新战略、德国的工业4.0计划、欧盟的地平线2020计划。把提升NQI技术水平作为核心任务,NQI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支柱,也是质量强国的根基。我们国家认监委作为国家认证认可工作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国家认证认可的工作建设。2017年认证认可工作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提高认证认可供给质量,加快建设认证认可强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国家认监委将更加注重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各行业提供更好的评价工具。标准的发布是一个新的开始,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继续共同努力,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高水平团队,也得到了业内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着标准的广泛应用,在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提升方面,起到基础的支撑和引领发展的作用。
最后预祝国家标准的发布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感谢陈主任的致辞。接下来有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书记林宁女士发言。
林宁:尊敬的李司长、陈主任、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对本次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中国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编制的30家参与单位表示感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的组长单位和全国信标委秘书处单位,我们叫ITSS分委会,自2009年至今7年的时间,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果。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和集标准研制、标准验证实验、标准应用为一体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协同推进ITSS研制和应用。
二、研制发布了ITSS体系框架4.0,中英文版。制订完成了国家标准电子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12项标准的制订。
三、推动标准应用在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20个省市召开了标准的培训会,全国共3500多个单位。有6000多名代表参加了培训,截止目前已经有710家企业获得了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证书,在金融、电信、广电、电力、政府等领域推动ITSS应用。
云南电网、浙江移动、辽宁移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通过ITSS运维通用要求成熟度模型,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
四、支撑由工信部联合国标委共同发布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6至2020开展信息服务标准体系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改进,标准化人才培养,国际标准化等重点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的涌现,推动数据中心快速发展。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前面提到的ITSS体系框架4.0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数据中心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将数据中心的建设、运维、运营和服务标准纳入了该标准体系框架,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正是在此背景下于2014年9月获得了国家标准立项、并在招商银行等30家银行、电信、能源制造等甲方代表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完成了标准制订,GB/T33136-2016,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创性的把机房、IT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人员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提出了数据中心的定义。并借鉴ISO20000、ISO27000等标准和最佳实践,充分考虑数据中心现状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数据中心完整服务能力框架,规定了数据中心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和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管理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三类数据中心相关组织。
一是大型数据中心,包括数据中心的内部组织,商用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数据中心等。既可以用于自身评价,也可以依据标准对成熟度能力建设进行规划和实施。
二是IT服务相关的咨询和实施机构可以依据本标准对数据中心能力成熟度现状进行评价。发现差距提出改进建议,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步骤的完成成熟度的咨询,给客户提供完整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管理框架、管理体系。
三是第三方机构可以采用基本标准规范的评价准则对数据中心成熟度实时评价。帮助被评价数据中心确定成熟度水平,识别存在的管理空白、短板和问题。规范、规划未来的发展途径,持续提升数据中心的管理水平,降低风险,优化资源,以更好的服务于组织内部和外部用户。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让我们一起共同借发布会这样的一个机会,来总结改进、共同营造数据中心标准化工作的生态环境,推动标准,包括应有的社会价值。
最后预祝本次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林书记的发言,下面有请中国银联技术部副总经理于晓滨先生。
于晓滨: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首先向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各位领导同行专家和国家标准化机构的共同参与和辛勤劳动,使我们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的水平提升有了统一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
随着过程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我们经过多年的社会民生服务和经验积累,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稳定、安全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当今以信息化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中,各单位数据中心承担了核心基础性的功能。因此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对于衡量提升我国的服务能力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联作为参与此次国标单位之一,非常有幸与兄弟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中国银联至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金融机构和广大持卡人的服务理念。在建设和运营以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商业银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积极联合商业银行产业等各方,推广银联卡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创建银联自主品牌,推动银行卡产业的应用发展,保障银行卡跨行、跨地区、跨境的使用。
目前,中国银联网络和服务已经延伸至全国及五大洲160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交往做出了应有的努力。这都得益于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稳定的运营服务能力的保障,因此,我们非常欣慰的看到有这样一部以提升数据中心运营服务为目标的国家标准出台。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自身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也使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形成了统一的共识。通过对标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水平不断的提升。在当前,金融科技日新月异以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成为企业成功必由之路。
在IT整体架构向着开放、敏捷、智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数据中心的运营和创新服务需要国家标准的有力支撑。银联长期以来十分注重数据中心的创新和研发,目前在生产系统上,构建和应用的云平台、基础平台,实现了部分数据化、自动化及场景化,并向智能化演进。
银联正推动全生命周期标准化管理和运营数据管控、构建数据中心创新服务体系。我们注意到这次国标成熟度模型首次提出了创新管理在数据中心的重要作用,标准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间技术和产业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标准的竞争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评估各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各国创新能力的标志。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的发布,代表着我国在IT管理的标准研究和应用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银联在国际标准工作中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我们的国际化标准团队长期参与国家支付标准组织工作,参与相关标准自修订,我们希望在IT标准运营方面参与更多的国际合作。为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的国际化贡献绵薄之力。
技术运营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服务能力提升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能力成熟度概念的提出与数据中心以往管理标准最大差别就是它不仅是一个静态评价标准,更是一种持续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演进方式,为数据中心各个演进阶段提出了明确路径,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规模和不同的行业。对于金融行业尤其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银联全程参与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国家标准编制,还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参与数据中心的实际评价。并获得了较高的成绩,这既代表了我们目前的服务水平的认定,同时也看到了与成熟度模型的差距。这将有利于我们向着运营管理的目标不断的迈进。
最后我衷心祝贺成熟度标准国家标准发布,并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国家标准的应用和实践中。祝愿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于总工的精彩致辞。
下面继续本次会议后续议程,有请本此会议承办单位代表华为技术公司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总经理俞涛先生发言。
俞涛: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承办方华为公司参加这次国标发布会。我们对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接下来介绍一下承办方单位。招银云创总经理韩涛先生、趋势引领总经理邓宏先生、上海翰纬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天祖先生、管易众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珷先生。
我们知道数据中心目前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核心资产,也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90年代的时候我们叫电子化,那时候大家提倡的都是无纸化办公,这时候信息开始规定到以存储为单元的电子化存储中,这时候叫电子化时代。
下一个十年叫信息化,无纸化办公会有很多流程,这个流程本身是电子化的,我们以前办事情是要通过天梯的,打印出来领导签字才可以往下推动,后续这个流程变成电子化了,这是信息化的过程。信息化过程进一步推动了数据中心的地位,因为所有的日常办公包括生产都需要数据中心承载体去驱动。所以数据中心这个位置比前十年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像金融行业发展是最早的,金融行业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他们一个生产中心了,这是实际情况。像制造企业,非常核心的业务都在数据中心,比如华为公司每生产一个PCB板材都需要到数据中心取数据,整个生产过程,数据中心它的位置已经是不可替代了。
接下来这十年,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化了,数据中心和平民百姓娱乐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在BAT提供的各种手机应用服务已经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这些内容在什么地方承载呢?不是手机上,而是在数据中心上。
我们现在去一个陌生地方,昨天我父亲给我打电话说去一个陌生地方需要小心、做好准备。其实现在只要有智能终端到任何一个地方,比如我1月份去了瑞士,跟瑞士电信做了一个数据中心交流,去那个地方你发现手机APP装上以后,你的行动路径包括预定酒店,所有的车辆,比如说你坐一辆火车所有都是可以基于这个手机完成的。它的载体在哪儿呢?在我们的数据中心。
所以归纳一下数据中心的几个发展,这个发展过程中已经变成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核心生产中心了。
基于这个,我们讲数据中心发展是不言而喻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回到现在数据中心这次国标的发布会,它是做能力评估模型的,就是能力成熟度模型。我们前期看成熟度模型的时候很有感触的是,华为公司90年代引进了一个流程叫IPG流程,是训练你的产品开发能力,因为产品开发涉及到很多能力,开发是必须的,市场、制造、供应、采购,很多部门在一起。以前开发是完成了以后告诉市场要去销售了,告诉服务要去维护。这些部门之间是脱节的,怎么办?我们需要有一个流程把它穿起来。这个流程是告诉我们一套方法论,怎么从做一个产品到最终销售一个产品、再到服务一个产品的成功率。我们90年代做产品的成功率以10产品为例成功2、3个不错了,目前我们IPG流程能够保证开发一个产品肯定能够走向成熟。
还有一个我们华为引进了CMM,是软件成熟度模型,这个模型是华为公司最开始做VRP软件的时候,包括我们公司也做业务软件。大规模的业务软件开发,包括VRP开发都是几百个软件公司在一起做的代码,一个版本就有几百万行代码,这个过程需要很多人协同,它也需要一个模型或者一个模式把它组织起来。最终我们通过二级、三级、四级往上升,通过成熟度模型以后,华为VRP软件在全球来看它的质量目前来看是得到国际认可的。
前一阵开玩笑,美国硅谷公司说交换机“白盒”化需要一个第三方操作系统,当时甚至建议华为把交换机和路由器上的软件能够开放出来,这说明成熟度方法论可以对我们的产品开发和我们所做的业务能够持续的引领它做一个很大的能力提升。这是让我感触的两点。
我们这次发布的数据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我看了一下内容,我们前期也参与过了。它是集中了国内包括国际先进客户的数据中心经验,这些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这些经验写出来成规范,它的好处是把优秀的数据中心经验分享给全社会,让所有人在建数据中心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模型。我们这里定义了三个模型,一个是构建阶段,你的规划,你的后续发展是什么,项目管理怎么去做。第二部分是运营,你的数据中心怎么运营?风险怎么控制?怎么做安全生产?流程上怎么处理? 最后一步是组织,在华为内部叫组织和人才,人才怎么培养,能力怎么不断的优化,这一套方法论使我们数据中心单元业务模型不断的走向成熟。我们坚信标准是迈出的第一步,后续数据中心发展方向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的事件。
而且从我接触的客户来看,中国的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已经在逐渐引领全球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像我们在去年10月份见了一个荷兰运营商,也是全球比较领先的运营商。当时我们介绍了如何跟腾讯联合创新数据中心、跟阿里怎么联合创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对他来说非常诧异的,我们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已经非常领先了。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标准和规范引领数据中心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华为公司乐见其成的。
刚才一些领导发言中提到,这个标准最大不同是基于需求方的,不是基于供给方的,这其实在全球很多标准组织和论坛上来说,这个趋势也是逐渐成为业界发展方向的。比如说美国全球TOP级别的客户组成的一个论坛,也是做数据中心生态的。
还有就是,最新的主导方比如说国内的一些针对数据中心标准化模型,像一些产业联盟等很多,都是我们华为客户发起的一些标准论坛。华为作为一个承办方或者是作为一个机构参与进去。其实华为自然就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这跟华为本身多年来主导的思想是一致的,华为本身就是以客户为主,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通过这个过程创造我们自己的价值,最终能够活下来。这也是我们任老板天天教导我们的一个工作方法。这也是华为公司作为承办方,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么重大的事件中来。
看一下最近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刚才讲到了数据中心过去30年的发展,接下来数据中心面临几个技术挑战。一个是云计算还有SDN,这些东西核心是自动化和智能化。数据中心目前,各行各业客户已经关注到要实现云网协同,就是云计算和云网络协同实现自动化,这是第一步。我相信很多客户如果自己做数据中心的时候都逃不过云网协同,这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做智能化,更多的是替代可视化,就是数据运维本身整合。云网协同本身是对数据中心复杂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它比过去数据中心更复杂、因为它是动态虚拟化的。要去定位它的问题,或者找到它的事件的话,你找到它的固定位置很难,因为它的创建都是动态的,动态情况下怎么做运维?一定是智能化的。这样的话数据中心才能变得很完整。
所以我们认为后续数据中心发展应该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重点是自动化,后续会在智能化上做文章。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新的解决方案出来。
华为公司也和国际国内领先企业持续的推进合作,不断的在数据中心领域创新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下面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华为在这方面的战略诉求。
华为去年提出了ALL-Cloud概念,云本身现在大家都认为是数据中心自然变成云。但是我们在体会云的时候是一种服务,这个云后续不一定是数据中心本身,它包括客户连到数据中心的连接,客户到客户的连接,都是一种服务,都可以云化,云是一种服务,而且是一种动态的,高体验的服务。云本身要从数据中心走出来。
包括连接所有客户所有终端的网络也都会云化。我们华为公司提出ALL-Could概念主要是讲云后续发展方向。现在数据中心云化本身,我们认为解决方案架构基本有了,但是到数据中心这块和解决方案这块都需要云化,这是我们后续发力重点。最终华为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使所有的数据中心和网络,都能够实现高的自动化,怎么体会呢?
举一个简单例子,我们发现很多行业,一个数据中心维护效率,按服务器平面来看一个人差不多200台服务器。现在领先公司一个人上万台服务器,1万台的数据中心最终维护力量就配备1个人。现在大量数据中心是几千台服务器,新建数据中心可能是几万台规模。我们如果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话,可以把人的生产力提高,同样这部分人可以维护更大规模的信息系统。这是我们讲的最终华为在这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提高所有客户在信息系统和连接这方面的生产力。
第二个,我们现在集中精力做一个事情,就是智能分析系统。全面云化以后,这个系统本身的复杂度是提高了,就跟我们讲现在的自动挡汽车和手动挡汽车相比,自动化的一定更智能化,但是变速箱更难维护,这就需要我们维护能力有所提升,这需要一些工具支持,我们叫智能化,跟很多分析系统相关。
华为公司在网存量有1万亿美元,这块服务本身效率怎么提升?后续我们最终解完这个题就是智能化。这是我们后续的发展方向。
下面简单汇报一下我们在跟国内外客户在数据中心领域的一些创新。像金融领域,我们跟工行,全面助力工行云转型,在金融私有云方面华为跟工行做了一个联合创新。
同时我们跟汇丰银行也在开始做这种联合创新,也是希望为一些国际领先银行提供先进解决方案。
能源领域我们跟中石油一直是战略合作,去年我们帮助中石油数据中心实现向SDN转型。
制造领域我们现在正在跟德国大众做联合创新。同时我们在国内跟东风汽车集团一块探讨云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在政府领域国内也做了很多云数据中心。互联网领域就不讲了,像BAT这种公司,我们目前在BAT解决方案在国内是第一位的,很多领先解决方案也都是同BAT一块探讨出来的。
运营商这块就不讲了,这是华为传统优势客户,华为对运营商领域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希望后续华为通过我们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服务于更多的客户,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做更好的数据中心。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俞总的精彩发言,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副主任吴晓龙先生。
吴晓龙:尊敬的陈悦主任、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的吴晓龙,我发言的主题就是感谢,会念到很多单位的名字,大家可以最后鼓掌。
我们作为成熟度标准模型的发起单位和参与单位,我对工信部、国标委等对此工作的关心重视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领导百忙之中光临发布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领导从各个方面对标准编制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编写组中参与的专家都非常高兴。并备受鼓舞。丰硕的成果凝结着大家共同的努力,在这儿回顾一下标准编制的点点滴滴以此代表四家发起单位对大家的付出表示特别的谢意。
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是标准编制的特点,编制两年多的时间里,所有参与单位和个人尽其所能,贡献智慧、贡献资源、力量。在此期间编写组分别在北京、深圳、上海、重庆等召开十几场标准编制专题研讨会。在这儿特别感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0公司为会议做的精心准备,无偿提供会议场所和交通及膳食的便利。还要代表各单位派来的技术专家他们经常为了标准的编制加班加点,主动完成安排的任务,自觉自愿承担临时的工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困难,确保了标准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这个标准编制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就是DCMG工作组、国标工作组,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努力,特别感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银行、国泰君安、成都信息化发展中心的共同努力。
标准的生命在于应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但是我们高兴的找到一群志同道合一块吃螃蟹的人。标准在开发过程中有数个单位主动积极应用实践标准。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感谢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等,掌声感谢以上我提到的各家领导、和技术专家对标准编制做出的努力和奉献。谢谢大家!
还有一个任务就是邀请十几位领导和代表上台共同启动标准的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 李颖女士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标准管理部副主任 陈悦女士
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国标编写组组长 高旭磊先生
中国银联技术部副总经理 于晓滨先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书记 林宁女士
原太平洋保险(集团)后援中心建设办主任 肖建一先生
中国石油数据中心(昌平)常务副主任 陆春阳先生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彭伟军先生
国家开发银行信息科技局副局长 罗剑波先生
中国银行数据中总经理 李世京女士
华夏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易永丰女士
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数据中心主任 詹志辉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数据中心副总经理 毛梦非先生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国标编写组首席专家 张剑先生
招商银行数据中心、国标编写组秘书组长 张凯先生
上台共同开启标准的应用之门。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

下午大会速记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
管理更加简易,众家共同分享,我是管易众享王睿珷,下午场的主持人,谢谢大家!
上午我们一起见证了国标发布的高光时刻,我们共同看到了来自主管单位的认可、编写单位的自豪、参与单位的期许。从14年筹备和立项、到15年编写和报批、到16年应用和发布,三年时间充满了争执、欢乐、遗憾、开心、寂寞、疯狂、矛与盾,冰与火。我非常荣幸更非常庆幸,能以秘书组和行业专家的身份全程参与成熟度国标的建设、应用和推广,非常感谢更非常感激,招行数据中心高旭磊总经理、张凯经理、信安中心张剑老师、电子标准院周平主任、以及中国银联、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兴业银行等国标参与单位领导和专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下午的时间,我们邀请到多家深度参与成熟度国标建设和应用的单位,“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从运维到运赢的管理之道。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下午第一位演讲嘉宾: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国标编写组组长高旭磊先生,有请高总。
高旭磊: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招商银行数据中心的高旭磊。我分享的题目是:从运维到运赢。这个话题这些年来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也是我们国标工作组当初制订这份国家标准的出发点之一。从运维到运赢有很多种英语的翻译法,我的翻译就是FROM OPERATION TO OPERA,之所以这么翻译不是因为这两个单词押韵,更重要的是Operation在英语中是运作、操作的意思,而Opera是歌曲,更像是一种艺术。所以从运维到运赢就是基于科学而胜于艺术。
首先谈一下关于数据中心怎么样才能做成功的话题。我个人从事数据中心工作有十年以上了,但是很惭愧,至今我也很难说做的成功了,但是我对成功确实有一些思考。我认为数据中心和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一样,它的成功关键的就是好的管理,而任何一本管理书上都有管理的秘诀就是科学加上艺术。科学是有规律的,可以重现的,可以复制的。而艺术是属于天才,往往不可以重复也很难有规律可行。下面我们看一下,科学加艺术的完美心中的组合:比尔盖茨+鲍尔默,右边这组是库克和乔布斯。我们知道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是非常伟大的企业家,非常成功,但是没有库克和鲍尔默他们也不会成功。可见一个人无论他的能力多么强,多么天才,如果他把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已经有最佳实践的科学流程上,这可能不但对天才能力发挥是有影响的,更重要的是可能拖累他的身体健康。
讲到这里,我感觉无论做好一个公司也好,做一个数据中心也好,在座有很多专家和数据中心的管理者和一些领导,都有一些非常伟大的想法,也有创业的激情,有很强的创新力。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这些精力和想法要花在最关键创新工作中去,而把一些已经有最佳时间的东西交给一个基于最佳实践的标准,这是最好的组合。
讲到从运维到运赢,首先要分析维和赢这两个字。“维”是什么意思?就是马车顶的四条带子,后来引申为基本的原则、基本纲领。比如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就是我们国家的四项基本原则,这四项基本原则不行了国家就要灭亡了。而运赢的赢字很简单,应该是来自于一个战争中的名字。讲到战争兵法中有一句话叫做“以正和以奇胜就是战争中要通过基于最佳施展的正规军才能获胜。奇胜就是势均力敌以后就可以发挥科学家的想像能力出奇制胜。
说了这么多就是反应一个道理,无论是作战还是管理一个数据中心还是管理任何一个组织也好,都是要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作为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挥艺术家的创新能力,最后获取胜利。
看看运维中是不是有这样一些基于最佳实践的标准。早上各位领导谈的非常多了,再略微补充一点。我认为从工业1.0开始到现在追求的4.0有很多伟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专家都产自于产业革命时期。比如说我们看到的泰勒科学管理方法、霍桑实验诞生的基于行为的管理方法。再比如说精益生产GIT等这样的伟大理论。今天我们很多的理论和思想都是借鉴于这些,比如CMMI,包括敏捷开发,就是直接来自于精益管理。
我们国标编写组专家讨论感觉确实还不具备一些伟大艺术家的特质能够凭空发明一些理论,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做搬运工,把来自于ISO2000、25999、2301这些理论再加之来自于科学管理这些思想,搬到我们的制度中来,就有可能形成一套最佳实践。这套最佳实践又可以协助我们各个数据中心管理专家和管理者们分担他们的一些精力,使他们有更专注的时间可以发挥他们管理方面的专长,实现创新。
下面具体讲一下国标成熟度的问题,早上讲了很多了,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已经在去年10月13号通过了咱们国家的评审。正式通过国标CB/T33136-2016,在整个国标研制过程中,从2014年国标工作组成立到2015年末整整两年时间,发起单位是招商银行、中国银联和中国信安中心、以后又吸收了第一批9家单位,这个过程中和GCMG相关标准合并。这两年过程中,早上各位领导都发表了很多感慨,大家确实是风雨无舟,无数不眠夜终于把标准制订成功了。
下面看一下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能力框架设计方法。什么叫利益相关方比如这个企业的员工、这个组织的领导、可、监管方和这个组织周围社会环境、社会公众都是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归结一下一般有三个。实现收益、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根据这三个诉求我们可以洞察数据中心的目标,支撑这个目标我们再归结成三个能力域,战略发展能力个运营保证能力以,组织治理能力。
这是一张具体的表格,比如说针对实现收益列出数据中心要达成的一些目标,为了控制风险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对应到了支持的域,把这些域进行归并,我们就可以形成数据中心成熟度的二级能力分布。向上归并成三个大的能力就是战略、运营和组织治理。向下分别成为33个能力项。具体来看这些能力项。
比如说把标准看作是一个驾驶汽车的人,就可以看到,战略发展就是这辆汽车的方向盘,它往往要回答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是哲学家或者是小区保安都要问的,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组织治理就是开车这样的人,而我们的运营保障则是油能和刹车。如果把它比作一个房间的话,质量保障和安全保障就是这个房子的竹子。
可以看到对这些能力项,按照七个能力评价要素、人、技术、流程、政策、资源、文化、领导。包括它所分解八个能力的子要素,再加上一些独特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点这两个相结合可以对33个能力项进行打分。我们每一个能力项都会从0级到5级评比,对这些能力项的评分进行加权平均以后可以合成整个数据中心的盈利凭证。也对应到70级到卓越级。
招商银行,2015年针对国标对招商银行现在数据中心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我们认为要做好成熟度要关注主板,有一些能力项目是我们平时关注比较小的。比如说在数据中心工作的员工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及要巴黎他们的健康。另外也要关注一些重点,比如说变更、应急、问题、把一些关键要素抓住了。其次就是要综合平衡的发展。
在运维的改变中我们一共进行了27个改进,其中新建农业项目5个,这是之前没有考虑到的。2013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短板,随着时间推进这个板越来越好了。 数据中心能力逐步提升,总体来讲我们在2013年恩刚刚达到电子标准,几年努力,通过PDC反复循环,2016年首次跨越了优秀级。
下面回到开放共享合作共赢这样的一个主题。目前国标已经正式发布了,接着下面我们愿意和各个业内领导、同事、单位做以下几件事情,欢迎大家在会后和我和我的同事进行联系,以及国标工作组其他成员联系。
一个是我们要把管理模型标准变成ISO,就是工作组第四组,据说今年5月份在日本还要召开另外一次会议。另外成熟模型最佳指南也在编写,让其尽快更好的落地。行业方面招商银行、中国银联、五矿集团、中央电视台等都离不开试评价和评级的工作,欢迎各位参与其中。
我们招商银行已经成为了一家公司,就是招银云创公司,成立这家公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广这个数据中心成熟度的模型。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报告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总!我在招商成熟度标准里面做了三年的成熟顾问,有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创新。什么是艺术的创新?我认为是让招商数据中心能够保持一个非常亢奋、或者说非常积极非常高度的执行力的表现。
第二个我认为是执行。什么是执行?换句话说,是一根筋。其实刚才高总说的科学的概念,什么是科学执行?什么是科学一根筋,用非常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高总通过两个案例向大家完美展现了创新和执行,非常感谢高总。
我在招商做三年咨询顾问之前,在中国银行也做了一年的咨询顾问,非常巧合的是,这一年里面正好是中国银行来做恩全球数据上收、并且拥抱全球监管的一年。作为在世界上能够代表中国银行形象的国有银行如何能够持续的提升熟悉度,掌声有请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国先生。
杨志国: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我认为是个好日子,2月28号,是2月份最后一天,是值得我们庆祝的日子。俗话说CB/T33136-2016这个数字也挺好的。今天是2月28号也是值得自豪的日子,中国数据中心正因为有了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大家不要看的简单。第三个,2月28号今天是值得点赞的日子,CB/T33136-2016获得国际组织标准的认可,这可料了不得,中国可以拿自己的标准走向世界。所以值得点赞,今天代表参与当时数据中心服务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想法和体会,自己感到非常容幸和荣耀。
在数据运维方面,我去年在工信部、建设部等几个大会上做了发言,我们一直谈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一直发展非常快,也非常大。我去年也讲过,我们向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了不起,他们帐户数超过10亿以上,运维客户数也是5、6亿,每天交恶量都是3亿以上,怎么做好数据运维确实要有自己的规范和标准。
今天结合我们的最佳实践给大家谈一谈我们的体会和想法供大家参考。大家知道中国银行数据中心是在最佳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今天我的题目是在竞争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中国数据中心中心成熟度之道。我想中国银行是一个代表,招商银行业是一个代表,所以我们中国是在竞争中发展,创新。高中也讲了这样的一种脉络。
实际上数据中心它是引进了国外最佳实践,国外这些标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是服务于实践。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心得,特别是中国银行全国现在36家一级分行都实现2000和25000的标准。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呢?我认为成熟度它的东西为什么好?它是集2万和27000的理论是大家实践。不光有技术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一个数据中心没有好的环境,一听到晚吃没吃坐没坐,肯定不能做哈数据中心。所以这是我们引进的一些数据中心任工关怀这就是最大的实践。
我们中国银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成俗度标准,我们在数据中心成熟度标准未发布之前,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运营管理体系。我讲了从运维到运营,实际上我们包含六个方面,包括飞行管理体系、运维管理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和技术转动体系和能力发展体系。我们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药物,数据中心没有安全就谈不上运维。稳定、安全、可靠、快速有序是做数据中心的重要原则。
运营是效率加质量,数据中心也要创收有效益,因为你节省的每一度电,你的版本安装,所有以前要10个人安装,现在1个人安装。所以我们提出了在最佳实践过程中,是由6个体系建设发展而来的。
我最早在省级行当处长,98年到总行,当时我们开始组建几大数据中心,最早我知道我们中国银行是1052家数据中心中心,现在我们中国银行数据中心中心承担了36家一级省分、3个海外信息中心,和亚太、欧非、美洲整个上收42个海外机构,所以非常大。摆在我们面前的确实是非常繁重的任务。所以数据中心要摸索一套自己的管理经验,还是非常简单的。顺应国外的标准就是是或否,没有最好就可以了。你怎么衡量这个标准?也几个指标,比如可用率是不惜达到9999,服务质量是否达到99%以上。这都是成熟度模型的对应。
要继续量化你的管理方法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特别是国外签包括我们跟新加坡签二手协议非常严格。
所以,服务能力你怎么样去做,我们当走在前面,所以我们中国银行形成了两地三更新的格局,同时正在建合肥和西安数据中心,现在正在打起来环境。这样有上万台云数据中心管理摩擦就出来了。所以它的基础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是中国银行在实践中去摸索出来的东西,题目非常大。我们看看6个体系建设怎么来的。构建框架是基础、组织文件是保障、实现优化是关键。组织文化非常关键,不可小看。
构建管理框架,我们叫内容管理体系框架,这个框架是非常合理的,从组织保障到制度建设到落地,到继续采取优势等等,都有一揽子的方案。这个框架比较适合于把我们已经有的相关表都引入其中了,现在已经有了中国银行特有的管理框架。它要服务数据中心成熟度形式,这是落地落在成熟度模型上,导出来以后基本服务这种领域。我我们招行管理框架有不一样的地方。
营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一得数据中心非常重要,比如高总你不抓数据中心肯定是一潭死水。数字中心成立了,参与了很多兴趣小组,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管理平台,我记得每年我们数据中心将近有几百人,每年会邀请很多子女到我们数据中心参观,给他们一个心情,看看他们的父母亲在数据中心干什么的,看看我们的数据中心怎么样。所以我希望大家从事数据中心管理的把这些东西学回去。
营造组织文化我们主要抓住人员,我们数据中心50%研究生毕业。我们逐年提高在职人员再培训,培训每一个人不能少于50小时及还有专业培训。指定的方法就是包括CCIE等这些证每年增加5%。到2020年我们将纳到30%的数据中心认证。
还有一个优化就是容量管理。数据中心峰值管理很厉害,所以我们对马云同志又爱又恨,他引领了中国网上交易每秒12万次,他们搭了系统以后有这个交易量。我们所有银行加起来才每妙5.4万次,我们为了应对双11也有峰值管理。
还有就是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要不断的优化它的技术架构、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等。现在我们更注重功能性的投产,我们要像银行学习,他们有40%分到非耕产品上,非更运维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同时还有一个测试管理体系,这也是我们独有的,有的测试我们把显性和数据侧侧都放到我们中心了。因为性能测试是非常关键的,性能测试不能缺少。系统两天以后或者三年以后她的性能会慢慢有变化,把性能嫩放到最优。
创业要求:我们很多项目获得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的奖,这两年我们在人民银行、工薪会有30万奖项,实适创新也是企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准。比如以前招行成熟度也是不断的创新,融合世界最甲管理理念的创新。
所以最佳实践就是提高运维自动化水平办?数据中心靠人运维吗?不可能,靠我们大量建立外卖解决吗?不可能,是靠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个单位所有的运维系统IT组件有十几个万,城市度不好,靠人运维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集成建设和自主研发反应我们有大量的投入,我们组建自己的平台团队,研发人员怎么样跟进特别多,对我们的安全生产也带来了一个好处。
运维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我们推出了全球一体化监控平台、应急响应协作平台、自动化操作、一体化灾难管理平台、运维流程管理平台。
上面提出了一些优化和布置,一个脉络一个脉络的走出来,最后我们继续探索。探索什么呢?让我们来探索这个标准是不是适应我们中国数据中心?我们加入国标工作组以来积极参与讨论,它的框架和标语的形成也贡献了中国银行的一些经验。同时我们也从参编单位学到了很多经验,对技术先进新领域的最佳实践。参与了实践以后怎么导入模型呢?我们也立了一个规矩,然后评级评估再完善。
特别是在差距评估方面,我们有三个能力项十一个子项和33个服务项,对比差别。2000和27000只有是和不是,这量化是有指标的,是实在的科学的东西。大家看模型以后通过我们不断的实践,到丰富中国银行六个体系建设再去套这个模型的时候还挺准确,真的一点不差,挺好的。所以说这个模型是有它的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确实可以在我们中国数据中心生存下去的。
确实,成熟度不能咱们自己说了算,还可以。张剑组长到我们那儿评这个模型,看是不是能达到这个模型的标准。在战略发展、运营保障和组织治理方面都是可以的,得分是3.98分,确确实实我们还是下了很多功夫。所以IP21000和3000来了之后,对照个人能力项的时候,确实是有些差距,做的不好。特别是没有好的环境是不可能做好运维中心工作的。所以我们加了一些升华优化管理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标准。
我们的收益确实很多,综合优化的体系、量化了指标,确定了自信。现在我们把数据成熟度的模型的指标全部拿到数据中心绩效考核,你定了什么率,鼓掌有没有时间?钱都纳入绩效讨论了及跟每个人的工资挂钩。所以确确实实我们是把所有流程做下来了,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落地。
说三句话,制度管人。流程分责、按标准做事。每一个角色,我们不叫总经理、副经理,我们就叫总经理负责制,你有你的角色。你的病人经理不能也承佃你的角色。 大家知道流程不流这个层需就是死的。。然后有变更那么就要往下驱动,还要有批准。所以按标准做事,成熟度模型只是一个标准,也是流程、制度,不能光看它就是一个制度,它既有制度又有流程又有标准。
我给他们的最高标准,既是制度、又是流程、又是标准,所以我给了这个模型比较好的评价。它不光是像2000和27000这样的东西。27000流程讲的多标的少,因为他不会太多的讲多的挺好。
所以我们再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多元化、标准化。
记得去年10月17号,国际无线电标准和机构3GBB,87次会议在美国召开,华为五级短方案从美国高通和法国中获取,第一次引进了中国的通讯标准,标志中国讯科学技术进一步占领制高点。这是中国的标准是中国的骄傲。所以美国去世界到处打仗,中国在搞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经营,电商平台以后有快速的发展,现在中国也开始区域我们自己的模式,一路一带就是中国模式我们为什么雷达来,有信互联网线下是不是还有?线上可能会有。
所以我们银行业要面临5级来到的变革,我讲过中国的网点估计慢慢会消亡,,将来一部手机打便下。今天讲中国的标准开始走向世界,特点引领我们自豪的服务工作模型,这个标准发布以后立刻被国际标准组织引入到他们那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随着中国的发展标准也越来越多,在座每一位希望我们充满信心,为中来未来的标准工作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杨总的精彩演讲,刚才大家听到了包括有战略管理、有组织治理,这到底跟数据中心幼什么关系呢?在这儿说点跟组织相关的题外话,我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是很大的企业,但是数据中心是一个很小的企业,我们关注的是组织如何运营治理,所以我们写这个标准的时候基本原则就是要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数据中心。
杨总的精彩演讲两个词在我的还中萦绕,第一就是文件、第二是扎实。感谢杨总!
在整个国标编写组里有一位专家,这位专家年年龄也挺大了,但是心情很轻松,热烈掌声有请张剑老师,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同时也是我们国标编写组的首席专家。
张剑:尊敬的高总、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主持人说了,这个人年纪已经挺大的了,但是可能在上面无论我平时干活还是大家平时说来一起打交道的话觉得的确很年轻。我自己曾经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说男人算素数的时候要算,这是两倍的差距,所以论说我现在还不到30不遂。
下面代表编写组具体干活的成员先对我们巨大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之前很多人谈到了编写过程如何不容易。我想本来标题叫做要讲一讲国标,讲之前先说说编制过程中的一些事情。有一些点,特别是杨总提到的一些点,还是给大家自一个澄清。
首先澄清的是倒着来,就是整个国标在未来的国际标准演变过程中,最主要的主导的应该是由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来主导。兄弟们愿意参加的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第二个,标准往前条跳一下,早上证监友领导叫陈岳,非常漂亮的同事,当年我们做行业标准就是他来支持,他作为专家专家讨当时我们是行标有专家评审会,论到底我们这个标准,他说你们以后翻译标准的时候能不能把不再有国际标准翻译的痕迹,他说你们可能平时看了太多的国际标准,这些人也在参与国际标准的编制,所以即便是我们自己写的标准,跟人家写的味道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这个标准,我之所以讲这个就是从行标到国标,最主要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大家一起非常认真的工作。
我们前后就国标而因开了十几次研讨会,每次是3到5天,而且都为此争吵,在这儿对所有参加这个工作过程中忍受了我和张凯争吵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非常非常的谢谢大家有耐心能够容忍我们两个人的争吵并让我们两个平静下来。这个国标本身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获得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标准本身。PPT本来有,但是如果用的话,时间不够了。我主要把我自己对本身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的具体体会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看到这个标准很多人特别容易感觉到的是成熟度三个字。为什么?因为我们虽然有很多单位走在做体系,刚才杨总讲了从体系的角度只是有和无,而一旦有了成熟度它就有等级之分,而国内有很多做软件的,像早上华为讲的刚拿到CMMI及级就觉得我已经有一定的高度了,这从管理者角度来讲是好事情,但是这个标准了除了除了成熟度,我个人觉得更主要的还是应该去体会服务能力成熟度。也就是说更主要的要去体会服务四个字,只有把这四个字体会到位了,至于说如何划分这样的登应急?影也许我们划分的方法是对的,也可能不那么恰当。不管你怎么样挂分它及最后自己界定自己在哪个档次,而且能把服务能力的配合理解到了,逐步去提新它最重要。
所以主要还是讲标准本身的思想。首先就是两个词“服务”。说起服务这个词应该说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因为在当今这个社会里面,其实就是一个服务的社会。为什么?因为你去访问一个网站背后的是服务器,你写一个程序也是一个服务的家。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你认为让你生气最不满意的往往是服务。别不是你要的那个东西本身,最典型的一件事情,我们到餐馆有吃饭,大家有那么一点反映但是不是那么强烈,但是如果服务员服务队你不到位的话,往往会变得非常衬砌。所以服务本身到底怎么样是非常关键的,服务到底是什么?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服务是价值提前。什么价值体系?是你去引导别人让别人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别认为你的标准是有价值的,所以做好服务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大家的价值,要体现出这个价值很多人就讲了什么样的服务是到位的?客户要求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去做,让客户说这个服务就是到位的,那我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是错误的。这是远远不够的。
刚才高总讲的片子里面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乔老爷子,想问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为大家服务做的好的,在你的体会中是谁?我经常问这个问题,但是得到问题的答案经常是有父母、老师、泪光等等。而我的答案是乔布斯。为什么?要想体现价值必须用引导这个词,要有引导那你就必须有能力,没有能力你是没有办法去引导别人的。
当然,在中国环境中,引导这个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在中国服务行业中我们有一个最典型的行业那就是装修,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喜欢你的爱人的话,结婚的话你就让他买房子装修,装修不是引导是有道,你对有道服务会非常不满意。所以这次我们整个标准以甲方为主,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出发点,甲方思维是把自己本领拿出来引导别人。乙方不是不好,由于他需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他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在这个时候我可以推荐给大家看一个骗子,这样你可以真正体会什么是服务。这叫做叫做《全能改造王》,日本的房子非常小,能让别人住的非常书舒心就是由于这些装修师们最后的成果。这些片子你看了两、三步以后就明白了腹部应该这么做。
服务引导别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力建设。一个数据中心的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体现在人、资源和各种各样的管理手段,这些东西都体现在整个能力上。我们如何来刻划这些能力,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这个标准其实主要解决的根本恩情是认为一个数据中心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我们这个标准更多的是从管理较,并没有谈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的基本能力就要从管理的基本思想出发。从现代的管理思想跟过去有一些非常不一样的地方,过去人们就认为当有一个产品生产出来的质量是非常好的,大家就会满意。这就是典型的大家认为产出来的东西我一定满意,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为此新的管理思想有一个本质变化就是管理解决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你的相关方到底有什么样的利益诉求?你怎么满足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向滚方我可能先想到顾客,因为我要为顾客提供服务。招行一开始评价就拿到了比较高得分数,杨总介绍经验有比较深刻印象的点我去评价深刻印象的最深的是“组织文化的建设”,而并不是技术能力的建设。所以这个角度来讲,组织文化建设相关方最受到考虑的是员工。所以这个相关方利益诉求首先是你在这个标准里把所有的员工和合作伙伴都要考虑到。
招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家要是去招商看看他们的场景,招行外包商的办公环境比他自己员工的办公环境只好不差。也就是说外包供应商识别出来是他的相关方他要让相关方得到满意他才可以得到他的服务能力的提升。因为这些供应商是他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相关方的诉求,它的利益你必搞定。
其实当你如果满足各方要求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困难,而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来自于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第二个点就是必须要控制风险,要想办法降低风险。所以在这个标准过程中,我们所提出来的各种能力,无论是安全管理也好,安全环境也好还是值班管理,一些具体措施都是为了把保障运营整个过程的风险降下来,降到我们可以接受的程度。
任何人想把风险降下来,满别人的诉求,如果你没有资源什么都谈不上。
基于这样的三点,我们在数据中心的任务或者说数据中心提供服务的结果来推出,我们认为数据中心必须具备33项最基本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这个标准,大家看到的,我们有3个方面里面有33个能力项。这33个能力项是通过三个点来根据数据中心目标推导出来的,每一项能力对它进行管理,用的是过程,过程是什么?过程是有输入有输出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把本来应该去操作的一个一个事物的活动把它连接起来形成有效的过程,这从管理的角度上,最主要对每一个能力的管理,就是对这些过程的管理。
能力的评价,这个标准不能光告诉大家你应该建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到底高和低?由什么来决定?这些高与低到底如何进行评价?高总前面的介绍中其实已经专门谈到了我在那个地方就是想重新拿出来给大家再提一下,因为这是整个标价评价角度最核心的地方。也就是说,一个单元每一项能力到底跟哪些因素相关。大家可能说我们平时都知道跟人有关、跟资源有关、跟技术有关。对,任何一项能力最终你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决定于这项能力的执行人,决定于这项能力的管理人,决定于这项能力是否有好的技术支撑,是否有好的资源保障,决定于领导是否很和的支持,决定于市场有好的文化。这就是我们任何一个能力必须要有7个要素加以评价。人、技术、规范性、资源、领导、政策、文化。大家说你把文化作为一项要素评价这个东西太虚了,我告诉大家我们在大家研究过程中发现,文化其实是最明确的,是可以用来衡量的。我们只不过是把原来廷贴一个光广告叫文化建设。所有东西要有三个纬度第一是认知度,你这个东西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第二是认同度。第三:要提高执行度。如果说所有人都自觉的去执行,那么你的文化建设逐步就能够形成,所以我们是按照这样的原理来对本身每一项能力进行评价的,由此可以得到刚才高总贴出来的表里面,每一项能力有从0级到5级评价。为什么有0级?即便招行自己最开始安剑华也为零,只有在建设之后他才会到123456,有了这样的评价,最后我们得到的是每一个能力项的分析之数,不同的能力项根据整个数据中心能力贡献度来决定各自的权重是多少。
标准最后的附录里面有一个权重的表,每一个能力项获得之后,在整个标准建设过程和应用过中轴,他的思想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我们兄弟单位一起参与共建每个单元把自己的最佳实践拿出来,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标准里面有一个第七章的要求,是用表格的形式给大家的。这个表格里面的内容就是经过大家反复考虑,反复讨论形成的一个结果。这是可以给大家进行参考的,如果大家要想深刻理解每一项能力应该建什么,那就应该按照这块表具体实施它。
我们写标准的时候人家说要拒绝翻译的痕迹,今天在这个地方既然讲了标准介绍,我也没有仔细介绍一份标准,最后还是告诉大家如何读一份标准的方法做结尾。具体内容大家觉得不尽兴我们会找合适时机专门邀请各位单独就标准真正详细内容做详细的解读。
这个标准告诉大家怎么读还有什么新鲜的吗?告诉大家的确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尽管没有新鲜的东西,我还是要告诉大家,为什么?因为每一份标准到底能不能用,是在于每一个人自己是不是真正能够读懂。如果说别人讲了,可能听起来很热闹,但是回去了要不了多长时间,可能连我到底是谁都没印象了,不说我讲的内容有没有印象。经常大家评论一部电影如何好、如何不好,我记得张艺谋说过一句话,其实我们只有一个期望,若干年之后你如果对我拍的哪些片子的一两个镜头还能记得,我就非常信物了。所以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看过的好的片子里面超卖钱的,你真正能记住的是什么?所以告诉大家的是,希望我能告诉大家怎么样去读标准,而不是我今天解释每一条需要什么。这个如果需要下面可以再组织大家专门讨论这个事情。
读标准第一个方法:读。很多人读标准不是读,而是浏览,必须要一字一字的读,大声读。第二个,这些标准要求里面最重要的内容都用的是一种特定的句子叫祈使句,看上去很容易,但是多数人只读到了名词。最大的祸害就是很多读管理体系标准只读了名词,所以咨询公司会给你一套最终文件的标准。所以读标准受到要读出前面的动词,当你读前面的动词的时候你又有一个问题,它并没有告诉你动词的主体是谁,你必须自己理解它的主体是谁。所以延伸的要读出它的主语。
最难读的是中间的形容词。我们很多标准写成“好的什么”,“严格的什么什么”,这些词在整个标准里面经常出现,但是你去做的时候什么叫做好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所以每个单位在实施这个标准的时候形容词成为整个标准的关键。如果哪家单位形容词定义准确了,那这家单位最后执行力就会增强。如果只是用了最后名词不解决形容词,最后得出来就是一个形式。
今天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个标准下面自己回去读,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比较法、统计法等等自己去体会。在适当的机会中,我们希望各位能够再来参加我们将会为大家组织的标准的真正的详细的解读。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剑老师!从标准编制成果出来之后,我在不同的场合讲这个成熟标准不下十遍了,每次都能听到一些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方式。比如说今天这个方式讲了半个小时PPT一页都没有翻,始终觉得张处在这么大的场合讲课他是不需要用麦克风的。
今天下午分享过程上半场到现在结束,大家可以移步到外面用一些茶点。
下面继续下午的议程。作为全球发卡量和交易量金额第一的卡组织,中国银联一直致力于中国人走到哪儿银联卡用在哪儿的愿景和策略,从2002年成立到现在15年了,和我们刚才参与演讲的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和在座很多相对于传统行业的单位来说,银联是属于一个非常年轻的单位,但是他们因为从目前的业务性质和业务规模发展情况来看,对IT技术也是非常依赖的,我们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银联管理和技术是怎么样的匹配,怎么样的发展起来的,下面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高级主管夏晓松。
夏晓松: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和来宾们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夏晓松,我是在2004年银联信息总中心刚成立的时候加入的银联,目前是我们信息总中心的一名高级主管,负责运营体系和运营质量方面的管理。作为一名信总的老员工,今天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分享我所感受到的信息总中心的发展探索之路。
我将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是简单介绍一下总体的发展历程,接着重点讲述我们银联信息总中心当下的运营管理是如何开展的,最后再谈谈我们对下一步的思考。大家都知道,中国银联是国际性银行卡联合组织,但也许有人不知道,我们银联卡在2015年就已跃升成为全球发卡量和交易金额第一的卡组织。同时在国内、国际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一些竞争压力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到2016年全球银联卡发卡量已经超过63亿张,在扣除房地产等大宗交易以后,银联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接近50%。
这张图是银联网络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图,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交易比数和交易金额上我们都维持了较快增长,去年交易金额达到了72.9万亿,是银联成立之初400倍,从技术架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四个阶段:
在银联成立之前随着金卡工程实施在全国建立了18个城市交换中心和一个总中心。2004年的时候,为了实现通用好用的目标,我们开始建成了第一代银行卡跨行交易系统,它的核心是联网通用和转接集中。通过一代系统的建设我们实现了原本分散在各地的转接平台大集中,为银联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2010年,为了实现从联网通用到创建品牌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从业务视角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规划,建成了第二代银行卡交易系统。我们二代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了转接清算等各类业务全面集中,同时核心系统架构上实现了转接收单主辅中心异地双活。2013年开始从传统的转接清算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型,顺应金融信息发展的方向,我们在对现有的架构进一步进行优化。
从我们运营部门的组织架构发展来看,在一代系统建设初期我们是统一的总体建设组,后来分成了技术开发中心和信息中心两个部门,再后来独立成立了研究院。从信息中心内部来看,一开始我们是7个室,后来从运行保障室分离出来了互联网应用等4个室,从业务室中成立了入网测试团队、综合室成立了流程质量保证室、工具支持室,和总体架构室。随着发展我们专业分工在逐步的精细化,最终形成了目前的组织结构,体现了专业化分工和体系化整合相结合的特点。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信息总中心目前是设置了12个专业室,同时有两个横向室,流程质量保证室是从管理角度对中心运营体系进行统一管理,架构优化室从技术角度对中心的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进行统筹规划。
接下来一起看看银联信息总中心当前的运营管理情况。作为公司的IT运营部门我们正在面临四大挑战。一方面是系统复杂度在不断的增加,我们运营管理系统的数量在成倍的增加,系统和应用平台种类在不断增多。我们接入机构和第三方不断的扩展,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业务需求快速变化,服务请求数量快速增长,人员方面我们也是任务越来越重,岗位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人员岗位间协同要求越来越高,流程方面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流程间协同要求越来越高。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我们认为一是要坚持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的发展之路,要坚持敬制度、守规章、敢担当的思路,根据我们的思考从数据中心运营角度来看关键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协同与整合。重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我们来说首先是安全运行与拥抱变化并重。技术运维和业务运营齐发,我们希望做到确保中心辐射全网,加强流程间的协同与联动,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人与机器的协同整合,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要做好协同与整合,首先要建立起一整套体系化的运营管理机制。我们认为体系化最重要的不是要做到有多大,也不是多,而是体系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彼此协同,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按照系统工程的理念,整体并不等于各个部分之和。前面各位领导也都谈到了,对于确保安全运行是信息中心的工作之本,首先在管理上,我们是从整个体系入手,打造了五道防线,测试、变更、高可用、应急、事件,前面防好了后面压力才可以减少。
技术上我们通过高可用的系统架构通过不断的演练目前转接收单都可以2分钟以内完成从上海到北京的切换,这个每年都会执行几次,去年信息技术总中心累积实战演练达到516次。同时在技术和管理上,我们在不断了解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结合自身的需要进一筛选和探索实践。最终整合到我们自己的运营技术和管理体系中来。
银联的业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最关键在于联网通用,所以天生就是和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从技术运维向业务运行过程中有三个阶段,首先是面向系统运维,有少数业务的处理,我们一开始设立业务室,随后在2008年左右我们开始面向业务服务结合业务需求,提升系统运维保障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IT运营服务。最终现在是转到了面向价值交互,它的特征一方面是大量的技术和业务优化分析,我们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体现运维价值。同时尝试将数据中心从企业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是展示了去年我们部分核心流程的单据数量,左边是变更和服务,近五年来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地反映技术运维特点的变更数量,从五年5388单稳步增长到了去年的7364单。平均每天是20多个,但是实际上做数据中心运维的朋友都知道,还要扣除各种节假日生产稳定期,每天实际执行变更可能是30多个、40多个,甚至更多。同时需要关注的是与业务运维相关的服务请求数量的变化,从2012年的2万多单去年我们已经上升到了20多万单。5年间整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这对我们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运营服务能力提升演进过程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发展阶段建立了运营服务台和服务目录框架体系,持续改进阶段是以客户满以为导向,同时引入自动化工具提升运营服务能力。
接着说说我们的运营服务包括哪些内容。银联内部有一个提法叫做确保中心辐射全网。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全网络大运营,我们是期望通过运营服务将业务保障与增值服务体系扩展到发卡银行、第三方机构和重点商户。业务保障方面重点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包括七大重点服务和一些其他的。主要是变更通知、日常监控、鼓掌排查、入网服务、交易查询、清算服务和代授权服务。增值服务方面重点是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交易量。
这是我们目前的运营服务目录框架,分为四大服务域。其中服务中心、业务运营和交易处理,面向我们内部和外部客户都提供。技术支持域是面向内部客户。这些域中间交易处理域是属于自动交付的,没有和人的接口,而其他几个域都是提供人机两种服务接口。在上面可以看到一个发展过程,就是从主动梳理、业务导向到客户导向,这里也和大家谈谈我们的经验。
我们的服务目录最早进行梳理的时候,是梳理了120项,随着业务的发展,服务目录也变得越来越庞大。最多的时候接近300项,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我们客户的选择难度加大,服务需求准确性降低,反而降低了客户满意度的下降和服务效率的下降。最终我们是从客户导向的视角采取对外精简、对内精细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重新整合成了80项IT运营服务。
如何体现运营价值?我们在2014年开始试点虚拟运维中心。数据中心收入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交易类的收入,也就是说每一笔交易给数据中心计算一定的分成,另外一类是服务类交易。我们的成本是由系统维护、设备采购以及人员和办公成本组成。这是利润组成图,中间是交易,外围这一圈是各类服务,2015年累计收入2.86亿,由于数据中心成本很大,最终是负值,经过不断的努力,2016年信息总中心全年累计收入4.11亿,累计虚拟利润是2410.6万元,这是正数,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激励。也就是说我们真正从成本大于虚拟收入开始转变成了有了虚拟盈利,后续我们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发展。
了解完运营服务,我们再看看对流程联动和人机协同的认识。
其实不管是技术也好,业务也好,管理也好,说白了就是要做好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整合,不同工作流之间的协同整合,人与机器和业务的协同整合。通过流程串接可以实现不同岗位分工协作,通过流程编排可以实现工作流之间的协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将人员、流程和操作整合,最终实现人机协同。
配置库对协同起了关键作用,配置项从设备开始贯穿变更、发布、监控、事件、问题、容量以及服务流程自底向上,由里而外得为一体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我们的配置库建设历程也是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手工收集,问题是效率很低,更新很慢。数据也不是很准确,导致没有人愿意用,也没有人愿意更新和维护,大家都很痛苦,于是针对这些痛点我们在第二阶段引入了自动化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同时也设计了初步关系模型。但是,自动化工具上了以后解决了我们的效率问题,我们收集的成本是大幅下降,可带来的问题是数据配置上的数量积聚增加,大量数据混杂在一起使用起来困难。最终我们从消费场景入手,只保留有使用场景的信息,形成生产消费闭环管理,使得配置库准确率大大提高,并逐步拓展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
下面举几个例子,这是HCE收据支付业务,分为卡生命周期管理和交易业务,在我们的管理平台上配置项的图形化展示功能进一步向下可以看到主机、交换机等系统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配置项的关系来查看支撑特定服务域的当前状态和关联关系。在变更管理的场景中,也可以通过配置项关系计算出受影响的配置项,包括其他相关联系统和所支撑的业务。同时下面这个图,我们利用近几年来收集的历史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配置项将历史变更、人员、业务影响等关联在一起,设计了关联风险预测模型。变更过程中我们通过平台关联配置项以决定是否进行自动开单,将变更自动联动,避免对一线人员监控产生干扰。
在变更实施后的自动化和人工检查过程中,我们也是通过配置项进行相关信息综合判断。事件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我们以配置库为基础,实现了统一监控展示、告警压缩、事件自动开单和分派,通过事件自能诊断加快事件分析处理过程。
这张图是事件智能诊断分析的一个事例,具体不展开了。
除此之外我们目前还在配置库发布流水线,一方面打通跨部门、专业室和岗位之间人与人的协同,第二是打通容量管理等专业化流程。第三个方面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实现人与流程以及生产系统之间的协同整合,大幅度提升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谈谈对未来的规划和思考。首先要加速云计算发展,目前所有新建业务系统全部部署在云计算平台上,原有的一些老系统也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我们预计在明年完成所有外围系统的迁移,并且争取在2020年以前完成核心系统的云平台迁移。
第二个方面通过对用户、参数、交易运营等多种数据的存储分析进一步挖掘大数据的应用。这个图是我们大数据为银联风险控制提供支持的事例。现在通过风险大数据分析我们每天防堵欺诈银联交易超过1亿。此外日常运营服务基础上,我们要在更深层次上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主动推送服务,进行更好的运营基础分析,提供更多的市场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业务发展提供更充分的支持更好的向价值交互发展。
最后我们还将参考借鉴本次发布的数据中心能力成熟度国标,结合银联的运营实际不断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成熟度,最终向智能化数据中心不断迈进。
通往未来智能化数据中心的路上将会不断涌现各种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最佳实践和标准,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主席也说,我们要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知行合一集大成者王阳明曾经总结两句话叫做我心不动,随机而动。我们理解,我心不动就是所处状况确立自己的目标不忘初心,回归本源。随机而动就是把握外部变化带来的机遇,打造自身的新模式发展道路,将最佳实践先进理念和业务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既不排斥也不盲从,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升,知行合一,止於至善。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晓松精彩的演讲。他在展示银联配置管理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拿出手机牌照,配置管理系统在任何一个组织和机构中都很难推行,我们去年在推进成熟度试评级的时候也到了银联,银联配置管理给我们留给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高度夏晓松只是展示了它的一些架构和应用场景,希望下次有机会能跟大家有进一步的分享。
从今天下午一开始包括高总、包括中国银行的杨总都谈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能力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安、建、环对应国际标准是ISO14000和OSAS18000,我们认为数据中心管理也应该加入安、建、环保证数据中心员工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下面的时间有请中国石油数据中心昌平常务副主任陆春阳先生跟大家分享中石油的运维经验发展之路以及中石油“安建环”的成熟度情况。
陆春阳: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也非常荣幸参与成熟度模型的编写过程中,今天分享一下我们数据中心运营的一些经验。
中国石油作为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国内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销售贸易及新能源开等业务。中国石油是国内第一大油气生产商、第一大管道运营商、第一大天然气销售商,第二大成品油销售商,第二大炼油商。2016年国内外生产油气2.6亿吨当量。国内外原油加工量1.92亿吨。
这是主要介绍一下中石油的体量规模。中国石油信息化是从“十五”到“十三五”,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有一定规划。“十五”期间是分散式的独立信息化建设,“十一五”从分散建设到集中建设跨越式的阶段。“十二五”由集中建设向集成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现在做的是从集成向全球共享服务这个目标在规划和发展。
中石油信息化“十二五”期间规划了七大类58个集团级建设项目,我们俗称统建项目,十三五规划了7大类80个集团级项目实现全球共享服务。
其中云计算或者说具有云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信息化的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这也是我们信息化建设从集中走向集成、从集成走向共享重要的举措。云计算是从2014年开始设计实施,以云计算环境建设和应用系统云化为两大工作主线,主要依托中国石油三地四中心集团中心完善Iaas服务、上线PaaS云服务,适时推进SaaS服务。
下面简单介绍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座落在中国石油昌平科技园,昌平科技园从2006年2月16号正式开始建设,科技园占地3080亩,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尤其是核心四园一中心完成全面入住,一中心就是指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昌平数据中心坐落园区A29地块,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8.11万平方米,工程一期1栋数据机房楼、1栋能源中心楼、1栋综合办公室。依据标准国标A级机房标准,参照了美国电信工业协会942的部分标准。
中国石油数据中心架构是一个三级架构,首先是有集团级数据中心,目前是三地四中心,北京两个数据中心,一个座落在学院路的勘探院数据中心和昌平科技园数据中心,还有座落在吉林市的吉林数据中心和新疆克拉玛依数据中心。下面求有19个区域级数据中心,其中12个在国内,7个数据中心在海外。另外,我们159家成员企业下属各地子公司他们自己各自的数据中心或者是机房。其中中国石油数据中心作为整个周围石油信息化的主中心在使用。昌平数据中心和其他数据中心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供电模式不一样。昌平数据中心是在2014年6月30日开始投用,供电模式采用三联供供电供冷和供暖,这和其他数据中心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通过双路燃气,通过自建燃气发电机,通过燃气发电机产生电力,剩余附带产生的热力进行制冷。这样对于我们整个能源的利用率能够达到超过80%,这也很大程度降低了对中石油减排的压力。这也是中国石油和北京市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也是2014年国家四部委批复的全国四个示范性工程之一。
目前云计算环境形成了3000台物理服务器和9.5PB存储服务能力,截止到2016年底累计提供1.6万个云计算单元。我们在应用系统的云化实施方面,已完成ERP,加油站管理等40个核心信息系统云化实施,是目前国有企业中唯一承载了企业核心应用的企业私有云环境。我们也和云计算专业厂商合作,与服务化供给为出发点建立自己的云平台,对此进行了定制开发。另外在标准上进行完全统一,彻底抛弃了小型机。
另外我们在安全防护方面也是通过建立了9个安全领域包括36个安全控制设计项。所以针对云计算环境新的需要设立了新的安全防护策略。另外在业务系统的云化迁移中也对云化亲和度分析包括评估以及迁移架构的类型,云化迁移实施方法梳理各类型系统迁移方法和重点,这方面我们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目前中国石油云计算已经在昌平数据中心和吉林数据中心完成云计算环境的建设,正在结合三地四中心整体布局逐步拓展深化应用。今年主要方向是在新建成新疆克拉玛依数据中心进行布局。也是国有企业唯一实现从小型机环境全面迁移到X86环境的,降低了建设成本,十二五期间仅此一项就节约5.9亿投资,这也避免了厂商绑定,为自主可控和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也是国有企业中最大的私有云环境。也是国有企业中唯一承载了包括ERP在内全部核心信息系统的云计算生产环境。
介绍一下我们的运维主体,是北京中油瑞飞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员工总数2650人,拥有数字油田、工程技术、软件服务、ERP咨询、数据中心、财务金融、信息安全、工业自动化和系统集成九大业务,6个实验室、7家分公司、2家海外子公司,具备为客户提供规划、咨询、实施、运维、培训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我们在国内包括西藏在内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在新疆、四川、陕西、海南、河北、辽宁、天津等设有分子公司,国际业务中东、中亚、非洲等35个国家开展业务。
运维主体:2016年入评中国IT行业领军企业,入围软件百强企业。
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目标:是保障数据中心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基础上为业务系统提供高可用、高安全、高品质的云计算服务。自数据中心投用至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974天,40个集团级IT系统稳定运行在云计算环境中,2017年将全部云化迁移。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组织架构主要是按照职责分离、控制与效率平衡的原则。政策流程的制订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管理,管控措施充分考虑人力、管理、外部环境等制约因素,借鉴最佳实践经验,满足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未来发展需要。
第三个是管理高效责任明晰的原则要建立良好的协作沟通机制,细化职责,具体责权利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我们非常重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尤其是整个管理是一体化的的综合管理和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同组成运维整体团队开展工作,包括我们的建设单位、维保厂商和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以及人力资源支持单位,包括物业单位以及,因为我们设计到三联供所以还涉及到能源供应单位。所以管理体系上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团队。
另外,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也是通过了ISO9000、ISO27001体系认证,以及HSE体系认证,主要是通过合规性管理和服务等级协议标准化保障客户利益。战略发展和组织治理方面贯彻中国石油的要求来执行,在数据中心我们从2016年开始推行运营保障的能力相关对标工作。在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是借鉴工厂化管理,重点是补充运营相关文件,我们的一级文件主要包括了管理方针、要求办法以及制作类的文件。二级文件主要是过程描述性、过程控制类的程序性文件。三级文件主要是操作细则、工作寿命文章。四级文件是运行记录、操作票证等等。
HSE就是健康安全环保,这也是中国石油一贯以来的基本政策。大家也知道中国石油在前些年出过几次重大的事件,包括像四川的开县井喷事件、吉林松花江污染事件,这都是促成当年中国石油对HSE重视的主要原因。我们管理体系由七个一级要素组成,包括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策划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等七个要素。
在HSE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循环检查。包括HSE作业指导实施方案、各种作业安全规定,包括电力安全规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等。在HSE运行过程中尤其对于数据中心机房的运行过程要进行风险危害识别,编制各类岗位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中要实施监护制度,按需填写作业票据,不断的总结万HSE相关控制措施。
目视化管理:包括空间环境类的标识来提升运维服务质量和规范性,设备类的标识明确设备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图标类的标识提供有效的安全提示,制度类的标识规范人员的操作。
工具平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基本实现数据中心监控可视化、操作自动化、为故障快速定位及时处理提供有效工具。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运行管理平台实现了运行管理体系文件电子化的落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逐步优化与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平台应用,切实的贯彻执行。
这是一张Gartner关于成熟度的图,从数据中心任治阶段、到被动运维阶段,主动运维阶段、服务导向阶段,业务价值导向阶段,我们基本处于可靠阶段,这个阶段我们还在努力奋斗,但是我还是希望下一次的评估我们完全使用自己的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这个国标来评价我们的数据中心。
谢谢大家!也欢迎各位有机会到中国石油昌平数据中心作客光临指导,谢谢!
主持人:谢谢陆主任,共享这个词是目前时下非常时髦的词,兴业银行数据中心虽然说它的运营归属是属于银行,但是却在为兴业银行旗下的证券等提供共享的数据中心服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请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数据中心主任詹志辉先生。
詹志辉: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今天发布的数据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国标,这是一个很好的成果,也是为咱们将来的工作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刚才高总、杨总和各位专业专家都做了专业的演讲,介绍了标准分享了经验,包括中国银联、中国石油的同志也分享了运维经验,我也获益匪浅。要先感谢一下各位专家给我这样的机会,同样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分享。刚才主持人也讲了,前两年比较时尚的词就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去年开始讲的比较时尚的就是共享。标准可以说为咱们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反过来讲怎么体现数据中心的价值?我想通过今天这样的一个议题来分享一下。
“共享”,中央就很关注,这个大家都应该有一些接触,在2015年11月份“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要坚持发展共享,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的方向稳步前进。这是从2015年党中央就开始提出来了。2016年总理政府报告上也强调了,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必须加大发展新经济、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提供分享经济建立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里也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共享”这两个词出现了很多次,共享这个词对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讲是很重要的。
咱们谈共享,从日常生活开始谈起,谈谈日常生活中共享的案例,谈谈金融业的实践和兴业银行的经验。
如果谈共享大家可能想到共享单车,再一个酒店是不是也在共享、医院是不是也在共享。咱们没有说家里自己开一个医院或者一个酒店。共享和共用和分享这些词好像有点不一样,不管词义怎么解释目的是把事情做好。
看看在共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后续金融数据中心共享中能得到什么样的经验。比较早提的就是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和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公交车占、居民区、商业区提供一些自行车的服务。这是简单的共享经济的一种新的形态。比较常见的我在上海看到的就是摩拜单车等,小蓝单车、小黄单车,使用过程中很方便,也有很多人在用。单车上真正发展起来的,应该比较早的是OFO,是2014面开始成立的,其他是去年才成立的。下面看一下除了摩拜第一版不太好骑,OFO也是很不错的,到去年年底超过24家共享单车企业,这是比较火热,也是资本市场追逐的,但是共享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它也给很多城市环境带来了挑战。我们知道有个车骑出去,前一个周末我就骑一个车单程10公里,回来10公里,但是遗憾的是有一部车是我自己家的,还得骑回来,我在规划是不是下一次在上海可以骑15公里,来回30公里很有挑战,但是两部车都用共享就不担心了。但是挑战还是蛮大的,首先是很多车二维码被图,配件被拆了,有人拿到家里或者办公室,我碰到过一个行为就是车被扔到垃圾堆里面去了。前两天说还有车被烧掉了,确实共享给咱们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没那么容易做下去。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蛮好的,就是分享书籍。也是前两天刚看的一个新闻报道,就是澳大利亚有一个老人分享书,现在澳大利亚比较火爆的就是大家都在找哪里有小箱子,家里有很多书没地方放,是不是可以分享,刚开始会不会被人拿走,后来发现挺好的,每个人家里都在建一个小箱子互相换着书看,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能不能分享,什么东西值得分享?当前共享单车更重要的是共用而非分享,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拿出来自己的车给别人用,这样可以真正达到分享。我记得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买自行车、读研究生的时候车要扛到4楼去,因为怕被盗,咱们如果有这种分享理念,其实我的车贡献出来,别人的车也贡献出来就不存在盗车这个事。
从金融角度来讲,人民银行,银监会也是非常重视共享。银监会发布的“十三五”监管指导意见中提到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科技导向,坚持开放协同,合作共享。树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开放思维,加强资源共享,积极推动银行与非机构间的合作,共同推动银行科技的共同发展。兴业银行做了什么?我就是顺便说说,一个是银银平台一个是科技输出。
兴业银行银银平台建设是比较早了,更早追溯应该是在2000年,我们当年网点少,客户交电费、水费都很不方便,当时我们想是不是跟泉州农信社联网,我们的客户可以到那儿交电费等等,这样慢慢发展,到现在兴业银行网点2000个不到,但是在银银平台上网电超过了5万个。在2003年的时候我有一篇文章中讲到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银行间的互联,当时展望的时候提到了怎么做。我们当时也想到了小银行建网点成本很高,股份制银行是不是可以把这些分享出来,所以我们在2008年、2009年的时候做这个工作,就是科技输出。
下面分享一下数据中心内部集团里面怎样具体体现的,就是能力不断的提升,但是价值怎么被发现?讲讲为什么叫可持续的共享数据中心。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经历就是伴随着兴业银行发展不断改变的。兴业银行是1988年成立,2003年更名,原来是福建兴业银行,后来去掉了福建两个字,2003年我们资金运营中心在上海成立,2004年信用卡中心在上海成立,2007年上交所上市,2010年成立子公司,2013年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香港分行成立。这个过程中数据中心也跟着发展,兴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机会往外扩张、子公司也往外扩张。数据中心从原来单中心到两地三中心到目前的多中心,我们希望构建的是共享中心。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区域化到全国性的银行,到综合化,最终跟上银行发展需要。
这是我们机房的布局,在同等银行中我们的机房个数最多,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福建、福州有两个机房上海有2个机房,成都有1个机房,等多机房的模式。
共享概念是2014年提出的,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大家开始关注子公司的管理问题,现在要求是并表管理,我们对子公司怎么管理,提供什么服务?所以2014年我们新到底个子公司数据中心是什么关系?是松耦合分享还是紧耦合的共享?一种相当无联盟,大家召集一下开开会还是你要遵循我的标准,部分跟我共用,最后我们是共用。2015年开始研究这个东西能不能实施得下去,到底实施到什么范围?要有什么样的配套,人、财、物要不要跟上?
这个过程2015年我们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成果就是银监会的风险管理课题,银监会非常肯定,也是同业专家支持我们拿到了一等奖。2016年我们出租赁以外所有子公司机房都在我们里面,第二个就是,我们除了保险之外能想到的基本都有了,资产管理公司等等都有了,这些都用我们统一的机房,统一的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包括移动办公、包括视频、IP电话。在年底我们打了一个报告就是怎么保证它的可持续。所以我们希望要稳步推进运营共享建设,饯行科技创造价值。这个过程面临的挑战,去年和前年之前无非就是共用,大家放在一起我把这个东西给你用,这个用就存在一个问题,很多子公司说,我要20平方还是15平方20个机柜还是15个机柜,几下子我们的数据中心就被分完了,还有数据中心放在兴业银行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外包协议,我们员工也说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做那么多,所以面临这些挑战怎么办?是不是应该有一些绩效上的管理,采购流程、业务费用定价等怎么做。这是我们的挑战。
整个数据中心管理我们后台中心是不是采用成本分开?或者采用虚拟利润中心?或者怎么做?这也跟我们的财务部门做了一些分析,成本分开弊端在哪里,这点2008年跟我谈成本分摊被我否了,2014年我们做了中后台绩效和利润挂钩,后来谈到了怎么定价呢?有些领导说是不是跟业务分成?银行里面这是比较难做的,业务分成表面上可以,但是一旦客户经理把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小的银行出现大的不良的时候亏损了怎么办?我们想这个不太好。所以我们提出来运维要走向共享,从运维到运营的角度从共用到共享。要满足监管要求,树立全集团成本意识和提升工作积极性,对服务进行承诺。所以我们经历了从运维服务中心向资源共用的共享中心发展,希望接下去做服务收费的可持续的共享中心。这就是我们希望后续做的一些工作。
要做这个工作怎么做?很关键的要素:
第一员工愿不愿意参加,第二个领导支不支持,接下来就是圈定服务范围、明确可以接受的服务定价。不能把价格谈的大家都觉得这是垄断,凭什么这么高?
讲到员工愿不愿意参与,我觉得首先一点是数据中心定位很重要。咱们的定位要很明确,你是保安还是特警?你看的是仓库还是金库?这个定位一定要清楚,否则我们的人员和服务就没办法做。银行数据中心我们看的是金库、我们守着全行最大的金库,我们人员要讲服务,要提升服务质量,人员素质要高,这就是作为银行作为大企业来讲,要谈可持续,首先人员和企业文化建设。兴业银行中我们的员工能力和态度是蛮欣慰的,能支撑我们今天的发展。我们的机房分布的最散最多,很耗人,但是我们人数只有101个,大家说是不是大量外包?我们驻场人员70多个,没有IBM没有思科的,都是机房巡检,都是大专学历就OK的。共有5个机房12个处分布在4个城市,我们能够这样做10年来我们倡导的是安全稳定低成本,一体化运维分布,我们倡导主动和恢复责任,倡导协同创新和持续。我们认为你是看金库的安全稳定是首要因素,但是一个企业也要考虑低成本。一体化运维分布,我们要做好预警我们要做好协同。作为数据中心是最大的金库我们应该负起这个责任。这几年我们先后拿到了兴业银行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委和工人先锋号,这是员工态度体现的价值。
专业能力方面我们的数据中心成熟度模型参与还有其他两个国标和行标参与建设,我们至少有五个项目获得了人民银行科技发展的奖项,从2011年到现在五个课题我们参与四个,两个拿到三等奖一个是二等奖一个是一等奖,一等奖就是共享中心建设。前面三个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一体化,拿了三等奖。同时我们参加了信息安全竞赛拿了三等奖,机房建设方面有五个奖项。我们的团队能力是足以支撑集团建设的。
那么怎么获得领导的支持?第一就是要跟领导谈,银行在科技风险管理积累的经验资银行怎么不用,基础设施怎么重用,还有一个就是集团信息要共享。大家都谈大数据集团信息都没有共享怎么谈共享,而且也会规范子公司的需求。很重要的一点是将来如果把这个做好,对于银行里每个岗位成本定价就可以做出来了。现在大家都谈精细化管理,每个人的成本到底有多大说不清楚,我们希望这个定价模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整个定价大家也说了,我的机房放在你那边跟阿里比行不行,这个不要比,我们首先是不降低服务质量、不牺牲信息安全、不涉及自主知识产权及正版化、鼓励技术创新、谁使用谁付费。监管需要风险要隔离,定价要参照市场价,最后是降低成本。
服务范围作为数据中心,包括成本从哪儿来要想办法去定价。比如说很简单,服务器好办,你用我的存储和服务其,存储资源服务资源,你用我的机柜可以定价,比如机柜定价参照银行业期货交易所这一类定价。这个好定义。存储跟计算怎么定义?我们参照历史的,如果不按我这个算法你大概应该多少钱,这个可以给一个定价。大家会发现,大量的交换设备,有大几千万的买的路由器、网络设备怎么办?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每个IP地址都要收费。
定价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跟行里面和消费者讲清楚,正常消费应该是(图)这条曲线,我跟行里讲的是我能做成(图)下面这条曲线,从整个集团来讲得到的是中间这一大块的省下来的成本也就是利润。我跟行里的业务部门和子公司要的是中间这条线,我告诉他们,你不用我的可以,但是就用上面的价格。你用我的就应该付出这样的价格。这样业务部门子公司通过我这样的共享中心可以节约成本就是上面这一块,作为数据中心利润应该是下面这一块。这样基本上把我们的定价定下来了。
围绕这及定价根据兴业银行提的十三五规划里提的打造集团公共底层平台的要求,2017年将进一步夯实并推广已有的成果,积极拓展新的共享领域。除了共用基础设施也要共建一些支撑平台共享一些经验,包括专家段队和热线都会逐步的共享。
回头来讲我想说的就是不忘初心。前面讲了,我们要做,第一打铁要自身硬,第二信任不能代替计价,接下来做的事很重要就是我们收费为了干什么?不要简单认为收费利润高了,其实要得到大家持续的支持,更多的还是希望围绕我们原来想做的降低集团IT运维成本,提高员工绩效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简单商业化不可持续,我们能做的就是希望将来可以持续。
接下来我们会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断的拓展共享领域,比如分行之间的共享、子公司之间的共享、分行与子公司之间的共享、集团科技价值体现的共享。我们通过共享中心建设形成一种机制,不仅仅是服务也是交易的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你的价值会被发现。否则我们会会变成二线部门。我在我们行里从来没承认过数据中心是二线部,关键是没有把我们的价值说出来,所以价值体现非常重要。
今天大概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詹总的精彩演讲。从技术运维到业务运营再到数据中心的运营,詹总的演讲很清晰的三个阶段为我们分享了兴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感谢詹总!
下午上半场的时候我们介绍了国标工作组的一位专家是张剑老师,下半场最后一位再介绍一位专家张凯老师。之前高总演讲当时也提到了招行一个特点是执行,执行换句话说就是一根筋,在张剑老师演讲过程中有谈到了一根筋的张凯,招商银行数据中心张凯,同时是国标工作组秘书组组长,他的一根筋持续的在提升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他的一根筋也协调着国家标准的建设,推广和应用。下面时间交给张凯。
张凯:各位领导、来宾下午好!下面介绍一下数去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应用模型的应用和推广。首先非常感谢主管单位的支持和认可,特别是人行银监会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以及ISO标准对我们的认可。第二个要感谢的就是相关单位对标准的应用和实践。正是由于这些单位反复的应用和实践使我们的标准在推出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我们也非常感谢与会单位和领导的莅临和指导,正是你们的参与使我们的标准发布能更好的推向市场,跟好的被大家认同。
再谈完感谢的时候我也要致敬标准起草单位和专家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和担当。如果没有这些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引领方向,我相信这个标准不会出现。如果没有这些专家能够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一起来把这个标准努力的推向市场化,我相信也不会有好的标准的出现。当然,在过程中,包括前面的会议过程中都谈到过一点,说到我的一根筋的特点,但是我相信在整个标准的编制过程中,我实际上非常感谢所有的工作组的成员对我的包容,正是你们的包容,正是你们的努力,正是你们跟我一起甚至是通宵讨论、争执我相信才有更多的真理被发觉出来,最后才能形成更好的一个标准。
当然这个标准也确确实实一开始就是由甲方单位主导的,自始自终我们还是追求一种共享,我们当时弄这个标准的时候是自身有这个需求,推动过程中我们是后来觉得自己能够做好,希望能够召集业界更多的人员一起共同研发,把这个成果能够分享出去。让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能够更高。
谈完前面的致谢和致敬,接下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应用推广的安排之一,就是怎么做好开放共享和合作共赢。
它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做到共同完善和行业应用,共同完善这块我们希望邀请更多的优秀组织加入到这个组织里面来,广泛的吸纳行业的优秀实践,来丰富我们的管理指南。在行业应用方面,我们希望数据中心咨询与实施机构以及评价机构三方能够有效一起整合起来,一起来打造这个行业的生态圈建立共同的行业语言和实现行业管理升级,让更多的组织受益。
具体行动方面列了四点:第一联合各单位编制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实践指南。第二持续提升结果的一致性和客观性。三,联合国家相关机构建立并推动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专业认证,建立评价资格的授权黑培训推广认证。第四个就是根据银监会的十三五规划来协助银行成熟度标准。
我们希望各单位联合编写以形成对行业有一个更好的参考指引,解答如何提升成熟度的问题。做法首先是各单位选择自己最优的流程,汇总形成第一期,后续不同的单位轮换不同的流程形成不同的版本。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我们希望各单位负责人能够统筹流程负责任的撰写,保证客观性。
在持续提升评价结果和客观性问题上我们希望以国标编写组成员为依托构建核心评价小组,使我们的评价趋于稳定。我们也希望构建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工具平台,为了以后更好的数据分享和交流。我们希望能够持续完善并应用这种评价方法。
在培训和认证方面,我们首先会跟相关机构合作,组织认证方面我们会在政府监管部门指导下形成相关评价机构,培训相关评价人员达成组织认证的目的。
根据银监会十三五规划协助银行提升成熟度方面,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成熟度提升方法论,我们首先会从数据中心优化实践收益控制风险的诉求出发,围绕能力7要素:人、技术、流程、资源、政策、领导、文化进行整体规划,聚焦重点进行逐步的改进提升。而每一个能力项我们会聚焦三个核心能力目标,充分、适宜、有效,围绕这三个进行优化提升。
推广应用之二就是做到自主可控引领未来。我们会把国标升级成ISO标准,目前ISO工作组已经成立,WG4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工作组,目前由招商银行黄樱担任召集人,我们召集各个参与国进行编写,目前国内专家备案工作已经开展,目前韩国、法国等国家已经明确表达参与意向,国际标准立项过程中,我们也申请了国际TR标准并且进入投票环节,未来会继续跟进TR标准评审和修订,并在适时的时候申请转化成为ISO标准。
我们也会组建国内一些ISO标准编写工作组,目前还在进行中,我们希望能够吸纳更多的国内知名数据中心的管理领域相关专家,构建更加广泛更有实践代表意义的ISO编写组。我们也会加强在华外资的应用比如说IBM、惠普等大型企业一起参与进行ISO标准的编写。
互联网+时代,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重要性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怎么明确数据中心管理内容以及管控的效果,我们需要有一个更好的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尝试想提出数据中心IT建设和运维管理指南这样一个联盟的构想(ITBOM),我们有如下几个内容,整体框架方面我们会围绕服务能力成熟度,也就是反应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的指标、标准化、反应数据中心标准化管理水平,这个标准化会把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这些所有的一系列内容都能够囊括进来,连续性是反应数据中心管控水平。治理方面我们有一个数去中心支撑业务绩效合规水平,技术应用反映数据中心采用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水平。信息安全反应数据中心保证信息安全的水平。在这样一个整体框架下,我们希望有一个ITBOM联盟的出现。
ITBOM联盟组建计划:初步想以现有的成熟度和六西格玛国标编写单位作为基础,吸纳新的成员能够覆盖互联网、金融、能源、电信等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包括标准编写,标准实践和应用推广,这是以甲方的视角来看管理的,更周期的是以甲方的力量主导这个事情。在整个ITBOM联盟中可以看到下面会分很多标准工作组和管理应用研究方向,我们构建一个大的联盟,希望通过各行业的数据中心联合,通过标准和最佳实践的引领能够引领数据中心未来更好的进行IT建设和运营管理。
最后在自主可控引领未来方向我们会做哪些事情?第一个就是标准引领。现在我们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已经下来了,未来会转化成国际标准。第二个就是数据中心六西格玛评价准则标准也在研究过程中,未来一些标准引领也在工作中,工具引领我们致力于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自主可控运维管理工具的应用和实践。在实践引领方面,我们会采取开放共享,成本分摊的原则来广泛的吸纳各行业的优秀实践,解决方案,经验和产品。能够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打造行业生态圈,把我们的数据中心建设的更加美好、运营的更加顺畅。
如果大家对这个联盟感兴趣或者有志于未来一起参与整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可以跟我联系,后续我们会继续推动ITBOM联盟的组建。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主持人:很多与会人员会问我,最后一个精彩时刻是什么,精彩时刻是我们准备了抽奖环节,抽奖环节完全围绕着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目前来看定义了三个等级奖项。(略…)
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