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吹来远山的味道,瓦板屋的歌谣,还在童年里回响。我是来自山里的娃,从小吃着土豆长大。我跟着爷爷一起牧羊,跟着奶奶一起劳作……”
穿着彝族服装的少年少女们弹着乐器乐,吟唱这首融合了彝族母语和故乡情怀的原创歌曲《山里的娃》,歌声和身后的山野一般清澈又有力。这段视频来自快手用户“拾光者计划”,一支成立于2019年,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少年乐队。拍摄者是在扎根大凉山12年的支教老师刘烨龙。
2019年7月,刘烨龙发布了第一支由孩子们演唱的歌曲视频。清亮的歌声在一天內就收获了一万粉丝和二十万播放量。如今,这支乐队积累了18万粉丝,在平台上陆续发布了近百条关于彝族民歌的合唱视频。
直到今年,这条视频还在发出回响。一位彝族同胞留言,“看到了小时候的回忆”,还有人花了一上午时间,把他们的作品“又一个不落得听了一遍”。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非遗技艺走到聚光灯下,由点及面,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拾光者计划在山野排练彝族民歌)
当彝歌走出大凉山
这个夏天,“拾光者计划”的6名同学都在成都参加艺考集训。明年6月,他们将走上高考考场。他们想考到同一个地区的音乐学院,还能继续在一起唱歌。
刘烨龙带孩子们去看了集训的学校,而后独自返回了大凉山。他希望孩子们能接受更专业的音乐训练。明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同学们计划用两个月的时间,再次返回大山深处,潜心搜集和整理彝族民歌。
乐队成立时,刘烨龙也没有想过,能借助短视频平台,走到这么远。
2011年,刘烨龙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大凉山的一所爱心学校支教,起初只有800元的补贴。为了引导山里的孩子们能够尽早地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加上很多孩子的家都在高山上,且都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的照顾,这所爱心学校实行的是全寄宿制管理。刘烨龙平时除了学业辅导,还需要和其他支教老师一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合理安排膳食,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陪孩子们一起玩耍,设计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几乎24小时都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刘烨龙设计了很多课外活动,并且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但收效甚微。这让一起支教的老师都十分困惑和茫然。
但是一切都在不久后发生了改变。那是孩子们到学校一个多月后的一个周末,傍晚,放学了,学校里只剩下寄宿的孩子们,显得略微空荡、安静。不经意间,校园里传来了一段忧伤的歌声。刘烨龙寻着歌声,远远的便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食堂栏杆旁的草地上,正安静的唱着歌。更让刘烨龙惊讶的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跟他一样,都寻着歌声来到了唱歌的小女孩旁边坐下,有的还能跟着哼唱几句。刘烨龙连忙找来彝族音乐老师,得知这首歌原本是远嫁的新娘抒发对母亲思念的歌曲。小女孩并不了解歌词的深意,却用它传递着自己懵懂的忧愁与思念。
刘烨龙被这歌声和场景所震撼,当即和支教老师们讨论要在学校里尽可能地教孩子们唱彝族民歌,鼓励孩子们唱彝族民歌。随后,学校里有了彝族民歌兴趣小组,有了彝族克智说唱兴趣小组,还有诸如彝族刺绣、彝族摔跤、彝族舞蹈、彝族母语小品等兴趣活动。
这为孩子们唱响彝族民歌埋下了种子,也为数年后组建拾光者计划埋下了种子。在彝族民歌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刘烨龙和支教老师们一起组建了玛薇合唱团,孩子们的彝族民歌唱出了大山。
2019年的夏天,当年唱歌的一年级孩子们已经快要结束初中学业。尽管刘烨龙已经不在他们身边,但他们还是找到了刘烨龙,想要以乐队的形式,继续传唱彝族民歌。“拾光者计划”就这样成立了。
(刘烨龙左一和“拾光者计划”的孩子们)
乐队成立之初,为了筹集资金,更好地支持同学们的音乐梦想,刘烨龙借了一些贷款,还暂时辞掉了工作。为了还贷款,刘烨龙后来不得不卖掉了父母凑钱为其在大凉山买的房子。家人威胁他,要断绝关系。刘烨龙还是坚持了下来。
音乐流淌在彝人的血液里。彝族家家户户都有火塘,无论严寒酷暑,彝族同胞们都会围坐在火塘边唱歌。大凉山的彝族内敛含蓄,歌声更多是抒发内心情感。和家人一起围坐火塘时,外出劳作时,山坡放牧时,彝人的歌声都会伴随着深沉的感情响起,或开心,或忧伤,甚至还会有月琴和口弦相伴。
然而,许多彝族民歌因为缺少记录和传播的渠道,只靠口耳相传,已渐渐消失。为了保护珍贵的民族文化,拾光者计划总是会利用课余时间,要么回到村子里寻找上了年纪的彝族老人们,用手机录下老人们或家人唱的歌,要么找亲朋好友录唱搜集,然后再一起整理,有时在旋律上略作调整,经由乐队的演唱,录制成短视频,发布到快手上。彝族古老的歌声借由网络被保存,也传播得更远。
在创作时,除了要融合彝族文化特色,刘烨龙也会鼓励孩子们加入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山里的娃》,孩子们向往远方的世界,又放不下脚下的土地和亲人,他们唱出了那种少年人想远行又牵绊的心绪。再比如《遥望远方》,是曲比乌力在和妈妈一起干活时创作的,用了彝族民歌曲调歌词的特点,是写给妈妈的一首歌。
对于拾光者计划的同学们,短视频的窗口改变了人生轨迹,让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有意义。现在,他们走出了大山,意气昂扬,在生活学习之余能够将彝族民歌唱向更广阔的世界。“让全世界年轻人都知道彝族民歌好听,让更多的彝族年轻人来唱民歌。”
从《千金要方》里复刻的,不止是古香
同样因在快手传播非遗文化而改变生活轨迹的,还有生活在江苏宜兴的90后海归姑娘顾小思。
在快手账号“顾小思sylvia”发布的短视频中,她穿着传统汉服,化着温婉的古代妆容,在古色古香的制香台前,娓娓道来各种古代药香的制作技法:《红楼梦》里宝玉揣着的手炉里的梅花香饼、唐朝美人使用的云母泥面膜、宋人用的栀子花浴包……
2018年,顾小思初次接触药香文化。当时她在杭州一家五百强公司任职品牌管理。工作之余,她做美妆类的自媒体,也撰写有关古代文化的书籍。当时,她正在策划一本有关仕女画的书籍,用真人还原100幅仕女图。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古代人使用的化妆品是什么样子?如果能够还原制造古代的化妆品,会更接近古代仕女的妆容和模样吧?
由此,顾小思才了解到,原来“香”在古代女性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药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洗发水、洗发膏、口红、胭脂,这些在古代都属于“香妆”,是生活用香的一部分。
第一次试着制香,是根据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制作的澡豆。“澡豆”是古代的生活必需品,用途广泛,洗手、洗脸、沐浴、洗衣,除污去油。《千金要方》里记载了多种澡豆配方。最基础的材料是豆面,辅以丁香、沉香、桃花等等香料。第一次制作澡豆,不费周折就成功了,让顾小思十分欣喜。
(非遗传承人顾小思在制作药香)
2019年,机缘巧合,她遇到了两位制作药香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其中一位在重庆,她不假思索,买了一张机票,第二天就飞去了那里。顾小思的好学精神打动了老师,她成为学徒,传承老师数十年的制香技法和经验。
拜师学艺后,顾小思了解了更多精深的工艺。自学时,她往往根据查到的药方,将生药粉直接配比,却发现香味不似自己所想。原来,古代制香需要经过炮制,炮制方法有蒸、煮、炒、炙、炮、焙等。譬如茉莉香,将茉莉花和白玉兰一同蒸,再打成粉用,才能得到沁人心脾的幽香。
有时,制一味香,要长达几个月。那些储存着半成品的罐子窑储存在阴凉的车库里,“火候”到了,才能开启下一道工序。不同的药香适配不同的使用场景。根据节气和时令的转换,调和制作不同的香。慢工细活,精耕细作的过程,正是它的迷人之处。
作为90后,顾小思本身就爱玩各种新媒体,有将自己热爱的传统文化分享传播给他人的热情。她很自然地想到将制香过程制作成短视频,在快手上分享。最开始,花了很大心血制作的视频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直到2022年春节期间,一条仿造《红楼梦》中宝玉用的手炉里的梅花香饼而制作的“锦鲤香碳”,获得了四千多条点赞。
视频中,冬雪飘飘,顾小思裹着锦袍,用从苏东坡的《雪中春信》中修改来的方子,捣糯米糊,混合香粉和生姜,做成锦鲤形状小香碳。一条条可爱的小锦鲤,带着温热的香气,放入手炉,可以熏香袖子,还有养生功效。实用可爱又应景,打动了不少网友。
目前能找到的流传下来的药香制方大都是清代宫廷方,使用的香料昂贵考究。但在古代,香并非贵族专属。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制香秘方。夏天吃剩下的荔枝壳用蜜水泡了打成香粉,和其他果皮混合,就是唐代荔枝香。随处可见的柏树果实柏子,经过焯水晾晒泡酒等系列工序,就变成了“山林柏子香”,加点蜜搓成小丸子,放在炉上,整屋都仿佛沐浴在森林之中。在顾小思的快手里,这一类接地气的制香秘方格外受欢迎。
“很多人对香的理解,认为是有钱人才能玩的。但其实香是古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平民百姓都用香。普通的甚至不要钱的原料经过合理的制作程序,也会有好的味道。”她想通过制作这一类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药香,并让它也成为妆点现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此,她经常尝试那些用日常原料就能制成的香,只在需要时才倚赖云南山里的药农。
现在,顾小思的账号已经积累了7.8万粉丝。2022年,顾小思辞去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离开杭州回到家乡宜兴定居,全职创作药香制作的视频,撰写汉服等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
在快手,看见更多非遗文化
2021年,顾小思尝试为手工药香制作方法申请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递交申请时,顾小思有点受挫,社区的人起初有点不情愿。宜兴盛产紫砂,大部分非遗文化宣传都围绕着紫砂进行。没想到递交后,申请过程十分顺利,药香申遗成功,她也成为药香非遗传承人。顾小思又惊又喜,也感到自己承担着的责任和希望。
顾小思从小就沉迷古典文学。高中去了海外,毕业回国后,一度有些迷茫,2016年因朋友介绍做起了兼职汉服模特,被汉服的魅力和古代匠人的技艺折服。2017年,顾小思穿着汉服,去了欧洲、美国、东南亚30多个国家旅行,以这种方式宣扬了民族文化。
现在,她希望通过申请非遗,让更多人知道,除了紫砂,宜兴还有许多值得被关注的手艺匠人。她计划通过写书和拍摄短视频,帮助这些手艺传播。顾小思认识一个做羊角灯的手工艺人。现在全国能做羊角灯的寥寥无几。因为是家传手艺,传男不传女,又不能轻易收徒。羊角灯价格昂贵,一只需要五六千,又易碎,往往一年也卖不出几只。为了维持生计,又不让手艺失传,他只能在村里找一份工作,业余时间再坚持做灯。
因为赚不到钱,不少手工艺人只能放弃,加之没有年轻一代愿意学习,手工艺就失传了。
但顾小思发现,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越来越多非遗手艺人通过短视频,记录和传播中华传统手艺:彝绣、核雕、舞狮、草编、糖画……截止2023年1月,快手已经覆盖98.6%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1535项。在快手上,有2.06亿人次的用户在关注非遗文化。
原本非遗传承人们都散落在各地,在偏僻村落或大街小巷,专注自己的一门手艺。在快手上,他们不再是“孤岛”,大家就像是每天串门子的邻居,互相鼓励。越来越多像她一样的非遗文化创作者涌入。短视频平台降低了门槛,不需要太多金钱和精力的投入,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将自己的手艺展现给大众。用户们也喜欢通过这种快节奏又直观的方式,了解到曾经遥不可及的各种精巧绝妙的手工艺。
9月12日,顾小思和刘烨龙在快手追光大会相遇,刘烨龙说,这几年,他们经常收到全国各地彝族同胞的点赞留言。还有稻城、甘孜的藏族同胞,怒江的傈僳族,邀请他们线下会面,讨论可以为传承民族文化和乡村振兴做些什么。
乐队的歌声也鼓舞了更多的彝族同胞。越来越多人在快手上开设账号,发布自己唱的彝族民歌。甚至还有五六十岁、上了年纪的“奶奶乐团”,也在广场合唱中加入了自己的声部。
走出大山、在外闯荡的彝族年轻人越来越多。即使唱歌,也都是“单打独斗”,譬如通过歌唱比赛为大家熟知的吉克隽逸。但更多的彝族年轻人对民族文化越来越陌生,已不再唱彝歌。“拾光者计划”唤起了漂泊在外的年轻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也激起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这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学校举办彝歌演唱活动,或走上各大歌唱比赛的舞台,穿着彝族传统服饰,唱家乡歌谣。2021年4月,“拾光者计划”参加了“中国彝歌会”获得了大赛冠军。随后,报名参赛的云贵川乃至全国各地的彝族年轻人们也越来越多。节目组还特意开通了网络选拔通道,也在快手同步直播歌唱现场。
在成都接受艺术集训的孩子们也在畅想更广阔的未来: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作更多彝族音乐,教下一代像他们一样的山里娃们唱歌。他们想回到家乡,跟随“老刘”,前往各个村落,收集更多散落在彝族老人们心中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