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赛迪展望 | 一文了解“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于5——9月连续正增长,其中6月实现26%报复式反弹,随着中国对新冠疫情的率先控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状态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基地更为稳定,将迎来全球疫情下的难得产业窗口期。
发布时间:2021-03-04 09:03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

内容提要

2020年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疫情爆发情形下保持稳定增长,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低开高走,行业主要指标自5月以来均实现由负转正,为后疫情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贡献稳定力量。展望2021年,产业仍将面临来自国外技术系统性打压、全球疫情反复等考验,也将面临。展望"将面临来自国外技术系统性打压、全球疫情反复等启动年,我们需系统思考、统筹谋划,准确把握未来五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推动产业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稳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1

2020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逆全球化加速、美国大选反复等系列"黑天鹅"事件影响下,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仍然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由于疫情带来的全球家庭在线办公浪潮驱动,计算机和平板电脑一扫多年的低迷态势,转而实现正增长。据咨询机构IDC数据,计算机领域,上半年全球计算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龙头企业纷纷取得较快增长,三季度联想、惠普实现超过10%增长,苹果甚至实现近40%超高速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呈现正增长态势;平板电脑领域,三季度全球增速近25%,苹果、三星、华为、联想等龙头企业分别实现15%-90%不等的较高速增长,新品发布和在线教育需求双轮驱动有望推动平板电脑产品继续增长。手机领域,2020年为5G手机元年,处于4G手机换机需求下降与5G手机换机需求有待开启的夹缝期,全球手机出货仍处于负增长,前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达9亿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11.7%、-16%、-1.3%,负增长幅度不断收窄,随着苹果、华为等5G旗舰机问世,有望拉动新一轮换机浪潮。半导体领域,全球半导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总计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5.8%,9月以来美洲销售强劲(增速超20%),中国市场也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展望2021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将维持更为稳定局面。在2020年的系列不确定性"大考"面前,全球产业体系体现出了韧性和稳定性,未来也将进一步加强调整和适应,进一步提升产业稳定性。在5G、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先进计算等新技术引领下,2021年有望出现更具市场影响力的新兴产品,进一步推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增长。

(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低开高走,为后疫情期工业经济发展贡献稳定力量

2

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冲击,我国工业经济面临严峻发展形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贡献了重要力量,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逆势增长",为我国工业经济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行业增加值自5月转正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1—10月,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高出5个百分点,也高于同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5.9%)1个百分点,将进一步保持对工业的增长领先优势。营业收入增长实现逆势增长,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7.4%,较去年同期(5.4%)提升2个百分点,高出去年全年收入增速(4.5%)近3个百分点,预计行业发展将维持良好势头。利润额在去年较低基数上实现快速增长,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高达15.5%,较去年同期(3.6%)迅速提升11.9个百分点,利润增长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经营扩张和创新加速。

展望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国内市场拉动下有望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全球疫情蔓延对供应链分工体系不造成根本性影响、中美技术产业不出现对立、电子信息产业全球分工不颠覆的前提下,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甚至出现较快增长,预计行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在5-10%范围。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引领下,半导体等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设备等领域有望实现加速增长,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夯实,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逐渐形成由点及面的网络体系。

(三)重点产品生产率先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迎来难得发展窗口期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贯穿2020年的关键词,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就目前趋势看仍将成为2021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境。从各季度数据看,我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从疫情中逐渐恢复,逐渐实现从负增长转向正常状态。以计算机、手机(智能手机)、集成电路三大产品为主,从季度累计产量增速看,实现正增长的产品不断拓展,一季度只有集成电路产品实现正增长(16%),二季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分别实现1.6%和16.4%增长,三季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智能手机分别实现14.7%、5.6%和3.4%增长,主要产品将逐渐实现正增长;从单月产量增速看,集成电路成为年内增长引领力量,截至10月有4个月实现15%以上快速增长;计算机设备实现波动式增长,其中3个月增速超过20%;智能手机于5——9月连续正增长,其中6月实现26%报复式反弹,随着中国对新冠疫情的率先控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状态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基地更为稳定,将迎来全球疫情下的难得产业窗口期。

展望2021年,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有望迎来辞旧迎新之年。"十三五"期间,主流电子信息产品形态未出现较大变化,虽然在计算和通信设备的功能上实现了不断迭代,但未出现类似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重要新型产品。2021年,随着5G、人工智能、VR/AR、超高清视频等大批新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和成熟,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行业电子等领域有望孕育出现颠覆式、前沿型、集成化的新型产品,再次激起一轮消费热潮。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国外技术打压对我国信息技术创新造成系统性压力

3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广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创新限制不断增强。2019年底,美国积极推动缔约国在《瓦森纳协定》军民两用清单中增加了"计算光刻软件"、"12英寸晶圆技术"等条款内容,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芯片技术围堵力度;2020年以来,美国对华为多轮禁令调整和9·15禁令正式实施,对我重点信息技术企业发展形成精准打击;美商务部出口管制名单持续发布,涉及信息技术的范围和机构/企业名单不断拉长,对我信息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形成强大压力。

(二)"新基建"为信息技术加速赋能提供新契机

4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拓展到信息技术领域,提升信息技术赋能范围和深度,应关注"新基建"有别于与传统基建的三点特征。一是"赋能","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促进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快形成并完善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环境。二是"治理","新基建"更加突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多主体协同,而非传统基础设施倚重的单向型、行政化管理方式。三是"整合","新基建"中最重要的资源要素是数据,对于数据资源的整合与传统基础设施要素的整合具有根本性差异。

(三)全球疫情反复对电子信息供应链造成持续影响

电子信息产业是供应链高度全球分工的典型行业。2020年以来,产业先后经历了"中国-日韩-欧美-全球"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于供应链分布于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而言,二月底前主要风险点在于人流、物流限制带来的产能供给不足,而三月后则转向日韩的短暂波动,随着日韩疫情的稳定四月又转向欧美市场大爆发,自下半年以来印度、拉美、非洲等地也出现疫情爆发趋势。目前全球及我国疫情仍面临着期限拉长和反复的考验,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此做好持续跟踪、长期应对,做好国内供应链与国际供应链的衔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十四五"规划需再把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定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的确定,对我国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确立了历史方位,也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遵循。未来五年,国际产业发展环境预计仍将呈现重大不确定性,国内产业发展面临着规模大而缺乏增量、体系全而缺乏生态、技术进步而创新不足等难以绕过的核心问题,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和新要求,需找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定位和方向,指导和推动产业向发展质量发展迈进。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持续攻坚基础技术以保障电子信息产业安全

系统梳理我国信息技术领域基础技术,按照保障产业安全的底线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有限目标,集中资源持续投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实现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坚定走以自主创新推动我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搭建密切协作的产业网络以应对供应链风险

持续跟踪、关注全球疫情发展最新趋势和特征,研判供应链"断链",风险程度,针对国内外停工停产或复工复产动态形成行业工作方案。构建更为密切的产业网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和搭接,以网络化、系统性的产业体系应对供应链风险。

(三)推进"新基建"有效建设以增强信息技术赋能

夯实新基建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对全社会发展的赋能。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新基建,打通基础瓶颈。利用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Is)等新型金融工具,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提升金融体系与产业部门精准对接。

(四)紧抓前沿领域创新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紧盯5G、人工智能、智能汽车、量子计算等技术热点,鼓励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行业电子产品和服务创新,做好新兴技术和产品超前布局,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引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竞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完整版PDF报告,点击2021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形势展望查看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
stat
Baidu
map